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建築狂想曲:杜拜塔

2021-02-06 世界旅遊情報

靡全球電影《碟中諜4》中阿湯哥徒手攀爬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塔的片段最為出彩,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的場面看得人拍案叫絕。於是,多少影迷和遊客衝著《碟中諜4》的酷炫場景來到杜拜塔,登頂體驗高出不勝寒的感覺。

▼▼▼


杜拜塔本名叫哈利法塔。因為在杜拜遭受經濟危機的時候得到了阿布達比酋長Khalifa Zayed關鍵的財力支持,於是杜拜政府決定在世界第一高樓開幕的那一刻,將其命名為Burj Khalifa(Burj為「塔」之意)。

這座號稱永不封頂的高樓目前高達829米,被載入了金氏世界紀錄,傲視群雄,高不可攀。從此一座銳劍般的建築傲然矗立杜拜城中心,它的本身即是一個奇蹟,但奇蹟並不止於此,在該塔開幕當天,有90%的物業已經售出,作商鋪、酒店、寫字樓等用途。杜拜塔有如阿拉伯海龍王的一根定海神針,牢牢安插在杜拜城中央。只要能見度夠高,人走在城中的任何一個角落,抬頭都能看到這座奇蹟高塔。

哈利法塔建築設計採用了一種具有挑戰性的單式結構,由連為一體的管狀多塔組成,具有太空時代風格的外形,基座周圍採用了富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幾何圖形——六瓣的沙漠之花。哈利法塔總投資超70億美元,37層以下是家ARMANI酒店,45層至108層則作為公寓。第124層是一個觀景臺,站在上面可俯瞰整個杜拜市。

前有英國攝影師吉拉德·多諾在塔上玩自拍,後有《前往世界的盡頭》中的兩位勇士趙威霖和郝雷登塔擦玻璃。趙威霖在高空作業時,因為緊張突發低血糖,不僅人開始處於發昏的狀態,而且雙手抖動停不下來。在夥伴郝雷的鼓勵下,終於完成了這個終極任務,實現了挑戰。



哈利法塔,杜拜閃耀天際線上的奇珍異寶,來這裡,實現你的終極夢想。

在最高塔擦玻璃,你敢嗎?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體驗杜拜塔高空激情。

↓↓

相關焦點

  • 《波西米亞狂想曲》波西米亞狂想曲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特別之處,在於表現天才歌手輝煌成就的同時,細膩地敘說了這位「齙牙叔」音樂之外的「另類人生」。影片沒有如眾多充滿「正能量」的傳記片一樣,用春秋筆法「為長者諱, 為逝者諱, 為尊者諱」,編織一個激蕩人心的「勵志」故事——講述「傳主」逆勢而上,通過拼搏奮鬥戰勝時乖命蹇,戰勝先天缺陷和人性弱點,最終「王者歸來」,或「成聖作祖」,進階為人生贏家。
  • Castlevania正版手遊《月夜狂想曲》今日開放奏鳴測試
    本次測試是《月夜狂想曲》首次面向玩家開放的研發技術測試,歡迎喜歡Castlevania系列遊戲的玩家以及熱愛橫版闖關類的手遊玩家參與。《月夜狂想曲》採用Unity引擎開發,在角色的技能釋放和特效上有著頂尖的表現力,無論是在視覺上還是戰鬥操作的反饋上相信都能夠帶給你久違的那份Castlevania感覺。此外,你還可以在遊戲中遇見阿魯卡多、裡希特等原作角色,重溫經典IP的魅力所在。
  • 李斯特及其《匈牙利狂想曲》
    》導讀:文章通過對李斯特生平及其《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第六號的音樂特點、創作風格的分析,展現李斯特作品的民族性及民族精神。狂想曲就是李斯特表現出來的一種寫法很自由的作品,它取用民族音樂作為素材,以自由的手法將幻想曲或舞曲等形式融入一首作品中。李斯特少年時期曾居住在匈牙利農村,在那裡他熟悉許多匈牙利民族的旋律。長大後,在巡迴演出的中途,常夜晚獨自進入吉卜賽人的營地,欣賞他們的演奏和歌舞,然後記錄他們的音樂,加以歸納整理。這些紮根在李斯特腦海中的音調就成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的素材。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1
    本文以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為研究對象,介紹《匈牙利狂想曲》的背景知識,並且研究《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樂曲結構
  • 北野武爆笑電影《性愛狂想曲》
    《性愛狂想曲》據說日文的標準翻譯是《大家一起幹》,好拉風的名字。這個電影名字前倆字很勾人,但是後三個字才是重點。支持這一說法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北野武這部《性愛狂想曲》,一個男人小到可憐的理想。很NB的電影,把一堆sib的事sib的人sib的劇情拍成一個NB的電影,北野武,你贏了。      北野武是個很好玩的人。他拍電影似乎更象是給自己看。老子今天想拍個悲情的,就哭死一片;明天想拍個浪漫的,就抵死;後天想拍個惡搞的,就惡搞到惡毒……還總是喜歡自己去在電影裡軋一腳,演個角色。
  • 你好,《波西米亞狂想曲》
    拿下第91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四項大獎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終於在中國上映了。
  • 波西米亞狂想曲
    包括他創作並演唱的最著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可於文首收聽),不能說只是一個簡單的巧合。圖自 Keystone/Getty Images《波西米亞狂想曲》和皇后樂隊以及佛萊迪·摩克瑞本人一樣,在搖滾音樂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對佛萊迪·摩克瑞有一點了解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波西米亞狂想曲簡直就是佛萊迪·摩克瑞對自己人生的內心獨白。波西米亞狂想曲為什麼叫波西米亞狂想曲而不是別的什麼名字,這是一個有趣而且嚴肅的問題。
  • 《貓屎一號 狂想曲》
    貓屎一號 Cat Shit One(2010)導演: 笹原和也  主演: 土田大 / 日野聰  類型: 動畫 / 短片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英語 / 日語  上映日期: 2010-08  又名: 越戰狂想曲
  • 《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夠瘋狂的狂想曲
    成本只有5200萬美金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全球收穫近9億美元的票房,可謂盆滿缽溢。但票房大賣並沒有遮掩這部電影的問題:銳度不夠,在還原主角人生上遮遮掩掩。2019年在國內上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揮舞著向傳奇搖滾樂團Queen致敬的旗幟飄搖在大熒幕上,單從票房上來看,這無可厚非是一部成功將懷舊變現的影片。
  • 國內最接近雲層的建築,比廣州塔還高32米,僅次王國大廈與杜拜塔
    建狂魔這個稱號適合形容中國, 不論是古代中國還是現代中國,在建築方面都讓其他國家渴望項背, 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地球照片,可以看到長城的大致輪廓,請問哪個建築物可以有這樣的強制性格,隨著時代的變化,建築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現代化的大樓,都建在高處, 摩天大樓的高度也多次更新。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8
    李斯特的一生為當時歐洲鋼琴藝術發展,奠定基礎也給後人帶來寶貴的藝術財富本文所研究的 《匈牙利狂想曲》 則是李斯特重要的鋼琴代表作在他作品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鍵盤語言研究
    它的鋼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鋼琴曲的文獻寶庫。李斯特所創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鋼琴作品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這些作品不但充分發揮了鋼琴的音樂表現力,而且,為狂想曲這個音樂體裁創作樹立了傑出的音樂典範。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賽人的民歌和民間舞曲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和發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
  • 大董先生奏響藍色狂想曲
    大董先生奏響藍色狂想曲2.0版小大董三裡屯揭開面紗開業慶典以「藍色狂想曲」為主題,在充滿藍色和想像力的全新餐飲空間,熱血唱響以徐累先生《馬》為創意元素的主視覺,幕帳徐徐開啟,匹藍色夢馬露出真顏,寓意「 Rhapsody小大董」即將亮相;別具一格3D的背景版設計,可愛卡通的小大董標語,還有帥氣靚麗的舞蹈團員,以及為嘉賓貼心準備的藍色絲巾復古墨鏡、螢光棒等,讓大家一秒進入 Party狀態。氣氛與三裡屯的時尚氛圍很是合拍。
  • 《波西米亞狂想曲》影評
    作者 | 李惠媛圖片 | 來自網絡編輯 | 周瑞佳《波西米亞狂想曲》是殿堂級搖滾樂隊皇后樂隊(Queen)的音樂傳記片,以皇后樂隊的名曲《Bohemian Rhapsody》來命名,這部電影通過標誌性的歌曲和革命性的聲音追蹤了皇后樂隊的迅速崛起,以皇后樂隊靈魂人物——主唱佛萊迪·摩克瑞迭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為線索,帶領樂迷回顧了一個偉大樂隊的傳奇歲月
  • 拉赫曼尼諾夫創作《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背景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拉赫瑪尼諾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瑪尼諾夫所有的音樂都被世界遺忘了,最後剩下的也會是《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很多音樂愛好者通過這部作品認識拉赫瑪尼諾夫,後來才接觸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鋼琴協奏曲》、《交響舞曲》等等。
  • 皇后樂隊的背後故事,比《波西米亞狂想曲》更狂想,也更血淚!
    ——拉米·馬雷克(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主人公佛萊迪·摩克瑞扮演者)隨著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上映,並且連奪奧斯卡多項大獎,皇后樂隊重回大眾視野,將人們目光拉到1985年7月13日「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現場:佛萊迪·摩克瑞在英國溫布利體育場的舞臺後臺脫下皮夾克,興奮走到幕布後,隨著幕布拉開,人山人海的觀眾,無處不在的攝像機,映入他的雙眼。此時此刻是皇后樂隊巔峰期的真實寫照,也是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開篇。
  • 《波西米亞狂想曲》
    ——弗萊迪·墨丘利《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布萊恩·辛格執導的音樂傳記片,由拉米·馬雷克主演,講述了皇后樂隊從偶然成軍到確立風格,再到大放異彩的經歷而這部影片將重點放在了皇后樂隊靈魂人物主唱弗萊迪傳奇的人生軌跡上,樂隊的組建、《波西米亞狂想曲》等代表性歌曲的創作過程、飽受爭議的情感經歷、輝煌與低谷之後的回歸、得了愛滋病之後的痛苦及重新振作
  • 愛奇藝電影的網際網路影院「狂想曲」
    6月2日18點41分,斬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等4項大獎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於愛奇藝電影上線,全網獨播。這與1985年7月13日在倫敦溫布利球場和費城甘迺迪體育場的LIVE AID演唱會上,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莫庫裡走上舞臺的時間完全一致。至此,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頗具儀式感的上線形式,令人印象深刻。
  •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鋼琴:王羽佳】這首作品由兩組對比的形象構成,一個是陰暗的色彩佔優勢,它的一系列變奏]描繪出越來越令人驚心動魄的景象,特別是當《末日經》的主題進入時更是如此。樂隊再出現主題片斷,鋼琴裝飾Variation XXIII: L'istesso tempo第23變奏 原速,鋼琴奏主題,樂隊承接後鋼琴奏華彩Variation XXIV: A tempo un poco meno mosso
  • 在影片《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聽《藍色狂想曲》
    12月24日,2014聖誕音樂會上將奏響美國作曲家喬治·格什溫的交響曲傑作——《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藍色狂想曲》是美國作曲家喬治·格什溫(1898-1937年),首次把美國本土音樂黑人爵士樂與德彪西、拉赫馬尼諾夫歐洲音樂風格完美結合,獨創出屬於美國個性風格的交響音樂,開創了美國嚴肅音樂新時代。1924年,格什溫為保羅·惠特曼(Paul Whiteman,1890–1967年)的爵士音樂會寫的《藍色狂想曲》獲得巨大成功,惠特曼的樂團演奏狂想曲84次,並且賣出了百萬張的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