世界頂級的蘋果手機不僅在中國市場十分活躍,而且還積累了不少國內企業供應鏈,富士康就是其中比較知名的一家,估計不少網友身邊都有朋友在富士康工作過。然而,近兩年國內用工成本增高,庫克極力推崇富士康等蘋果產業鏈外遷至印度、越南等勞動力更加便宜的地方,這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
畢竟蘋果這些產業鏈一旦轉出外流,首先我們國內的大批工人就業就受到了影響,同時這也不利於我們國內的科技發展。但是事實上,今年蘋果陸續有十幾家家中國供應鏈企業都相繼轉移到了印度市場,且這幾年,不少iPhone配件廠也「被迫」進行了外遷。庫克的動作已經十分明顯,這讓不少網友紛紛吐槽:蘋果又想依賴中國消費者,又想擺脫中國製造,真不厚道。
但此舉對蘋果來說究竟是好是壞呢?可能還得另說。之所以選擇將產業鏈轉移至印度,想必庫克也是有考量的。一來,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經濟又不是很發達,所以勞動力比較廉價;二來,印度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如今在中國市場中,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國產品牌崛起,給蘋果手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轉至印度或許能給蘋果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和市場前景。
然而,最近在印度的蘋果工廠卻發生了一起「暴動」事件。據媒體報導,緯創資通這家iPhone代工廠的門窗、玻璃、管理人員辦公室等均遭到了打砸損壞,有消息爆料此次事件的緣由是因為工人工資比較低,還有拖欠,與入職時工廠的承諾不符,對此廠區工人十分不滿,以至於公司的兩千名員工大多數都參與了打砸事件。該公司卻回應是外部人士引起,否認員工罷工說法。
無論如何,該事件可以說打臉庫克,有點「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本來庫克的初衷是想借轉移產業鏈至印度,再大賺一筆的,結果還沒看到利潤先看到了損失。由此可見,中國或才是最適合iPhone加工製造的地方,畢竟穩定且保質保量的生產能力,不是他人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尤其印度今年的外界環境也不容樂觀。所以,庫克這盤棋估計要失算了!
這還不算,印度的工人技術水平目前還達不到生產新款蘋果產品的能力,如果轉一圈再回來,估計蘋果在國內市場會更加被動。大家對蘋果產業鏈轉移至印度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