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國,將有700年歷史的秦國推向了權力的頂峰。之後北徵匈奴,南戰南越,擴大秦朝疆土。早年的秦始皇實在是難得一見的千古一帝,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也開始變得貪生怕死,他開始求仙問藥,要求許多江湖方士術士在鹹陽宮中煉製長生不老藥,又派徐福遠渡海外蓬萊仙島尋找長生不老的秘訣。
但是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態,沒有誰可以躲過死亡,秦始皇最終還是去世了。像秦始皇這樣謀求長生不老的帝王還有許多,諸如漢武帝、唐太宗這樣雄才大略的帝王也不能免俗。
現代科學家也在研究長生不老的方法,有人提出過心臟和腦是人類維持生命最重要的器官,如果進行換頭手術或者換心手術,能不能實現長生不老呢?很多科學家開始進行研究。2018年,世界第一例活體換頭手術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了。
其實在100多年以前,就已經有科學家進行過動物的換頭實驗。1908年,美國生物學家古思禮將一隻狗的頭接到了另一隻狗的脖子上,術後「雙頭犬」還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這是第一隻人工的「雙頭犬」。他還仔細記錄了自己的實驗過程,還用照相機記錄了一些關鍵步驟。可惜,「雙頭犬」不到10分鐘就因為器官衰竭死亡。這次手術也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又詳細記錄的換頭手術。
此後的一百年內,有很多的科學家都在進行換頭手術的研究,有繼續用狗做實驗的,也有改用猴子,貓等動物做實驗的。他們都創造出了「雙頭生物」,可惜還沒有任何一次手術的宿主能夠在術後生存超過三天。
因為科技的限制和倫理道德,換頭手術在20世紀發展得相對緩慢。到了21世紀之後,因為生命科技的高速發展和人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顯著提高,換頭手術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2013年,中國的任曉平團隊用老鼠進行了換頭手術,第一次克服了此前換頭手術的大難題—脊髓無法建立連接,這次手術也標誌著換頭手術進入新紀元。2017年,有一位俄羅斯的程式設計師斯皮裡多諾夫稱自己想成為換頭手術的志願者。斯皮裡多諾夫天生患有麻痺症,一直坐在輪椅上,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義大利專家卡納維羅和中國專家任曉平宣稱將為斯皮裡多諾夫進行世界首例換頭手術。卡納維羅曾經完成過小白鼠的換頭實驗,任曉平教授也完成過手部移植手術和老鼠換頭手術,兩位專家都是經驗豐富的業內大牛,他們很有信心。
首先他們找到了一具與斯皮裡多諾夫血型等相匹配的遺體,花費了將近7000萬人民幣做術前準備,可是在手術前夕,斯皮裡多諾夫反悔了,他認為現在的技術還不太成熟,沒有成功先例,他決定等到日後技術發達之後再回來。
其實,換頭手術最需要解決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隨之帶來的倫理問題,例如換頭之後的身份是「頭」還是「身體」,以及手術若是普及之後可能發生的富豪買「身體」或者襲擊他人來獲得「身體」這樣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