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剛(Adrian Cheng)和羅揚傑(Alan Lo) 是香港傑出收藏家和文化企業家,也是「譽婷堂」(The Chu Foundation) 創立人——香港知名藝術贊助人諸承譽和諸陳慧婷的好友。今年十月,蘇富比將舉行「Art of Tomorrow: Works Sold to Benefit the Chu Foundation」拍賣會。在拍賣舉行前,我們誠邀兩位從中挑選出心儀作品,暢談他們的觀賞心得。
鄭志剛、羅揚傑和諸氏伉儷都是香港文化界的弄潮兒,勇於探索新視野,而且同樣熱愛藝術收藏和旅遊。非牟利獨立機構「譽婷堂」本著支持藝術創作的初心,故今次拍賣部分收益將用於支援基金會在日本富山市立山町的全新項目「The Chu Residency at Tateyama」,建立一個藝術文化交流社區。
「Art of Tomorrow」拍賣會共呈獻34件作品,在十月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及日間拍賣會登場。
鄭志剛是中國非牟利機構K11藝術基金會(K11 Art Foundation)及K11集團(K11 Group)的創辦人,致力推廣公眾藝術項目及策劃,支持本地及國際創作人才。基金會多年來合作過的國際藝術機構包括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及現代藝術博物館PS1分館、巴黎龐畢度中心、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等。鄭志剛是英國泰特美術館亞太收藏委員會委員,最近亦開始擔任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首位全球大使。
我相信藝術家駐村計劃有很大潛力,因而十分高興看到『譽婷堂』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大好機會,我迫不及待想看到他們下一步的構思。
K11藝術基金會及K11集團創辦人鄭志剛
我們邀請鄭志剛從「Art of Tomorrow」的藏品中選出令他特別有共鳴的作品,他笑言:「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為全部作品都非常出色!如果真的只能選三件,我唯有忍痛指名格奧爾格・巴塞利茲、梁遠葦和張恩利」。
格奧爾格・巴塞利茲 (Georg Baselitz)估價:4,500,000-6,000,000 港幣/「巴塞利茲以情感充沛的筆觸表達內心世界,造詣爐火純青,是我心目中數一數二的戰後歐洲畫家。這幅畫創作於1960年代,我認為那是他最具感染力的時期。」
估價:1,400,000 - 2,200,000港幣 /「梁遠葦是其中一位最值得期待的當代中國女性藝術家。她的作品強調藝術創作的歷程。」
估價:600,000 - 1,200,000港幣/「張恩利是一位我非常欣賞的藝術家,我們曾多次與他合作。其中在2019年,我邀請張恩利到香港創作他的第一件場域特定裝置藝術——《五色鸚鵡》,作品有一部分是一個手繪的圓拱形天花。」
羅揚傑是米芝蓮星級餐廳都爹利會館的創辦人之一,向來鼎力支持香港的藝術和文化發展。他是多間非牟利機構和博物館的委員,包括蛇形畫廊亞洲委員會、泰特美術館亞太區典藏委員會和 Para Site 藝術空間。羅氏與諸承譽和諸陳慧婷夫婦是摯友,大學時代已經相識,早年兩位年輕小夥在倫敦時更是室友。
2004年的時候,我硬拉著他去喝葡萄酒和參加藝術拍賣。其後他進入收藏界,可以說我是其中一個助力。
藏家羅揚傑
「禤善勤是一位年輕有才的香港藝術家,他細心觀察和感受日常生活的點滴,把一般人看來轉瞬飛逝的寧靜時刻,憑直覺記錄下來。他的筆觸輕盈靈動,用色使畫面猶如籠罩著輕渺柔和的日光。」
「阿麗莎・柯維德的創作主題往往引人入勝,她的作品探問人們對時間的認知和各種假定。這些金屬杆代表將世界分成不同時區的界限,目的是挑戰大家習以為常、而本質上卻是獨斷無憑的時間分割概念。」
i) 88 x 53 x 13 公分,ii) 87 x 60 x 14.5 公分估價:1,200,000 - 2,000,000港幣 /「傅丹的藝術思維別具一格,這與他的多元文化背景有關。他在越南出生,丹麥長大,現居墨西哥。他擅長以新穎方式表達自己的體驗,把文化身份、宗教和國際政治等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本作是自由女神像1:1比例複製品的一部分,目的是讓我們反思分享這個自由象徵這種行為的意義。」
提起「譽婷堂」在立山町藝術項目所扮演的角色時,羅揚傑贊口不絕,並對香港在亞洲當代藝壇的積極貢獻表示欣慰。
我覺得由一位常駐香港的收藏家發起這次駐留項目,是一件極好的事。這會進一步帶動亞洲藝術界,並鼓勵更多收藏家和贊助人加入支持這個藝術生態圈。
藏家羅揚傑
「譽婷堂」收藏兼容並蓄,薈萃亞洲與西方藝術名家及本地藝壇新進的作品,不僅代表著香港收藏家獨特而精闢的藝術眼界,更反映諸氏夫婦二人的信念——藝術啟發新思、令生活更豐富。
香港展覽
10月3至7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10月6日
當代藝術日間拍賣
點擊圖片閱讀相關文章
點擊「閱讀原文」(READ MORE) 追蹤拍賣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