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無論愛情還是事業,我都清楚自己該要什麼

2021-03-01 十點讀書

今天我們將開啟由張清平所撰寫的《林徽因傳》。

 

這本書是對於詩人、建築學家、一代才女林徽因一生的記錄,更是解開了她與梁思成、徐志摩、金嶽霖之間不得不說的關係。這是一部充滿文藝氣息的文學傳記,以細膩的筆觸揭開了林徽因女士為人稱道的一生。

 

林徽因與梁思成、金嶽霖、徐志摩這三個才子之間,經歷了怎樣的情感糾葛?抗戰爆發,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如何在槍炮中保護重要文物免於戰火?

 

想要了解林徽因更多真實、有趣的故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十點人物誌」公眾號。

 

裡面不僅有《林徽因傳》的10期精讀音頻,還有楊絳、三毛、林徽因、張愛玲、賈伯斯、奧黛麗·赫本等人物傳記等你聆聽。

 

每天15分鐘,10天就能聽完一本人物傳記。在路上、做家務、睡覺前,隨時都可以打開十點人物誌公眾號,聽一段名人故事,自我提升就是這麼簡單。

甄選一生必讀的100部人物傳記

 記錄影響中國的100位名人

  主播領讀,每天15分鐘

精華提煉,10天聽完一部

高效有趣,一年多讀36本書

 免費開放,人人都可以參與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十點人物誌」

自我的她

林徽因是「五·四」後生長起來的自由主義的一代,在她身上體現出來的這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文化素養與寬容襟懷往往令人駐足。

 

建國後,中國的知識分子經歷了一場又一場蕩滌魂靈的風雨,但她是幸運的。林徽因於1955年春天辭世,以她高傲純正的天性,如何面對1957年的狂風暴雨呢?

 

令人唏噓的是,在商品經濟的環境下,林徽因每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下,總是與別人捆綁在一起,人們不再關注單純的她,轉而去關注她與徐、梁、林的關係。

 

但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離不開梁思成、缺不了金嶽霖、也少不得徐志摩。

 

於是,她就於這當中和著一群人的步履以獨特的自我向著我們走來。

林家有女初長成


杭州蔡官巷林家宅園的最後一間院子的後院裡,6歲的徽因出水痘,按徽因老家福建的說法,叫做出「水珠」了。所以,這時候的徽因,不能像平日裡跟表姐們一起在前廳的花園裡跟著大姑母讀書了,因為生水痘會傳染,姑母也禁止表姐們來後院看望徽因。

 

落寞的徽因卻因為無人陪伴發現了生活靈動的美。廳堂中一張八仙桌異常寂寞地立在那裡,陽光灑進來,她看得出了神,詩意的情緒由此在孩童的徽因心中萌生。

 

林徽因是父親林長民與母親何雪媛結婚8年後的第一個孩子。

 

1904年6月10日,徽因於杭州出生,祖父由《詩經·大雅》中「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而為孫女起名徽音。

 

那麼「徽因」又是由何而來呢?

 

30年代,她的作品時常見報,而當時有位男作者名叫林微音,報社常搞錯兩人名字,《詩刊》甚至還為此特意更正聲明。她說「我倒不怕別人把我的作品當成了他的作品,我只怕別人把他的作品當成了我的。」從那時起,她便改名林徽因。

 

幼時的徽因喜歡和表姐們一同讀書玩耍,姐妹中徽因是最小,卻是最為貪玩,又是最為聰穎的一個,看似漫不經心,可背起書來卻是滔滔成頌。

 

隨著林長民的升遷,一家人最後遷居北京。

 

12歲的徽因與表姐們一起被家人送進英國教會辦的培華女子中學讀書。 幾個女孩平時在校讀書,星期天湊在一起又總有說不完的話,可徽因的內心卻並不快樂。徽因的母親是林長民的二夫人,她既不懂琴棋書畫,也不懂操持家務,所以林長民雖然對林徽因的妹妹麟趾愛護有加,卻對她十分冷淡。

 

小女兒麟趾夭折後,林長民又娶了三夫人程桂林,她和徽因的弟妹們住在前面的大院。徽因在母親、父親、前院、後院的愛恨糾葛中長大,她對父親母親和弟妹們的愛卻深深地傷害了她的心。這也在她的性格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20年,徽因16歲,父親林長民以「國際聯盟中國協會」身份被派往歐洲訪問考察,為期一年半。早春,林長民便帶著徽因踏上了歐洲的旅途。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初夏,林徽因伴隨父親抵達歐洲。

 

按照出訪計劃,父親帶著林徽因遊歷了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比利時的一些城市,參觀的對象主要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徽因並不喜歡這些,而父親又忙於應酬。有很多時間,她只能待在倫敦的寓所裡閱讀英文書刊,不知不覺中,這些書帶她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令她著迷。

 

徽因也愛和女房東一起外出,她們最愛去的地方便是劍橋。她讀書,房東寫生、作畫。在這些日子裡,徽因從女房東那裡學到了很多關於建築的知識。

 

9月,林徽因以優異成績考入倫敦聖瑪麗學院。

 

父親事務繁忙,徽因只能一復一日地呆在書房裡,忍受著落寞。直到11月的一天,一個叫徐志摩的年輕人來拜訪林長民。

 

徐志摩見到林長民,兩人相見恨晚,他們談社會、談政治、談文藝、談人生。兩人互視知己,甚至後來互通「情書」,徐志摩扮演有夫之婦,而林長民扮演有婦之夫,互訴衷腸。

 

隨後,徐志摩也與林徽因熟了起來。慢慢地,他被林徽因不同常人的思維與表達能力所折服。後來,他發現自己來林寓更多的是為了林徽因。

 

兩個人從倫敦的天氣聊到英國詩歌,徐志摩深深地為林徽因所吸引。最讓他心旌搖曳的,是暮春時節與徽因在劍橋漫步。

 

他對徽因的感情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提出與妻子張幼儀離婚,他最敬重的老師梁啓超寫信勸他放棄這一念頭都不能使他回頭。

 

而林徽因呢?她並不清楚地知道自己內心深處對於徐志摩是如何的感情,但是童年的經歷使得她不能忽視徐志摩已是有家室的人這一事實。她不願意破壞別人的家庭,她選擇了聽從自己內心理性的聲音。1921年秋,林徽因隨父親回國,這段感情便也告一段落。

 

而徐志摩堅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在1922年次子誕生後與張幼儀離婚。

 

對於林徽因的感情使得徐志摩陷入了思念、愛戀、失望和希望中。他開始作詩,但是這並沒能使林徽因改變心意。

 

真正的愛,可以讓心變得像白雲一樣輕柔。

 

1922年,梁思成21歲,林徽因18歲,在父輩的安排之下,他們相愛了。

 

兩個人的父親都是聲名顯赫的政界名流,又是摯友,這門兒女親事看起來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思成常常到徽因與母親同住的小院看望徽因,徽因也喜歡和思成在一起,因為他們身上有太相似的地方了,不管是出身教養,還是文化水平,又或是志趣上,他們都是一拍即合。

 

思成不僅學業優異,還會小提琴等樂器,又擅長美術和足球、體操。他隨父親在清華學堂8年的學習使他具有了遠見卓識。

 

兩人深深被對方吸引,墜入愛河。當兩個人談起將來時,梁思成因為徽因想要學習建築的想法,在並不知道建築學為何物的情況下,毅然下了學習建築學的決心。

 

兩個人在父輩的安排下,準備訂婚、結婚。

 

然而,災禍卻突然降臨了。

 

1923年5月7日,梁思成發生了車禍,又因誤診耽誤了治療。從那以後,他的左腿就比右腿短了一釐米,跛足和由於脊椎病而裝設背部支架的痛苦從此伴隨了他一生。

 

病房裡的思成腿上打著石膏,腰上背上纏著繃帶,躺在床上不能翻身,徽因一有時間就來陪伴思成。

 

病房裡,他們一起討論著徽因正在翻譯的英國作家王爾德的《夜鶯與玫瑰》,夜鶯為了幫求愛的年輕人拿到紅玫瑰,不惜「整夜為枯萎的玫瑰枝歌唱,將刺刺入心頭,將生命的血液流盡到玫瑰的心房裡。」,這部作品的譯文也是19歲的林徽因發表的第一篇作品。

 

林徽因絲毫沒有因為思成可能終身殘疾而猶豫,而是暗自慶幸兩個人能夠劫後仍然朝夕相伴,使人動容。

 

車禍耽誤了梁思成出國留學的計劃,而這一年,林徽因也畢業獲得了赴美半官費留學的資格。

 

1923年新月社成立,徐志摩回到北京。

 

1924年4月23日,印度詩哲泰戈爾來到北京,徐志摩與林徽因等人陪伴其演講,但因為當時泰戈爾主張國人不應捨棄優秀的傳統文化一味地接受西方文化,而不被一部分國人歡迎。

 

5月20日,泰戈爾離開北京,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徐志摩有了與林徽因朝夕相處的機會。可他知道了林徽因與梁思成的愛情,心痛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分離在即,徐志摩心中的愛不再受到控制,在離開的火車上,他淚如泉湧卻不自知,直到同行的胡適問他:「志摩,你怎麼哭了?」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無法自拔。可是他沒有辦法,唯有拿出信紙,寫下一封永遠無法寄出的信。

 

6月初,林徽因與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國。這一年,徽因20歲,思成23歲。

 

到了美國,林徽因與梁思成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相關焦點

  • 林徽因:說我是「綠茶婊」的,你根本不懂女人,更不懂愛情!
    文/夢鹿君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可怕的討論:林徽因是不是個綠茶婊?這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評論,其中一位網友更是引用《奇葩說》裡一位辯手的言論,說林徽因不僅僅只是綠茶婊,更是混合飲料!看完他的論述,我不得不說,你不懂女人,更不懂愛情。林徽因是一個真正的新時代女性,她非常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明確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
  •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我還是個未成熟的少女,不敢將自己一下子投進那危險的漩渦。                                    泰戈爾訪華期間與林徽因徐志摩合影不會被愛情衝昏頭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要什麼
  • 林徽因與宮二:如果婚內愛上了別人,你一定要記住這兩點
    糾結的丫頭就問我,她該不該接受那位異性的表白?還是該斬斷情絲回歸家庭?我腦袋裡頓時想到一句詩,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婚後遇到一個優秀的人,這是千古以來的問題,並不是現在才出現。有人選擇回歸婚姻,有人選擇重新開始,就像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一樣,這件事也是沒有答案的。無論怎麼選擇,都是沒有錯的,但處理這件事是一定要注意兩點的。
  • 林徽因經典的20句愛情語錄,句句扣人心弦,寫出了愛情的味道
    在與梁思成結婚後:梁思成問她:「這個問題我只問一遍,以後再也不提,為什麼你選擇的人是我?「林徽因說:「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準備好聽我回答了嗎?「斯人已逝,美麗仍存,你是人間最美的四月天,到底是林徽因的美麗打動了春天,還是春天早已離不開林徽因。無論時光飛逝,人們總會在春天到來的四月,想起她,那個美麗聰慧,善良而又理性溫柔的女子,那個有才情,有愛情,有學識的林徽因。關於愛情,林徽因最為經典的20句語錄,句句扣人心弦,寫出了愛情的味道!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沒人知道徐志摩在信裡寫了什麼,不過他有一首《忘了自己》,詩裡面寫道: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裡,遇到你。這首詩為徐志摩的人生留下了註腳,回首過往煙雲,他仿佛仍在康橋的風雨裡等一個人。
  • 梁思成三書六禮娶林徽因,這樣的愛情你們要不要?
    因為愛情一位是著名的建築學家,一位是才華橫溢的作家,兩人從初識到相知,經過八九年的馬拉松式的戀愛,才終於「修成正果」。林長民是段祺瑞內閣中的司法總長,梁啓超做過熊希齡內閣的司法總長、段祺瑞內閣的財政總長,兩家可說是門當戶對。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
  • 對於愛情的命題,梁思成與林徽因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相比沒有網際網路連結的民國時期,我們的感情發展節奏飛快,卻缺失了太多的元素;只有了解過梁思成與林徽因兩人的故事,才能明白什麼叫做真正的「高階愛情」;初次相識1918年,17歲的梁思成第一次見到了14歲的林徽因,這個面部輪廓有雕刻之美、雙眸明亮、神採煥發的小姑娘給梁思成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 徐志摩兩次婚姻一位紅顏,最愛還是林徽因,林徽因:他愛的不是我!
    徐志摩兩次婚姻一位紅顏,最愛還是林徽因,林徽因:他愛的不是我!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 林徽因與金嶽霖:終生未娶,只因我愛你
    其實多年後便意識到梁思成的話是正確的,當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又娶了新的妻子,但金嶽霖因為對林徽因的愛而終生未娶。那時候,愛一個人便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在第五季的《奇葩說》裡有這樣一期辯題「戀愛中有人追我,我要不要告訴伴侶?」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高曉松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年輕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愛情最重要,愛一個人,Ta就是全部。
  • 林洙為什麼要抹黑她的老師林徽因?知道真相後為林徽因感到氣憤!
    但是還是決定每周二、周五下午親自輔導林洙的課程,以幫助林洙考清華的先修班,雖然林洙最後還是沒考上。後來林徽因去世七年以後,也就是1962年,林洙經常利用課餘時間主動為梁思成整理資料。一來二去,兩個人就慢慢的熟悉了。同年林洙和梁思成結婚。在梁思成和相關人物相繼去世以後,林洙開始接受採訪,出書,幾乎所有的關於林徽因是綠茶的事跡都能在她的書裡找到源頭。
  • 一個女人背後的三個男人——林徽因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同時代有那麼多的女性,如張愛玲,蕭紅等著名才女,為了愛情換得一身致命傷。唯獨林徽因沒有那些悲絕的回憶,理智是她戰勝一切的法寶。02.徐志摩——情深不壽亦無悔徐志摩,詩人,散文家,新月社詩派的代表詩人,一個充滿浪漫主義和自由精神的現代詩人。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 林徽因:要嫁就嫁梁思成這樣的理工男
    在林徽因的生命中出現過三個男人——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嶽霖。如果把她的生命比作一段華彩樂章,徐志摩只是前奏,金嶽霖是插曲,梁思成才是貫穿始終的主旋律。當父親們為兩位小兒女訂下婚約時,梁思成還只有十八歲,林徽因十五歲。梁啓超跟他們說得很清楚,儘管雙方父親都贊同這門親事,但最後的決定還是在於他們自己。少女情懷總是詩。
  • 把林徽因納入女權的範疇討論,只怕她自己料想不到|林徽因逝世65周年
    這樣的一種關係,在林徽因生命中的分量相比愛情是毫不遜色的。金嶽霖同樣是欣賞和愛慕林徽因的。但是因為林徽因的身份,也因為自己最初所持的不婚主義的態度,我認為他對林徽因從一開始就沒有局限在情愛的小格局裡。他在回憶文字裡說自己很早就脫離了親戚的生活,進入了朋友的生活,又說老朋友就是「同一歷史道路上輾轉而來,一見就會心領意會情致怡然」。某種程度上,他是把梁思成、林徽因當成了親人。
  • 電影《相親相愛》告訴我們:無論夢想還是愛情,都要趁早
    今天爾東重點和大家分享這部電影的一個主題:無論夢想還是愛情,一定要趁早。阿祖的感情悲劇在鄉下姥姥阿祖的那個年代,男人出去闖世界,把原配老婆撂在鄉下,似乎是一種流行。我們可以從許多那個時代知名的不知名的人物中找到大量這樣的案例。所以,習以為然。這也成了這部電影情節成立的一大前提,真是悲劇啊!
  • 國民女神林徽因式的愛情是怎樣的?
    我年輕的時候,可招人呢,如果對誰有好感的話,我就拼命在他面前晃呀炫呀,直到他對我感興趣來表白的時候,我就一副純潔又無辜的樣子說——不好意思,你誤會了,我們還是做好朋友吧」。看著這姐姐一本正經的回憶這些陳年往事,我肚子都笑抽筋了,也不禁大惑不解,問為什麼要這樣呀?其實和這個姐姐談及她的家庭,倒也就明白了。
  • 林徽因:人的一生,堅持自我有多重要?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隻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二人年齡相仿,也很健談,經常一起談理想談抱負,當林徽因說到自己的興趣是「建築」時,梁思成被她開闊的眼界和優雅的談吐深深吸引,並決定對她展開追求。在雙方家長的支持下二人一同赴美留學。留學期間的交往,更加堅定對彼此的愛與一起走下去的決心。結婚前,梁思成曾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
  • 愛情中什麼是感覺?林徽因的經驗之談,道出了這就是所謂的感覺
    愛情中什麼是感覺?
  • 才女林徽因:愛情給徐志摩,婚姻給梁思成,孩子卻給了金嶽霖!
    一代才女林徽因:愛情給徐志摩,婚姻給梁思成,孩子卻給了金嶽霖。《你是人間四月天》感動著無數少男少女,才女林徽因的愛情故事也是讓許多人感慨,對於林徽因,評價她的人分成了明顯的兩派,不然就是誇她誇上了天,再就是對她的愛情不齒,貶低到了極致。
  • 林徽因:一身許一人,一生獲三心——愛情之葉,卷在志摩心波篇
    林徽因:一身許一人,一生獲三心——愛情之葉,卷在志摩心波篇一提起林徽因,你想到的是什麼?是顏如美玉,還是才高黛玉?
  • 讓林徽因告訴你,中年男人為什麼都喜歡小姑娘,答案就在《窘》中
    「縱觀徐志摩的一生,他一直在追求的是愛情和自由,而林徽因就是他一直以來期盼的那個人。由於一直以來都飽受包辦婚姻的痛苦,這份對林徽因的愛讓徐志摩做出了和妻子離婚的決定。但他對林徽因的愛並沒有獲得回報,林徽因嫁給了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