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潔瑛去世了。11月3日,藍潔瑛的雷姓友人在去其住所探望時發現異常,警方趕到後破門而入,發現藍已無生命體徵,享年55歲。
蘋果日報稱之為「暴斃」,而藍潔瑛的粉絲說,她死後屋裡並沒有惡臭,希望媒體不要吃這樣一個體面善良的人的人血饅頭。
粉絲還澄清了一些媒體從前對藍潔瑛的報導——說她落魄到翻垃圾桶找吃的,粉絲說,她只是習慣性散步到赤柱廣場的麥當勞遮陽傘下,去垃圾桶那裡拿一個空咖啡杯拿來裝菸灰。
一位名為「默默的愛藍」的粉絲這樣子描述她最後的生活:
藍潔瑛生命中的最後二十年,港媒的存在感是很強的。2004年之後她就沒有再拍過任何的影視作品,觀眾知悉她的全部渠道,就是港媒。她後半生的形象全由港媒一支筆塗寫,而一貫刻薄的港媒也真的沒有放過她。
藍潔瑛先是被封為「四大癲王」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蔡楓華、洪朝豐,和已經跳樓了的陳寶蓮。
港媒筆下的她渾然一個神經病:
1998年,藍潔瑛遭遇車禍,就診期間大鬧醫院,到處問人「你有沒有見過鬼」。
2000年5月,在溫哥華機場大鬧,被關進精神科病房。
2003年,藍潔瑛拍瘦身廣告認識了當時任市場經理的男子,兩人交往過一陣子,但她的精神狀況「嚇跑」了男友。
2004年1月,藍潔瑛報警聲稱自殺,警方到場後察覺並無異常,媒體聞訊採訪,她只說家裡有「髒東西」,有人要用鍘刀鍘她。
2006年,一位曾姓退休律師來到藍潔瑛身邊「照顧」她,對方陪她看精神醫師,她卻稱曾姓男子精神性侵她,她要曾姓男子賠償50萬港元,將對方氣走。
2012年,藍潔瑛指著魚缸裡的氧氣珠說是自己父母的舍利子,此階段拒絕看精神醫師,病情持續惡化。
在此期間,不斷有她發胖的、坐在地上休息的、乘坐地鐵的照片流出,媒體拿她當「寶藏」,不斷偷拍她,窺探她,激怒她,把她營造成一個晚景悽涼、精神瘋癲、「一把好牌打爛」的過氣女星的形象。
當然港媒的刻薄不止針對藍潔瑛。他們給明星新聞配的標題向來以損和下三路著稱。我憑記憶就可以說出好多。
2003年林志玲大連墜馬,從醫院拍到的照片看,上圍縮水嚴重,據說是撞破了鹽水袋……港媒說她是,「一馬踏平世紀波」。
Angelababy被拍到比基尼照片,港媒稱她是「零波排骨」。
蘋果日報經典風格
剛跟鄭嘉穎結婚的陳凱琳也被偷拍過,形容她是「ipad胸」。
孫燕姿產後復出代言奶粉,被蘋果日報說成是「產後181天見客賣奶」。
對於胖一點的女明星,港媒損起來更不留情。TVB有個女星叫苟芸慧,很美,因為甲狀腺失調發胖,港媒直接稱她為「肥苟」。有次範曉萱曬黑了,在火鍋店大吃大喝,港媒拍到了,第二天見報的標題是「黑珍珠大食怪襲港」。
範曉萱把這個事當笑話在康熙來了裡說出來,臺灣女星的氛圍比香港倒是真的寬鬆不少
早些年對大陸女星更是有從上至下的俯視感。章子怡在香港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了兩句英文,港媒諷刺她「文曲星上身」。
在涉及男女關係的新聞上,港媒的語氣跟纏小腳還偷聽人家房內動靜的八婆沒兩樣。一個女明星分手後面容憔悴,港媒的解釋是「沒有陽氣護體」。熊黛林跟郭富城談戀愛的時候,每次去郭富城家,港媒的標題總是「攻城」、「屠城」……說人家「帶著一臉風騷離去」。
很多年裡這種圖片旁邊的配文必然是「熊黛林屠城」
港媒十數年如一日地,堅持這種low、賤、凡事不離臍下三寸的寫法,不過是因為群眾愛看。群眾愛看女明星崩壞醜照、男明星偷腥傳聞,標題折射的其實全是港人的價值觀——熊黛林全靠郭富城才有了曝光度,所以他們形容一個感情裡弱勢的女人去找自己的男朋友是「攻城」「屠城」。藍潔瑛晚年既不富裕又沒有結婚,所以必定是一個瘋瘋癲癲的窮苦女人形象,對她的精神狀況沒有同情,只有無止境的獵奇。港媒那麼「敢說」,可是她聲稱被兩位大佬性侵的時候,不見港媒出來追根問底,反倒是同時代的圈內人在微博上發聲。
當明星的首要條件,是有顆強心臟,一副硬心腸。面對調侃、惡意、指責,你是不可以認錯或者認輸的,一旦讓觀眾發現你怕了、慫了、躲了,他們不會心軟,只會朝你身上更肆無忌憚地扔石頭。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豔照門事件後,張栢芝的應對方式遠比阿嬌高明。張栢芝站出來了,雖然也痛哭說要「自我監禁」,但展露的並不是無助的形象——她是新手媽媽,她背後有一整個謝家在支撐她理解她,她當時痛罵陳冠希是「貓哭耗子假慈悲」,她的姿態是硬的,是「我對家人來說是做錯了事但你們又憑什麼懲戒我」的架勢。而阿嬌說出「很傻很天真」,渴盼社會「諒解」的那一刻,就預示了她接下來只會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因為她給所有人釋放了一種暗號——她是真的怕了。
可是阿嬌又做錯了什麼呢?她跟陳冠希當時男未婚女未嫁,明明白白交往,她只不過是不夠剛,讓人意識到,這個小女孩好欺負。
人類就是那麼慕強。所以還有人會拿藍潔瑛跟劉嘉玲相比較,他們說藍潔瑛不過是被兩個圈內大佬強姦,劉嘉玲當年可是被綁架被輪姦還被拍了大尺度照片,她不還是穩噹噹成了圈內大姐大?說到底,還是藍潔瑛自己太脆弱了,神經不夠強韌。
明明是文明社會,卻非要把自己活成叢林裡的動物——很多人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的。他們追捧李嘉欣式的「獨立」,把大美人的名言「緣分的事不由你主宰,愛情對我來說,確實好偉大,但偉大的也不是非它不可」作為戀愛信條,研究鄧文迪凱特王妃的「上位史」,甚至是奶茶妹妹的忠實粉絲。其實人家的錢和男人都不會跟他們共享的,可他們就是忍不住拜高踩低。當一個人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那他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挖掘出「可取之處」。而當一個人遭遇了不幸,人們很難給予長久的同情,他們總說他「性格裡有某種缺陷」,或者喜歡看他們滄桑的不幸的照片,好感嘆一句「命運翻雲覆雨手」,以此獲得某種心理上的優越感。
至今還有無窮的公眾號教大家李嘉欣留住男人的秘笈是「獨立」……很多人還蠻買帳的
藍潔瑛一生,經歷過兩任男友自殺,被苛刻的TVB屢次封殺(關於TVB旗下藝人的待遇我覺得不必多說,光看這些年多少港星北上就可知一二……),父母去世,被性侵……任何一件事情放到普通人身上都可能導致抑鬱好些年,可是很久很久以來,人們都只拿她當鬧劇,港媒一邊極盡全力渲染她的晚年潦倒,一邊勤力地提到她年輕時「靚絕五臺山」,這種殘酷的對比讓他們覺得滿足,好像咂摸到了命運的某種不可捉摸。可是這些對比要傳遞給讀者什麼訊息呢?要好運,要平安,要結婚生子,要存夠大筆的錢……不然就會在晚年成為一出笑話嗎?
正因為港媒的價值觀如此狹隘,所以我們非常納悶地看到,2018年的香港女明星跟1988年的取向高度一致——李嘉欣關之琳們那一代齊齊跟富豪糾纏,2018年了,我覺得香港新生代最好看的女星吳千語仍然一天到晚在富二代們當中打轉,比她年紀小的歐陽娜娜都憑自己半年賺了七千萬了,你不知道為什麼吳千語就打定了主意靠男人。李澤楷為梁洛施贖身,後者給他生下三個兒子,此後一生所有重大決定都需要李家同意——這種故事只可能在港島上發生。
作為吳千語的顏粉,我真的無法理解她的人生選擇
這真的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的價值觀如此保守、迂腐、勢利,它不給一個失敗者——或者說一個普通人一條活路。媒體對著一切悲劇探頭探腦的樣子,讓人懷疑這幫人是不是篤定了自己不會有倒黴的一天。
微博上葉三說席慕蓉的《試煉》可以非常恰當地用以形容藍潔瑛的人生:
——看哪
誰到最後終於全身而退
而誰 誰又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
美且易碎
其實藍潔瑛到最後幾年還是美的,蓬頭垢面還是能看出山清水秀的眉眼,和優越的下頜線。瓷器打碎了,碎片仍然記錄著它曾經精巧的做工。對於一樁命運的悲劇,我們假使不能施之以援手,也至少,收起我們的窺私慾、優越感、好為人師的衝動,用我們在塵世裡無數次摔打鍛鍊出來的同理心,對她說一句,走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