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西時間2017年11月6日,我終於神清氣爽地摘掉了陪伴自己兩年多的牙套,這個溫暖的初秋日子也就忽然在心中變得鶯歌燕舞了起來,答應大家的牙套心得當然不能失約。
路漫漫其修遠兮
我的牙套整整戴了兩年零三個月,和一般人比是較長的了,其實我的牙齒在之前並不是很亂,但因為咬合和門牙的問題(後面會詳細解釋),才會戴的時間長了一些,但摘下來的那一刻,還是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成人要不要下定決心整牙?
我是在博士已經讀了一年以後才去整牙的,比起很多人上大學之前就已經摘下牙套,有一口漂亮整齊的牙齒,其實已經很晚了。
其實初中的時候就在國內做過牙齒矯正,而且是在非常好的私立醫院做的。但當時年紀比較小,沒有堅持戴保持器,再加上大學以後長了智齒,所以把牙齒(尤其是下牙)又擠亂了一點點。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是當時國內的醫院趨於保守,還是因為沒有提出非常有針對性的要求,醫生並沒有對我天包地和門牙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矯正,以至於我一直對自己的牙齒很不滿意。
到了美國以後,大家都非常重視牙齒,我漸漸地明白了追求牙齒的整齊不僅僅為了美觀,還和健康有關。如果牙齒不整齊,就會影響到咀嚼和呼吸的方式,不僅會加快牙齒的磨損,還會讓面容產生變化。而健康整齊的牙齒不僅有更長的壽命,也能讓我們有比例更好的面容和更加靈動的表情。
諮詢過牙醫以後我得知,現在美國60%以上的牙齒整形都是成人,絕不存在整牙太晚了的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成人的面相和審美都比較固定了,更加知道如何與醫生溝通自己的需求,達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成人沒有日後長智齒的問題,對牙齒的保護和清潔也做得更好,更加珍惜整牙以後的成果。
如果你對自己的牙齒很滿意,其實就算不很完美也並不一定要矯正。但如果牙齒一直隱隱地影響著你的自信,那麼建議還是大膽地邁出這一步,不要猶豫和拖延。
整牙過程的困難和艱辛
健康美觀的咬合應該是上牙擋住下牙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我以前存在咬合比較深的「天包地」問題,就是咬齊的時候上牙幾乎會擋住全部的下牙。這和有些人的「地包天」,也叫做「兜齒」,是反過來的,地包天就是下牙包住上牙。咬合問題需要鋼絲牙套才能解決,戴牙套的時間也會更長。比較讓人期待的一點是,整牙後可以比較顯著地改善臉型,比如天包地的人一般顯得下巴後縮,上嘴唇比較短,地包天的人則顯得下頜前凸(朱元璋?)。嚴重的人需要做正頜手術或者打鋼釘,但如果像我這樣比較輕微的話,通過戴鋼絲套就可以完全糾正這一點,讓臉部的比例變得美觀。
我一直覺得自己上牙比較凸,但戴上牙套之後因為牙套的厚度會更凸,而且嘴巴裡一下多了很多金屬,被擠得滿滿的,說話和面部表情變化的時候會覺得牙套會從裡面掛住肉,整體感覺是變得更醜了,而且表情更加僵硬了。但是想到付出人生中相對短暫的時間,就可以收穫令自己一直滿意的牙齒,還是堅持了下來。
說到整牙的疼痛和不適,我倒是覺得不甚明顯。現在技術非常發達,即使是我戴的鋼絲套,也很少會把口腔裡磨破,而且醫生還會給你一些可食用的蠟,可以貼在牙套磨嘴的地方。雖然每次牙套箍緊的時候都會酸痛一到兩天,但完全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那種痛不僅不會讓我不快,反而會感到很有成就感,因為這就是牙齒正在變整齊的過程啊。
我整牙的過程中唯一感到痛的就是拔掉智齒的恢復期,我是吸了笑氣睡著後一口氣拔掉四顆智齒的,到現在還津津樂道引以為豪。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我之前寫的拔牙記:
真人秀 | 最新奇體驗:3分鐘夢境告別4顆智齒 (上)
真人秀 | 最新奇體驗:3分鐘夢境告別4顆智齒 (下)
隱形牙套還是鋼絲牙套?
隱形牙套,又稱為「隱適美」(Invisalign),是那種透明可拆裝的牙套,雖然會貴一點,但最美觀方便也更加舒適。我的牙醫就是隱適美方面的專家。但是經過檢查和溝通之後,他還是建議我戴鋼絲牙套。因為隱適美是通過一副副的透明牙模調整牙齒的排列,通俗地講,就是主要讓牙齒水平地移動,對咬合的矯正力很小。
很多人為了美觀,更樂意選擇隱適美或者是那種可以戴在牙齒內側的鋼絲套,但我還是傾向於選擇醫生認為效果最好的。因為無論哪種方式,戴牙套的過程都算是漫長而又辛苦,壓倒一切的目標應該是追求最好的效果,不留下任何遺憾。
除了以展示容貌為職業的人,有一兩年戴鋼絲套並不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其實隱形牙套需要每次吃飯前後摘戴、清潔,出門還要帶著容器走,非常考驗耐心和毅力,鋼絲套就省事多了。
在戴上牙套不久以後,我還參加了北美漢學界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併且做了演講。當時剛剛戴上牙套很不習慣,非常擔心別人會聽不清我講的英文,但後來發現完全是自己多慮了,牙套根本不影響交流,以前就認識我的人甚至都沒注意到我戴上了牙套。你的心理作用會讓你覺得別人都在注意你的鋼牙,但其實並沒有這麼回事。
我的整牙經歷概述
按照美國這邊的慣例,在整牙之前,我先去看了牙醫。普通牙醫和牙齒整形醫生是分開的,普通牙醫負責評估你的牙齒是否健康,如果有蛀牙、牙齦問題等等,需要解決之後才可以戴牙套,而如果牙根已經鬆動的比較厲害,就根本不能戴牙套了。
我的牙齒沒有檢查出任何問題,只是在戴牙套之前洗了個牙。但我覺得這一步是不能省的,因為美的前提是健康。
順便說一句,我18歲要戴隱形眼鏡的時候,我爸也沒有聽我的直接帶我去眼鏡店買,而是掛了同仁醫院的專家號,做了全面的眼鏡檢查,確認了我的眼睛是可以戴隱形眼鏡的,讓我接受了非常細緻的隱形眼鏡使用指導,並且在醫院給我訂製了人生中的第一副隱形眼鏡。雖然我現在一個月只戴一兩次隱形眼鏡,但我一直非常注重安全衛生,絕不會在淘寶上看到什麼爆款就往眼睛裡塞。
我的牙醫是灣區最好的診所之一的院長野爺,有一張氣質高貴而又慈祥的歐洲人面龐和清澈剔透的藍眼睛,每次見到他我都覺得很安心。仔細檢查之後他給我推薦了後來的整牙診所,在附近信譽很好並且擅長成人牙齒正畸,醫生是一位和藹而又仔細的ABC大叔。
醫生給我的方案是上牙戴鋼絲套和臼齒上的咬合矯正器一年,第二年摘下咬合矯正器,下牙加上牙套以後全口牙套戴一年,最後微調,大概需要兩年時間。事實證明我的整牙過程也確實用了兩年多。雖然一開始籤合同的時候就付了全款,但我的醫生是非常認真負責的,最後幾個月不厭其煩的微調都是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並不會虎頭蛇尾草草了事。
整牙心得和經驗
相比於許多人醉心於找著名的醫生或是價格高昂的貴族服務,我更看重的是醫生對病人的專注度和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有效溝通。
在我尋找牙齒整形醫生的時候,有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個當地華人的「整牙大Boss」,履歷光鮮且在全球範圍內有好幾家診所,有熟人介紹還可以享受優惠。但我在網上看了一下評價,發現這位「大Boss」經常滿世界飛,不能保證全程把控整牙進度以後,就果斷放棄了。
我後來選擇這位牙醫,在我每一次到診所的時候,即便是很簡單的換鋼絲,都會非常認真地檢查一遍我的牙齒移動情況,隨時微調方案,並且及時回答我的問題。他密切的關注令我非常放心,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及時的解決。整牙是一個細活兒,醫生必須具有清晰的全局觀和對進度的細緻了解,我認為這是保證過程愉快和結果成功的關鍵。
整牙醫生扮演的角色就好像是你口腔的裝修設計師,每個醫生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經驗和審美拿出最合理的方案,而你尋找的就是與你需求契合的那一個,最大限度發揮出醫生的水平並達到你的滿意,需要你們的積極配合和溝通。以下幾點是我所做的:
第一次見醫生諮詢的之前,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對你的牙齒最不滿意的是什麼?」因為這是你整牙的目的和重點。事實上負責任的醫生也一定會問你這個問題,在矯正的重點上,你和醫生應該能達成一致。我對牙齒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上牙部分顯得比較鼓,而且我的門牙顯得比較大,這一點和X光的結果還有醫生的判斷是一致的。我下一個問醫生的問題是:「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整牙解決嗎?怎麼解決?」醫生非常肯定地告訴我可以解決,方案是戴咬合矯正器矯正天包地,戴牙套調整門牙位置和角度讓門牙不那麼突出,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把門牙稍微磨一點點。我對醫生的回答是非常滿意的。
在整牙的過程中,把所有的問題都問清楚,不要留疑問。整牙過程中用到的東西非常多,有的時候是小彈簧、小橡皮墊,有的時候是金屬小器件、小皮筋,每一次醫生和護士都會非常詳細地告訴我這個東西怎麼用、為什麼用、能達到什麼效果。如果對方沒有說,我一定會提問。比如醫生說要給我磨門牙的時候,我就仔細問了他,「要磨多少?對牙釉質有沒有影響?」醫生告訴我只需要磨0.02mm,大概只是牙釉質的十分之一,絕不影響牙齒健康,在跟磨過牙一兩年的朋友確認過牙齒確實不會變敏感之後,我才爽快地讓他磨了。醫生也會很尊重認真、對自己負責的病人。對於磨牙這件事,因為我非常謹慎,醫生就比我還小心,每次只拋光非常少的一點點,然後調整鋼絲套看效果,然後根據需要再拋光一點點,這就是我為什麼兩年到了又多戴了三個月,絕不會像網上有人說的那樣上來就被某些醫生磨出了一個奇寬無比令人慾哭無淚的大牙縫。
我在整牙前一年一直記整牙日記。大概就是每一次做了什麼,醫生說了什麼,有什麼進展,外加繪聲繪色地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或是記錄一下有趣的事情。當然寫的聲情並茂是我的習慣,並不是必須的。後面因為大方向固定了,每一次都是緊一下鋼絲而已,就沒有再記。整牙日記對我的用處很大,因為記錄的過程讓我把相關的知識和術語都搞得很清楚,而且在跟醫生反映問題的時候可以準確說是某月某日某件事情,真正做到了高效的、有的放矢的交流。
Before and After
想要整牙的人都喜歡看前後對比圖,但我拍的並不多,一是網上這樣的圖太多了,隨便一搜就可以看上好幾天,二是我的嘴巴用醫生的話說是「像兒童一樣小」,即使盡力張成血盆大口狀也沒有網上那些圖片那麼看得那麼清楚。每次需要在後面臼齒上做文章的時候,都非常考驗醫生的耐心,因為我的嘴張不到需要的那麼大,醫生只能一邊道歉一邊盡力地拉,嘴唇經常被刮出幹皮,嘴角火辣辣地疼,臉也被扯得酸痛不已,以至於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麼是《紅樓夢》裡說的「看我撕了你的嘴」。
但我還是盡力找出了僅有的幾張牙齒圖片。
第一張圖是整牙第一年拍的,下牙還沒有戴牙套。第二張圖是鏡面的,下牙戴了牙套以後下牙的不整齊比較明顯。第三、四張是摘牙套的前後拍的。
牙齒整齊的快樂
牙齒是非常忠實的朋友,默默地陪伴我們一生。在整牙的過程中,每一點好的變化都令我非常欣喜。相比於一個價值不菲的包或是一件心血來潮時入手的衣裳,為牙齒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因為我們收穫了純粹而持久的快樂。
希望大家都能擁有無拘無束和全心全意的燦爛笑容。
比較文學出身,文學博士休假中,斯坦福畢業後曾求學於西雅圖。因為懷念加州的陽光、一號公路、自帶文藝濾鏡的舊金山、滿樹金燦燦的大橙子和淳樸的碼農,而定居這裡。
喜歡旅行中每一個新奇和令人留戀的瞬間,喜歡洗手作羹湯,碼字時習慣泡咖啡館。
稀奇古怪的愛好包括彈彈豎琴、古箏和刻刻印章,最大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馬兒,還好謀生工具是取價低廉、攜帶方便的筆桿子。
有一個和大家分享生活的公眾號AlwaysWithMe,歡迎交流。
如轉載文章或圖片,請事先徵求作者同意。
郵箱:wandiw@alumni.stanford.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