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出現回暖跡象,第三輪紓困政策呼之欲出

2020-12-24 金投外匯網

日本經濟出現回暖跡象,第三輪紓困政策呼之欲出;

①日本經濟出現了回暖跡象。10月28日,日本財務省在最新的月度經濟形勢評估中,上調了對日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展望。這也是財務省連續2個月上調這一評估,意味著新冠肺炎疫情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正逐漸消退;不過, 日本央行提醒道,雖然前景樂觀,但不能放鬆警惕。截至10月29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日本國內累計確診的新冠病例已突破10萬例;

②據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將下令最快在下周出臺刺激政策。一些執政黨議員之前呼籲祭出規模約10萬億 日元(合955.1億 美元)的紓困計劃來緩解疫情衝擊。之前為抗疫緊急需要而預留的10萬億日元資金還剩餘約7萬億日元,這將構成此項新刺激計劃的大部分資金來源;

③目前,第三輪財政刺激的規模尚未最終確定,但一些執政黨議員表示,肯定不會超過此前兩輪總計2.2萬億日元的規模。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要避免財政懸崖的情況進一步惡化,此輪財政援助旨在幫助企業穩住就業崗位,開拓新的資金來源渠道

相關焦點

  • 經濟暖意初現 更大力度政策呼之欲出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班娟娟)《經濟參考報》4月20日刊發題為《經濟暖意初現 更大力度政策呼之欲出》的報導。文章稱,日前出爐的一季度宏觀經濟成績單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一季度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雖然GDP同比負增長,但降幅小於市場預期。特別是3月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經濟暖意初現。
  • 酷碰券拼紓困還是振興經濟?
    疫情帶來民眾心中深沉的恐懼與不安,進而造成民眾消費行為萎縮與社會經濟的重大衝擊。「生理距離」的維持或許是防疫所必需,但如何消除民眾感受上對民進黨當局政策的「心理距離」,毋寧才是解決疫後各種經濟問題的關鍵。  為因應疫病防治以及產業紓困振興,民進黨當局不久前提出600億(新臺幣,下同)特別預算。
  • 美國新一輪紓困計劃呼之欲出,2021年春季行情穩了?
    美國新一輪紓困計劃呼之欲出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0日晚,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稱,國會兩黨領導人就約9000億美元的疫情救濟法案達成協議,法案進入起草階段,距通過該法案近在咫尺,預計當地時間12月21日(周一)國會進行表決。
  • 穆迪:若未通過第二輪紓困 美國經濟明年Q1恐小幅萎縮
    原標題:穆迪:若未通過第二輪紓困 美國經濟明年Q1恐小幅萎縮   穆迪
  • 相關部委擬出臺政策紓困電影產業
    原標題:相關部委擬出臺政策紓困電影產業 專家稱影響力度視具體財稅政策而定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4月3日,國家電影局官網發布消息稱,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在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和親自推動下,國家電影局協調財政部、發改委、稅務總局等部門
  • 兩岸資訊丨蔡英文推出紓困政策,是誠心紓困,還是一場拙劣表演?
    編輯:淺陌 審稿: 樂一近期臺灣又推出紓困政策,幫助受疫情影響的貧困人民來擺脫暫時的困境。但是其受資助的條件卻十分苛刻。對待農民,紓困政策一路綠燈,給予了農民扶助資金。而對於漁民和臨時工等群體來說,苛刻的條件只能讓他們止步相望。民進黨當局所推出的紓困政策,究竟是誠心誠意地幫助困難人群,還只是進行拙劣的表演,來向人們展示政府的負責任。如此赤裸裸的差別待遇,究竟是什麼原因?
  • 美國經濟筆記|遲到的美國紓困計劃難以挽回疫情傷害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8日電(記者高攀 許緣 熊茂伶)幾經波折,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當地時間27日晚終於籤署總額約2.3萬億美元的一攬子支出法案,其中包括旨在應對新冠疫情給經濟造成傷害的9000億美元紓困資金。此前,川普曾以計劃給予民眾補貼不夠等理由,拒絕籤署該法案。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消費者信心創四個月新低 紓困法案再迎變數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美國實際GDP按年率計算出現大幅波動第四季度經濟再遭疫情打擊美經濟復甦再次遲滯美國商務部12月22日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3.4%,略高於此前初步數據顯示的33.1%,表明美國經濟在第三季度受到企業重新開工、消費者支出上升等短暫刺激出現大幅反彈。
  • 逆風破浪 中國經濟迎來裡程碑式新跨越
    無論「雙十一」亦或「雙十二」,都只是一個引信,真正的爆發性力量,潛藏在加速回暖的中國經濟中。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升溫趨勢仍在延續。11月三大採購經理指數位於年內最高點,實現「九連榮」,市場預期不斷增強;11月出口增速高達14.9%,外需市場加快改善;11月金融數據多項指標回暖,狹義貨幣(M1)再創新高,顯示企業活力持續增強。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斷崖」不可承受 兩黨談判艱難前行
    儘管如此,由於各界對美國經濟的悲觀預測日漸增多,對於「紓困斷崖」的擔心,正逼迫著兩黨議員加快腳步,儘快推出新一輪紓困法案。摩根史坦利美國首席經濟學家艾倫·贊特納表示,「下行風險主要來自疫情,尤其是在缺乏進一步財政刺激的情況下,如果冬季出現比預期還要廣泛的封鎖措施,以及疫苗進程受到拖延,經濟復甦更加漫長,將導致更長久的失業期與更多的就業崗位流失。」荷蘭國際集團首席國際經濟學家詹姆斯·奈特利指出:「在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飆升的背景下,近期的經濟前景已經惡化。
  • 機械設備行業:強制性政策呼之欲出 經濟性驅動成長空間
    本周專題研究:減隔震:強制性政策呼之欲出,經濟性驅動成長空間。我國減隔震行業目前正處於發展初期,起步至今所經歷的時間並不長,但政策推進較快。實踐表明,減隔震技術在達到同樣的抗震效果的條件下甚至比傳統抗震技術更加具備經濟性,此背景下國家和地方先後發布了相關法律法規、產業政策、技術標準等,以規範和鼓勵建築減隔震行業的發展。整體來看,目前國家層面對於抗震設防高烈度地區的部分建築物仍主要採用鼓勵性政策,尚沒有強制性要求,但隨著去年建築工程抗震管理條例徵求稿的發布,國家層面的強制性政策呼之欲出。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消費者信心創四個月新低,紓困法案再...
    為了支持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復甦,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新一輪紓困法案,但卻因為力度有限遭到了廣泛批評。而最新批評紓困法案的,竟是美國總統川普,他的表態也引發了外界對他可能不會籤署紓困法案的猜測。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斷崖」不可承受 兩黨談判艱難...
    儘管如此,由於各界對美國經濟的悲觀預測日漸增多,對於「紓困斷崖」的擔心,正逼迫著兩黨議員加快腳步,儘快推出新一輪紓困法案。  紓困計劃部分細節敲定  美國股市12月9日收低,從歷史高位回落,因投資者對新一輪紓困計劃磋商進展感到失望,且部分科技股下跌造成額外拖累。
  • 經濟總量將破百萬億!中國逆風破浪,迎來新跨越
    無論「雙十一」亦或「雙十二」,都只是一個引信,真正的爆發性力量,潛藏在加速回暖的中國經濟中。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升溫趨勢仍在延續。11月三大採購經理指數位於年內最高點,實現「九連榮」,市場預期不斷增強;11月出口增速高達14.9%,外需市場加快改善;11月金融數據多項指標回暖,狹義貨幣(M1)再創新高,顯示企業活力持續增強。
  • 紓困法案又談崩了!美國經濟再遭打擊
    原標題:北美觀察丨紓困法案又談崩了!美國經濟再遭打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9月10日,由共和黨提出的新版經濟刺激法案在美國國會參議院闖關失敗,令11月3日大選前無法出臺新一輪疫情紓困措施的可能性大增,不僅給美國經濟復甦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也令企業裁員、失業補助、驅逐房客等問題更加嚴峻。
  • 9000億美元經濟紓困法案並不能根治美國疫情
    12月20日,美國國會兩黨終於就9,000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法案達成協議,這是自3月兩院通過了2.2萬億美元的救助法案之後達成的第一項經濟刺激計劃。兩黨擬在21日對該協議進行程序性投票,且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需要對該法案籤字,方能使其正式生效。
  • 拜登新刺激政策呼之欲出:財報季或為美股再添一把火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拜登新刺激政策呼之欲出,財報季或為美股再添一把火儘管首日迎來開門黑,但2021年第一周美股仍以歷史新高結束了新年首周的交易,雖然疫情對經濟和就業市場的衝擊日益明顯,民主黨成為參議院多數黨讓投資者預測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加碼刺激政策的預期不斷強化,
  • 各階段日本央行政策特點
    泡沫經濟破滅對日本經濟造成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具體表現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經濟增速快速下滑、持續下滑,另一個就是通脹不斷下降,通脹率非常低,甚至出現了長期的通縮現象。  日本央行經過多次降息取得了一些效果,日本經濟有穩定的跡象,1996年增速開始加快,但是很可惜這一趨勢沒有維持下去,因為我們知道1997年爆發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給日本經濟又造成了衝擊,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央行只能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穩定經濟。
  • 除非日本出現巨大的經濟衝擊否則上調消費稅的計劃不會改變
    日本政府高級官員周五(4月19日)誓言將堅持10月份將消費稅上調至10%的計劃,除非出現巨大的經濟衝擊,這結束人們對該計劃可能再次被推遲的猜測。不過,他強調有必要密切關注即將發布的經濟指標,以衡量經濟實力。路透社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許多日本企業希望當局繼續實施計劃中的加稅計劃,這標誌著企業已準備好徵收更高的稅率。日本工商會會長Akio Mimura表示,Hagiuda的言論「令人難以置信」。他告訴記者說:「我認為對經濟的短期波動感到擔憂是錯誤的。」
  • 回眸2020·世界經濟走過這「疫」年|世界經濟「疫變」下艱難求生
    從今天起,《經濟參考報》將在「國際聚焦」版連續推出「回眸2020 世界經濟走過這『疫』年」年終報導系列,由本報資深記者為大家帶來世界經濟、全球貨幣政策動向和全球貿易形勢的盤點,回顧世界經濟走過的艱難「疫」年。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全球經濟遭受史無前例的衝擊,經過數個季度的應對調整,當前經濟狀況出現了一定回暖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