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Virus」 - 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的最新選舉策略

2020-11-24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西西弗評論,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1

現在在Trump 每次提到Corona Virus的時候,他已經全部用「Chinese Virus「這個詞來代替了。

媒體爆料,在Trump 的講稿中,特地把原先寫的 Corona Virus, 改為Chinese Virus。

Corona 改為 China

如果說之前,美國政府官員所說的 Wuhan Virus,是一種對中國的反感而導致的無意之舉。Trump的Chinese Virus, 就是一種深思熟慮後的舉措。是一個故意的為了美國大選的選舉策略。這個策略將會非常有效。

2

在美國爆發的Covid-19 疫情,昨天單日新增感染人數接近5000,總感染人數達到1.4萬。這個數字已經非常可怕。而且美國是50個州均發現了病例,而至少加州、華盛頓州和紐約州都出現了大規模的爆發。

紐約市的感染人數接近4000,紐約州接近6000。紐約市的感染確診人數已經接近4000。而紐約州在22000例測試中,就發現了4152例確診。(測試數據比確診數據落後,測試數據截止時,紐約州有2.2萬次測試,4152個確診)紐約在美國的地位,比上海在中國的地位還要高......

各州的檢測和確診數字。目前一共有10萬人接受了檢測

1月23日的中國,武漢封城當天,湖北的確診人數是444例,死亡17例,全國571例,死亡17例。1月23日實際感染人數至少十倍於確診人數。即使美國採用嚴厲的封城措施,預計美國的確診人數應該也會遠超過目前中國的8萬累計確診。

Covid-19 最終確診感染人數的排名中,美國很可能摘得頭籌。Trump之前滿不在乎的那些言論,把Covid-19 作流感,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及他在應對時的不重視,在11月大選中,都將成為民主黨攻擊他無能和不作為的手段。加上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川總原本勝券在握的11月大選,突然變得難以預料了。

如何改變不利局面,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很快找到了突破口,就是「Chinese Virus」兩個字。

3

心理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叫歸因。歸因是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分析,推論出這些行為的原因的過程。比較積極的人更多的會內部歸因,比如我不夠成功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但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人,更喜歡外部歸因。外部歸因通俗的話就是說找藉口找理由。我的失敗不是因為我自己,是因為領導SB、客戶SB、或者體制SB。把失敗的理由推給別人,我自己心裡就能好受一點。

人的天性是成功歸內因,失敗歸外因。功成在我,失敗在人。外部歸因,減少自己對失敗的責任,是人心理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是一個重壓之下的舒緩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這樣。心情不好時,把責任推給外部,抱怨出來有利於身心健康。任何事的結果都有內因和外因,兩者並重是健康的人格。適度抱怨有助於身心健康,但無法解決問題。

然而,有很少一部分人,他們把碰到全部問題都歸於外因,並反覆的自我強化,鑽牛角尖。世界錯了,別人錯了,我沒有錯。在醫患衝突中,患者家屬無法接受親人的不幸,不願接受噩運降臨在自己的親人身上,會把這種不幸外部歸因為醫生的責任。一旦歸因的念頭產生,這種歸因會不斷強化,最終自我洗腦,而不會理性的分析原因。在殺醫傷醫案件中,兇手往往沒有自疚的心思,也沒有悔改的念頭,想法反而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正義的事情。這就是外部歸因反覆強化自我洗腦的結果。

正因為每個人都有外部歸因的傾向,這種傾向就被政治家所利用。希特勒利用德國人民在一戰戰敗後的憤懣心情,和大蕭條導致的經濟崩潰,把人民心中的憤怒歸因到猶太人和凡爾賽和約上。告訴人民,你們的不幸都是邪惡的猶太人導致的,同時由用政權去鼓勵人民把憤怒在猶太人身上發洩。希特勒的當權,是得到了德國人民的廣泛支持的。1932-1933年的三次選舉,納粹黨都是德國第一大黨,在1933年3月,在德國選舉中,納粹黨獲得了44%選票,最終控制了德國。

奧威爾在《1984》中也描寫了外部歸因,大洋國的兩分鐘仇恨。Trump上臺,也是運用了外部歸因,把美國工人階級的不幸歸因於移民和全球化中的中國製造。在群體中,外部歸因更容易被群體之中的互動所強化。

我們想一想,在一個多月前,大家被圈在家裡自我軟禁,無數企業危在旦夕,每個人心中都有怨氣難出。是不是也有些人試圖做外部歸因呢?

是不是我們當時也有一種這樣的心理:就是因為XXX,才發生了這次疫情?有些人認為如果不訓誡醫生就不會出現這次疫情。有些人認為政府應對正確就不會有這個疫情。甚至有些人認為沒有武漢病毒所,就不會有這次疫情。

傳染病暴發是天災。政府在信息不完全時,做出了一些錯誤的決策,造成了更大的損失。但做人不能事後諸葛亮。在1月1日,沒有人有足夠信息能做出封城的決定。這次新冠疫情,以病毒的隱蔽性和傳染性,即使所有應對都正確,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平息疫情。當然,錯誤也沒法洗,什麼萬人宴,聯歡會,過高確診標準,省市政府的錯誤應對,這些都是錯的。但即使沒有犯錯,也只能減弱一些疫情,不可能完全避免疫情發生。

但有些人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歸因到老天爺,無法平息自己的內心,因此總要找出一個罪魁禍首,衛健委專家、湖北武漢政府、湖北紅會、武漢病毒所等等,當然也有人歸因到美帝國主義。罵老天爺,無法讓自己安寧,得找到一個更具體的目標。

在危機中,有些人需要一個目標,發洩自己的情緒,要通過對這個目標的謾罵和攻擊,來安撫自己的心靈。在戰爭中,目標很簡單,就是敵人。但在與傳染病的鬥爭中,這個目標就沒那麼明顯了。

優秀的政治家非常善於運用外歸因。複雜問題很難解決,就引導大眾將怨氣歸因到某一個事物上,然後通過簡單方式,解決這個事物來處理問題。群眾心理大師川普就很善於運用這個。工人階級的不幸來源於什麼?非法移民 iIlegal immigrants,怎麼解決,建牆 Build Wall。你們的為什麼失業?中國 China, 怎麼解決?關稅 Tariff。

站在川普的角度,現在他要避免什麼?一定要避免公眾把災難歸因為他的無能和錯誤應對。他必須找到一個新的歸因,讓公眾把怒火發洩到另一個角度。很不幸,中國就是最合適的對象。

外交部趙先生的推,只是給川普找到了一個藉口,可以馬上完成這個歸因。即使沒有這個推,川普在這幾天一定也會找一個新的藉口來歸因到中國。他是群眾心理學的大師,看得非常清楚。

4

之前我在另一篇文章《英國大選、丐幫衰落以及西方左翼力量的困境》,講了Boris Johnson 是如何運用「脫歐」議題,在大選中打敗工黨的。

英國大選、丐幫衰落以及西方左翼力量的困境

上次英國大選,詹森的政策就是,把脫歐變成全社會最關注的甚至是唯一的主流話題,反覆強調自己和保守黨在脫歐方面的決心。

英格蘭的一些傳統的工業地區,這些地區的以工人階級為主的人民一直以來是工黨的支持者。他們希望減少貧富差距,給窮人更多的機會,但同時,他們也是反移民,反全球化的一群人。他們也是堅定支持脫歐的。脫歐公投中,主張脫歐的人超過50%。

這次英國大選,對這樣的選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選擇。他們在經濟政策上,在階級上,是工黨的支持者,但是,工黨在脫歐問題的曖昧態度,又讓他們失望。在脫歐上他們會選堅決脫歐的鮑裡斯詹森。這些人的選擇,也是非常清晰的,他們覺得完成脫歐這件事更重要,所以他們去選了詹森。這次工黨在這些傳統優勢選區(工黨的「紅牆」)遭到了慘敗。

然而,站在科爾賓的角度,他也沒有太多選擇。詹森已經搶走了脫歐的大旗,成為帶領英國人們脫離歐盟的領袖。他跟隨詹森走脫歐的路線,他會丟掉倫敦這個留歐派大本營的選票,也會失去堅決留歐的蘇格蘭民族黨和自由民主黨的支持。如果他反對脫歐,他會丟掉英格蘭工人階級,這些傳統上非常堅定的工黨支持者的選票。科爾賓和工黨在脫歐問題上一直是模糊不清,也是因為無法做出這個兩難選擇。

5

川普的「Chinese Virus」 選舉策略,就給民主黨出了同樣的難題。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指出,隨著中國崛起,成為了美國的最大競爭者,反華是目前民主共和兩黨最大的共識,有很強的民意基礎。

「Chinese Virus」 民主黨怎麼表態?必須堅決反對。反種族主義是民主黨的基本原則,有色人種也是多數支持民主黨的。

反對得反對,但民主黨越反對,川普會越堅持。這樣就會把關於他應對錯誤和無能的討論,變成了關於他是不是種族主義者,是不是歧視的討論。

川普最不怕的就是這種討論。2016年大選,無數媒體攻擊他是種族主義者,攻擊他性別歧視,他都巋然不動。這種攻擊完全撼動不了他的基本盤。

對於川普支持者的心態,可以看看兔主席的文章,我這邊就不再贅述了。裡面對Trump基本盤暨美國「小粉紅有很詳細的描述。

Trump為什麼使用″Chinese Virus″這個標籤

民主黨其實看的很清楚:希拉蕊說:「總統正在轉向種族主義言論,以轉移人們注意力,(掩蓋)他未能及早認真對待新冠病毒、未能廣泛提供檢測、未能為美國應對危機做好充分準備。」

但這是川普的陽謀,即使民主黨能看清,也沒用。

民主黨對Chinese Virus的反對,會被川普帶節奏說是「通華」。最近自由派媒體對川普的攻擊,說「中國為世界爭取了時間,川普的錯誤浪費了這個時間。」 這個言論已經被川普定義為「通華」了。川普下一步會指責民主黨通華。民主黨為了洗清嫌疑只有更表現的更反華,表示民主黨反種族歧視但是更反華。

6

我們看到川普的言論,經常會想,怎麼極端的言論難道不會失去民心嗎?

不會的。我在前作中也講述過這個話題。

一個健康的民主社會應該是,大部分人是中間派,比如,20%的人是左派自由派,20%的人是右派保守派,剩下60%的人是中間派。政治家贏得選票的方式是,儘可能的說服中間派投自己。這樣情況下的政治家的政治理念,會趨向於溫和,中立。過去像布萊爾的代表的工黨的第三條道路,包括柯林頓時代的民主黨,其實都是在向中間靠攏而取勝的。但是,事情在最近的10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Trump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的言論,是非常極端的,他的言論是說給他的鐵桿支持者聽的,他一點都沒有往中間派靠攏來獲取更多支持的意思。正常來說這樣的人是無法贏得選舉的,但是Trump贏了,他這個策略看來是非常有效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民眾的極端化,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可能不是20%的自由左派,20%的保守右派,和60%的中間派。也許更準確的描述是,40%的自由左派,40%的保守右派,和20%的中間派。

這個數字其實跟我們現在看到的,美國的民意調查是很一致的。Trump的支持率(Approval Rating)一直很穩定在40%多一點這個數字上,最差也有37-38%,最高也就是44-45%。

Trump 的支持率一直很穩定

我們把Trump的支持率和上兩任共和黨總統(老布希和小布希)比較一下,就能看出來明顯的區別。另外兩任總統在任期間的支持率變化非常大。而Trump的支持率非常穩定。如果說當年總統的政績決定了對總統的支持率。現在,Trump時代,無論他做什麼,取得什麼政績,似乎對他的支持率都不會有什麼影響。

Trump和小布希的支持率

對Trump來說,40%的鐵粉不管他做什麼,都會支持他。而另外40%的人,不管他做什麼,都不會支持他。那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如果是這樣,他為了當選,難道他不應該去爭取那20%的中間派嗎?如果爭取不到中間派,他不照樣還會輸嗎?他不應該更傾向中間道路,爭取中間的20%嗎?

實際情況並非這樣。這裡就有第2個問題,是投票率,美國總統的投票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十幾,美國議員的投票率更差,可能有百分之三四十就不錯了。一般鐵粉投票率會高,政治傾向比較弱的中間派選民的投票率會差一點。

在一個中間派為主的國家,爭取中間派很有用。

但在一個兩級分化為主的國家(如現在的美國)這種情況下,動員鐵粉更多的去投票,比影響中間派更重要。你根本不需要影響中間派,你所做的事情就是讓你的鐵粉,出門投你的票,讓你鐵粉開心,讓你鐵粉的投票率增加,這就夠了,你不用去管其他人的看法。

在一個選民政治觀點極化和投票率低下的國家。政治家並不需要爭取中間派。他們做的事兒,第一是穩固鐵粉,第二是讓鐵粉出門投票,決定誰當選,並不是誰的理念更溫和,更能影響中間派,而是誰能讓鐵粉出門投票。結果就是,政治家會越來越極端,越來越根據他的鐵粉的傾向,制定自己的政治策略,會越來越用煽動的語言的方式,讓鐵粉更狂熱,更願意出門去投票。

這個的後果是什麼?就是原本溫和向中間傾斜的政治變成了兩個極端的爭執,右派越來越右,左派越來越左,兩派之間沒有共同點,沒有可調和的地方。兩派的人數差別也不多。取勝關鍵在於,誰能更有效的調動他們他們支持者,讓他們出來投票。在這種情況下,極端煽動性的言論,是最有效的競選手段。這就是現在美國的政治現狀。

7

在川普天天說「Chinese Virus" 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2016年競選,歐巴馬夫人的一句話:「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就是最好的回答。

在之前,美國媒體試圖站在道德高點,對我們抹黑攻擊時,說什麼「疫情都是中國政府的錯。」,「自由和民主是疫情最好解藥。」時。我們必須堅決反擊,以直報怨,把對方從所謂的道德高點拉下來。必須狠狠回懟。

現在我們明顯是抗疫優等生,西方國家已經沒有了道德高點,陷入比武漢更糟糕的處境時,不得已採取和中國類似的激烈防疫手段時。這是反而要降低調門,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以溫和的態度應對。

對美國外的其他西方國家,對外溝通時,儘量不要表現出,你看你看,還是我們正確吧。這種「抄作業」的態度。要同情,幫助,介紹經驗,共同抗疫。

對美國,美國越氣急敗壞,越罵的難聽,越要冷靜。

「Chinese Virus" 是川普的選舉策略,未來會有更難聽的話。他必須炒熱這個話題,持續炒下去。我們對懟川普,正中他的下懷,他希望的就是中國和他打口水仗。和Johnson炒脫歐一樣,他希望把「Chinese Virus」這個議題做成11月大選的主議題,掩蓋他在疫情應對初期的無能。

對中國川普連任,還是拜登上臺,區別不會太大。川普更狠,但川普的政策不利於美國團結盟友,也會擴大國內的分裂。拜登會稍微緩和一下,但反華也是一樣。拜登會團結全世界的美國盟友一起反華,也許更加危險。

不管誰上臺,對中國和中國人都區別不大。對美國華人來說,如果頭腦稍微清醒一點,都應該明白,支持拜登是更好的選擇。

8

美國遏制中國後,我們習慣的一切都會變。全球化會退潮,中美之間多少會脫一些鉤。美國媒體對中國的攻擊也不會停止。

中國別無出路,必須扛過去。美國遏制中國是因為中國的實力已經對美國構成了威脅,再躲已經躲不過去了。

在我18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就算沒有造反的行動,甚至沒有造反的想法,只要有造反的實力,這一點就足夠讓君主處死一員大將了。中國的GDP達到了美國的60多%,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也超過了美國,綜合國力應該已經達到了美國的60%以上,增長速度也高於美國。這個實力已經無法韜光養晦了,美國從2012年開始就已經採取了遏制政策。所謂意識形態、所謂智慧財產權貿易順差,都是藉口,即使中國完全接受美國的所有要求,遏制也不會改變。......

中美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中國如果做小弟,也得想日本一樣,GDP至少砍掉一半。而對中國來說,GDP砍掉一半也不過就是2007年的中美GDP對比,美國也不一定能放心。畢竟日本基本算是個美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也許只有中國分裂,再來場內戰,才能讓美國人放心吧。無論哪個結果,99%的中國人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們必須努力扛,衝出這個險關。

好在中國不需要打贏美國,也沒想過奪取世界霸權,我們的目標只是美國放棄遏制戰略。在上一次美蘇冷戰中,46年凱南電報, 47年美國正式採用遏制戰略,雖然遏制戰略91年蘇聯解體才徹底放棄。但從隨著蘇聯實力的上升。美國的策略也在逐步改變。1959年赫魯雪夫訪美。1961年核戰略調整從大規模報復改為靈活反應。二十世紀60-70年代,美國對蘇戰略已經開始大幅度調整。

尼克森上臺之際,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泥足深陷。而前蘇聯則軍事實力急劇膨脹,力量對比和戰略態勢開始不利於美國。貫徹「全面遏制戰略」已力不從心,難以為繼。基辛格協助尼克森對美國的全球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全面遏制」戰略轉變為「利用矛盾,重點遏制」戰略。美中建交也是這個戰略轉變的體現。

中國的目標,也是希望扛過去,希望美中實力的消漲,以及美國內部的問題,讓美國最終放棄對中國的全面遏制戰略,達成一個類似於1970年代,美蘇之間相對比較平衡的局面。

中國未來的核心就是中美關係問題。解決了中美關係問題,從美國的遏制中衝出來,未來就是一馬平川了。

GDP增長絕對值不重要,重要的是中美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用一句比較狠的話,我們受傷無所謂,美國比我們傷的更重就行。美國打中美貿易戰,也是秉承這個原則的。

9

經過Trump的這幾年折騰,雖然美國還是西方世界當之無愧的絕對老大,但歐盟甚至日韓都不是100%和美國一條心了。

現在的核心是交朋友,除美國之外廣交朋友。就算歐盟日本認為我們是發源地,只要不公開攻擊,也要交朋友。

只要產能跟得上,幾百萬個口罩沒多少錢,可以捐助,歐洲國家買其他貴重設備也是出錢的。

雪中送炭,現在價值100萬美元的醫療物資可能發揮平時1000萬美元都達不到的效果。

有人說,我們送東西,歐洲人不一定領情。

Reddit 上對中國援助義大利新聞的評論傾向

網上看到一張圖,對我們援助義大利,60%的外國網友表示中立,26.4%表示正面情感,13.5%表示負面。發這張圖的網友感到失望,說我們的援助沒有得到足夠多的認可。我的感覺正好相反,這個數字已經比我想像的好的多了。

要知道,Reddit用戶應該美國人很多,義大利人的在其中的比例不會太大。在西方媒體這樣劈頭蓋臉的攻擊之下,表示正向情感的網友,比負向的高這麼多,我已經感到很不錯了。

有人認為這個病毒會消滅歐美的老年人和窮人,重新建立歐美的經濟競爭力。我想說,你們真的想多了。如果一個疫情能解決歐美的老人和窮人問題,死亡的人數將會以億計算,歐美的經濟和社會早就徹底崩潰了,根本沒有再次偉大的那一天。

某網絡觀點截圖

除了美國外,我們要幫助其他受疫情困擾的國家,這不是市恩,是雪中送炭。就算極右政黨上臺,也無所謂。該做的事情,總要做。這個節骨眼幫助他人,效果最好。

至於美國大選前對中國的各種攻擊,如果我們希望川普連任,就和他對懟,和川普懟一下,對川普連任有好處。如果不希望,就低調點。

10

1900年到現在120年間,血雨腥風是世界的主旋律。

二十世紀的前50年,世界籠罩在戰爭之中,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流感,二次大戰。

二戰結束後的40年,美蘇爭霸,美蘇兩國熱核武器隨時可以抹平世界上的所有人類。世界上每個人都生活在達摩克利斯之劍下。

不管美國多麼霸道,蘇聯解體後的Pax Americana, 還讓人們鬆了口氣,是給了世界一個30年的喘息。中國在這30年中發展壯大。

現在是歷史上的一道新的關口。就是世界秩序正在鬆動,新的世界秩序還未產生。川普的上臺,這次的瘟疫,加快了歷史車輪轉動的速度。一切都是暫時的,變化才是永恆。

過去的規則已經不復存在,世界將會與過去30年截然不同。

做為個人,我們要想清楚,我們要的是什麼?我們在哪裡會更安全,更能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

當然,每個人終將做出不同的選擇,對我來說,中國就是我無論理性還是感性上的選擇。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川普穩坐白宮?英媒曝出四年前「選舉真相」| 文茜的世界周報
    最近,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發表調查報導,揭露川普總統在2016年大選採取「壓抑策略」,以社媒廣告勸阻非裔選民投票,使川普得以在以些微差距拿下關鍵搖擺州
  • 為什麼把川普叫川普 川建國川普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川普為什麼叫川普,難道川普這個名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嗎?最近還有很多網友都在問川建國川普是什麼梗?是什麼意思?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很好奇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川普為什麼叫川普?川普的英文全名為:Donald John Trump。Trump的音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床鋪,為了符合人名的叫法,我們就將Trump音譯為川普。
  • 給川普的最後一擊,六大搖擺州選舉人全投拜登
    拜登成功翻盤的六大關鍵搖擺州選舉人全都將票投給拜登,儼然是給川普的最後一擊。圖片來源 : 歐新-埃菲社美國選舉人團周一(14日)投票,正式選出下任總統。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拜登成功翻盤的六大搖擺州,選舉人全都按照計票結果投給拜登。
  • 川普首現身:眼眶泛淚!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拜登拿下賓州入主白宮,得知消息時川普當時人正在打高爾夫球,敗選後他首度現身的畫面也流出,包括在球場揮桿的畫面,以及巧遇一對新人結婚、和現場賓客合照的畫面,後續川普返回白宮時,面對大批在白宮外抗議的群眾,川普被拍到疑似眼眶泛淚。
  • 三大重磅消息同傳 川普或軍管七大州重新選舉?
    三大重磅消息同傳 川普或軍管七大州重新選舉? 「太陽風」(SolarWinds)系統遭遇黑客入侵事件爆發後,美國國防部突然宣布暫停向拜登團隊進行權力交接。
  • 國會暴徒高呼要絞死的彭斯,其實是川普的最佳接班人
    在挺川鐵三角中,彭斯可以說是最鐵的一角,他與川普從來都是沆瀣一氣,而不會言人人殊,然而就是這麼鐵的關係,也經不住川普不顧一切要連任的瘋狂。從上周開始,川普就不斷通過發推文向彭斯施壓,要求他在1月6號主持國會聯席會議時否決並退回選舉人票,甚至在6號當天徹底攤牌,抨擊彭斯「沒有勇氣」。
  • 正義甦醒 替代選舉人投票 7州翻轉 此役川普大勝 局面開始反轉
    雖然主流(左派)媒體一致口徑報導周一的選舉人投票已認證拜登,然而,美國資深政界人士、時評專家乃至白宮均表示,在12月14日,多達7個州的「替代選舉人」亦進行了投票,結果是川普總統大勝,該結果亦將呈交國會審議。(關注大審判)此舉不但使本次總統大選出現了兩套投票的罕見局面,而且實質也為川普競選團隊繼續進行法律訴訟或其它行動爭取了時間,也為其取得最終勝利創造了重要條件。
  • 驢派怙惡不悛 川普怒斥獵巫
    (川普)要求進一步推遲稅表記錄的傳票請求,意味著紐約大陪審團將獲得川普的稅表資料。作為對最高法院最新裁決的回應,川普前總統辦公室22日發表的「川普總統繼續受到政治迫害的聲明」如下:「這次調查是我們國家歷史上最大的政治獵巫行動的繼續——永無止境的穆勒騙局(耗費3200萬美元)查了個底朝天,『俄羅斯、俄羅斯』,調查了一切可能被查的東西,沒有找到一個『共謀』,還有『瘋狂南希』的兩個可笑的彈劾企圖,也沒有找到我有罪。這真是沒完沒了!
  • 美國憲法律師:彭斯手握關鍵底牌,足以扭轉選舉結果助川普獲勝
    說的是,你要是真的支持川普總統,就做川普想讓你做的事,呼籲大家給各地自己的州議會議員打電話施壓。為什麼呢?這樣做就是要在州一層級先做出改變,然後在1月6號國會認證選舉結果的時候就有機會翻轉。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接下來就給大家解釋一下。
  • 川普最新錄音被曝光!採取軍事行動? 川普恐有"不計後果"大舉動?
    在這通電話中,川普還威脅拉芬斯珀格如果不這樣做將面臨潛在的刑事訴訟。但拉芬斯珀格頂住了川普的壓力,拒絕改變選舉結果。  川普:你肯定想要一個正確的選舉,你是一名共和黨員……  拉芬斯伯格:我們認為我們是一個正確的選舉……  川普:不不,你不是。不不,你不是。你根本沒有,你根本沒有,甚至談不上接近。你錯了有幾十萬票。
  • 推特總統終於被推特修理了川普推文被標記「事實核查」
    川普總統在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潛在選民欺詐的聲明後,推特在周二首次將「事實核查」的功能應用到川普的推特帳戶上,對總統關於「郵寄選票存在欺詐」的言論進行澄清:目前沒有證據支持「數以千計」的偽造選票與郵寄選票有關,也沒有廣泛證據表明人們被迫在缺席選票上簽名。
  • 推特、YouTube封殺川普總統的時間線
    今天,推特又徹底封鎖了美國川普總統的推特號,世界驚呼美國陷入「數字極權」的黑暗時代。以下,我們就來整理一下推特和youtube 封鎖川普總統的時間線。 2020年9月,推特審查了川普警告選舉舞弊的推文,並表示其正在降低川普總統推文的曝光度,理由是「選舉法案複雜且各州法案都不相同」,臉書也封禁了川普總統的鼓勵投票站投票的視頻。 2020年10月,川普總統的帖子被推特用小框回擊,甚至將川普總統推文全文用「宣揚暴力,是否查看」字樣遮蓋,必須點擊後才可查看。
  • 在美國抖音上,每個美國人都覺得川普是傻X
    而她的視頻幾乎都是在嘲諷川普,把川普塑造成很蠢很傻X的形象。她最新一期的視頻還在模仿川普說必須禁止 TikTok ,評論全都是因川普這個決定而憤怒的年輕人。他們甚至表示想不通為什麼川普這種 XX 能當自己的總統。隨後大餅發現,TikTok 上,人們對川普的敵意非常非常重。
  • 川普質疑美大選計票開票舞弊 是否有道理?
    搞得川普急得跳腳,瘋狂發推。從質疑一些州的翻藍反轉,最新已經發展到了質疑整個選戰。川普的法律團隊也在多個州開始了法律行動。那麼川普質疑美國大選計票開票舞弊是否有道理?是否有證據?我們不妨梳理一下,目前美國輿論中川普支持者質疑的幾個點。一:午夜的威斯康星州拜登暴漲14萬選票事件。
  • 美劇都不敢這麼演,川普支持者如何【史無前例】攻陷白宮國會,川普曾推特召集!
    克魯茲引發共和黨內戰克魯茲對亞利桑那州的「第一槍狙擊」,隨即引發了參議院的「共和黨內戰」,過去曾經力挺川普政權的共和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Mitchell McConnell),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一場「變臉演說」,大力譴責川普支持者與陰謀論者「對於本回選舉的幻想陰謀論...已無妄地傷害了國民對民主選舉的信任。」
  • 美國大選決戰國會,川普有什麼秘密武器?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川普陣營和幾個爭議州的州議員召開視頻會議,大約有300人左右,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親自率領團隊,向州議員們簡報大選舞弊的相關情況與證據。川普本人也親自上線開會,向三百名州議員喊話,敦促他們重新審查他們州內的選舉過程可能有違法、違憲的問題,還希望他們認真考慮,取消對當地選舉人投票結果的認證。好,這什麼意思呢?
  • 共和黨的未來在川普的一念之間?
    共和黨的未來在川普的一念之間?離國會正式認證新任美國總統的程序即將在下周正式舉行,川普在這樣執著於所謂選舉舞弊,又怠于于總統職責的擺爛態度,其實並不利於共和黨以及他自己4年後東山再起的機會。美國正面臨疫情全面失控的狀態,由於兩黨對於總統選舉結果有所爭議,現任總統唐納川普及核心幕僚著眼於執政的利益,不願認輸,也許還怨恨更多的選民不支持他,近兩個月來,川普政府根本無心問政,尤其對於已然失控的疫情更是毫無作為,不滿新的紓困方案提供每個人救難金額太少,卻自法案起草初始就不表意見,甚至企圖否決國會的法案,自己不動也就算了,傳聞他的政府處處阻撓新任總統拜登團隊的了解問題與預擬計畫。
  • 梅拉妮婭力挺川普,請計算合法選票,CNN報導再被打臉
    昨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婿庫許納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勸他承認敗選後,CNN同時指出這是川普家族內部的分裂。
  • 川普下、白登上就能撥亂反正?克魯曼:好天真
    距離大選日只剩五天,川普與白登在最大搖擺州佛州的選情呈現拉鋸,兩人29日不約而同前往佛州坦帕市造勢拚場,前後相隔數小時。川普大讚經濟復甦,白登則稱民眾仍在深淵。(Getty Images)一些反對美國總統川普的人士仍認為,只要用選票下架川普,民主黨候選人白登勝選上臺即可望撥亂反正,讓美國恢復川普主政前的原貌。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Paul Krugman)認為,這種期待未免「天真得無可救藥」。
  • 盟友紛紛警告川普 最好打消再戰2024的念頭
    2024年總統大選共和黨由誰披掛上陣,數周以前的答案幾乎都是川普,但在暴徒攻佔國會大廈之後,情勢瞬間逆轉,煽動川粉的川普成了共和黨陣營怪罪目標,不少盟友則紛紛警告川普,最好打消再戰2024年的念頭。消息人士指出,但後來川普得知再次參選意味著一連串財稅資料終於必須公布,引來遭到刑事、民事調查與其他訴訟的風險,對於參選2024年的熱情便開始降溫。上周發生的兩起事件,更讓川普再度參選面臨考驗。首先是共和黨在喬治亞州5日兩席參議員複選中完全落空,黨內出現怪罪川普的聲浪,緊接著國會大廈6日遭到川粉攻佔,越來越多共和黨人士嚴正要求川普為煽動群眾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