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之王》熱播,周冬雨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2021-03-04 青年觀察家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

曾經,演員說自己「本色出演」,會被認為是影視劇作品的一大亮點;

但如今,「人設」當道,演自己這件事,顯得越來越油膩。

比如,周冬雨和羅晉的新作——「青春職業劇」《幕後之王》,描述電視節目製作的幕後故事。

播了半個月,評分目前是6.0——而且是分數回升後的結果。

《幕後之王》劇照

這樣的陣容加題材,本十分讓人期待,覺得能和以往的職業劇有質上的不同。

拿周冬雨來說,從「謀女郎」靜秋、到狂放不羈的安生,再到《喜歡你》中和金城武對戲的顧勝男,她成功轉型,靠「鬼馬精靈」的人設給觀眾留下很多好感。

隨性、機靈是周冬雨的招牌。

她說,「我挺怕大家說我每個角色都一樣」

看了新劇《幕後之王》,周冬雨最擔心的事情,大概真的要發生了。

《幕後之王》豆瓣短評

這部所謂「職業劇」,根本沒給她挑戰自我的機會,倒是讓很多渴望「不同」的觀眾,忍耐力的底線有了突破。

1

所謂「幕後之王」

沒一個正常人

怨不得觀眾挑剔。

近些年,國產職業劇很少有不踩雷的。《幕後之王》也不例外。

最大的癥結,就是角色「不說人話、不辦人事」。

這次,一開篇就讓人摸不著頭腦。

在緊張忙碌的節目直播環節,巨星嘉賓出場不到一分鐘,就「猝死」在了舞臺上。

眾人手忙腳亂把人送去醫院時,巨星的經紀人不忘回頭指著實習生布小谷(周冬雨飾)說:

「你給他吃的什麼藥啊?這都是因為你!等死吧你。」

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布小谷被警察帶走了,想要自己擔下所有責任。

這是工作還是打仗?職業劇還是懸疑片?

又看了幾分鐘,你會發現《幕後之王》是個偶像喜劇——它在人設、劇情、邏輯上的不合理之處,讓人抓狂。

周冬雨飾演的布小谷,是應屆大學畢業生,學習成績好。

一個傳媒類院校的大學生,住的雙人宿舍,宛若在《一起來看流星雨》的艾利斯頓商學院。

有衝勁、也不經世事的樣子,分明就是顧勝男翻版。

她在門口偷聽學年主任和電視臺前輩的談話。

毛遂自薦大吼了一聲「我」,推開了門笑了笑,就拿到某行業頂尖娛樂公司的實習名額。

回去和室友分享好消息時的狀態,畫風清奇。

布小谷桌上貼的是她崇拜的師兄的照片

雖然劇中布小谷成績好,但進電視臺的實習,一般都要經過層層審核考察,這種一拍腦門就說定了的,讓人氣到想笑。

之後,布小谷被資深電視製作人前輩親自帶著四處參觀公司。

在緊張的節目錄製現場,到處亂竄,領導都拉不住。

新人初入職場,不是懷著膽怯探索,而是一副把錄製現場當遊樂場的姿態。

後來,這個帶布小谷四處亂竄的老師洩露信息給競爭對手,被公司開除,同事對布小谷說明了緣由。

但布小谷好像聽不懂,瞬間眼圈泛紅,一臉正氣地質問:

「你為什麼要這麼對他?」

因為被安排做了的工作沒被採用,作為一個新人,就敢跑進正在開會的總編室:

「為什麼你們把員工當棋子?」

編劇可能不知道,在電視臺實習的學生,其實最普遍的「慘」是無事可做。

相比累,實習生更怕閒。

如果被分到不忙的欄目組,正式員工已經負責了大部分工作,留給新人的只剩雜活;

如果被分到忙的組裡,前輩就更無暇用大塊時間解決新人的種種問題。

實習生想讓自己能力得到提升,是要見縫插針、主動問自己能幫上什麼的。

因為找不到存在感的尷尬,比加班的疲勞更扎心。

這一心路歷程,《幕後之王》都像是靠憑空想像的。

布小谷剛進公司,接下的就是「藝人策劃」的重擔。

結果婁子捅了一個又一個。

她成了公司歷史上第一個被警察帶離的員工,被公司開除;

之後沒有任何重要劇情轉折,又突然重新接到公司的offer,去做行政;

因為男主的提拔,從行政小職員,空降總編室……

如此順風順水的布小谷,雖然被罵、被開除、又被叫回來,沒過多長時間,就能和董事長翹班出去逛街。

有前面的鋪墊,這一情節反倒顯得合情合理了。

宣傳片裡想體現的自我奮鬥、夢想實現的過程,也都變成一次次「獨得一人恩寵」的結果。

新人白痴化,前輩妖魔化——往極端走,這是《幕後之王》對人物刻畫的手法。

羅晉飾演的「金牌製作人」淳于喬,外號「魔鬼魚」,是能力出眾又勤奮的工作狂,也是一個對手下嚴格到變態的領導。

披著風衣,眼神凌厲,閒雜人等不敢靠近,貼身下屬分立左右兩側……舉著他的輸液瓶,這是他的出場鏡頭。

忍住,別笑。

開會的時候,雙目緊閉養精蓄銳,只怕沒有更多空間展示「我是這個公司無人能及的崽」。

男主因為常年超負荷工作,患有嚴重的胃病。

在劇裡,他基本每隔十分鐘胃疼一次,助理就會及時遞上藥來。

每次犯病的時候,全身無力,嘴唇時而發紫、時而發白。

有觀眾靈魂拷問:這到底什麼藥,吃了20多集都一點沒見好?

一個團隊最好的風貌,就是整整齊齊。

所以遇到節目錄製困難,下屬說:

老大這麼忍著,我都替他胃疼。

之後不久,這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一忙起來也暈了。

職場上的能人,告訴觀眾「我很強」的方式,幾乎全靠「側面描寫」:

旁人看見他不敢接近:

全國頂尖的公司,離了他一個人就活不下去:

節目出問題不開會溝通,一貫地吼到眾人顏面掃地:

拿得出手的成績,只有一次次被強調的高收視率數據……

說起來,這一點還真是符合當下的趨勢——關注度意味著一切,對節目本身價值觀和導向的把控,都不是第一位的。

張雨綺飾演大明星辛惠美,作為「炙手可熱」的當紅歌手,上綜藝當嘉賓,只為了來揭發「黑幕」——幫閨蜜手撕前男友。

這個前男友,是節目製作人淳于喬……

在她義正言辭懟製作人、說了一長串話的時候,整個節目組都處於「我很震驚但我繼續聽下去」的狀態,沒有關掉她的麥。

被手撕的「幕後之王」淳于喬,也就是那個前男友,在節目中的存在比明星都強。

節目出事,公關部出場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部門來抓人的。

公關部的職責是維護公司形象。

但《幕後之王》中的這群公關,一遇到事,第一反應都是手撕自己人:

討論出分歧,摔椅子走人:

出門威脅實習生,說要在整個行業封殺她,「你以後別想混了」……

作為一部職場劇,既缺乏基本的職業素養,不講究職場規則,全靠主角光環在撐狗血劇情。

職場變成了遊樂場,編劇大筆一揮,角色就可以隨意出入,自由作死。

2

比誇張更讓人崩潰的

是重走瑪麗蘇老路

與其稱《幕後之王》為一部職業劇,倒不如說它是一部「宮鬥+瑪麗蘇言情劇」。

對於職業的刻畫浮於表面,大多是靠電視轉播後臺的炫酷鏡頭。

製作人之間的勾心鬥角,遠比他們對節目製作上細節的把控更極致。

就專業性而言,《幕後之王》並沒抓到重點。

比如劇情中一場很重要的直播節目。

直播前,淳于喬的幾個助手說各方面準備都已就緒,「天氣是藍色預警,應該不會下雨」。

男主身為「全公司的希望」,突然胃疾惡化,「必須靜養」,於是退出節目直播。

醫生對董事長說淳于喬病情嚴重,需要靜養

偏偏,決賽之夜突發「災難級」暴雨。

所有明星嘉賓、跟拍人員全都被堵在路上,無法到達演播廳。

「應急預案」沒法實施,不能解決問題。

一群擁有多年經驗的製作人,全都束手無策。他們一行人又去哀求男主幫忙解決。

所以有了感天動地的這一幕——男主被輪椅推著、嘴唇煞白地在演播室指揮現場。

他一聲令下,全員就地雨中直播,為觀眾實時呈現災情。

一檔音樂節目,變成了社會新聞現場。

「被節目感動的上海市民,自發開放自家住處,供受難者避雨……」

這個男主救場情節在現實中上了熱搜,被稱為「盡顯傳媒人赤子之心」。

這個專業的製作團隊,面對整個公司最重要的節目,說是做好了應急預案,其實策劃時就沒有做好應對極端天氣的準備。

「我覺得是藍色預警,雨應該下不起來」,這句話說出來,就是在挖坑的。

有很多人說看完雨中直播的場景,被電視人的職業精神感動。

節目製作人的職業精神,不是先確保節目順利播出嗎?

體現不了專業精神,就渲染情緒,或感人、或委屈、或英雄主義……唯獨沒有在工作細節上對本職業的嚴謹與熱愛。

這和「神劇」《談判官》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楊冪飾演童薇,高級的談判術,是說說廢話就OK的。

劇情對精英人設交待得不夠明顯,角色自己在臺詞概括清楚就行了。

讓人失望的是,類似刻畫「專業精神」的戲碼,漸漸都變成為男女主感情線做鋪墊的素材。

所謂「職業劇」,還是走向言情。

《幕後之王》預告中一再強調,女主是憑藉自身努力實現夢想。

但她的每一次提升,都是依靠「貴人」幫助,才在事業上得到實質性的進展。

與此同時還能結識富二代。

富二代男生對她一見鍾情,為她解決工作上的難題,送上豪車(提供了讓女主和董事長偶遇並一起逛街的機會)……

這好像路邊撿來的超級暖男富二代,是個隨口說出「沒事,我和我爸借了飛機」的人物。

劇組用心地安排兩人在海邊談心,只可惜,用的是摳圖……

女主知道這些來之不易,欣然接受富二代的感情。

握緊了屬於自己的,同時卻沒藏住對男主的崇拜,還在沒分手的情況下,對男主深情表白。

一邊與富二代男生曖昧,一邊貼心照料男主。

男主輸液時睡著了,手會從身上滑下來,女主第一反應不是找東西幫忙墊上,而是用自己的身體撐住……

幾個人的感情線,「亂成一鍋粥」。

眼看男主和女主的辦公室戀情就要走上正軌,男主卻為了給深陷醜聞的辛惠美(張雨綺飾)解圍,官宣兩個人的戀愛關係。

留女主一人默默心酸……

不過男女主也有默契——分別有曖昧對象,兩人卻還利用工作機會,和對方暗送秋波。

「辦公室戀情」在劇中粉紅得冒泡泡,放到現實,既是情感關係中的不忠,也犯了職場上的大忌。

至於後來女明星為逃離情傷受刺激精神錯亂的戲碼,真的很難讓人想起這是一部講述媒體人職業生活的電視劇。

觀眾對《幕後之王》劇情主題及走向成迷有很多不滿

面對質疑,《幕後之王》的導演回應:

「兩三集一個篇章,既能扣上整個敘事的主線,獨立來看,能自圓其說,比較符合現代觀眾看劇的節奏感。

節奏是非常快了,但職業在哪。

3

真正的職業劇

至少要守住底線

同樣是講述媒體人的故事,20多年前的《編輯部的故事》,依然吊打《幕後之王》。

憑精彩的情節、生活化的場景、金句頻出的臺詞、演員精湛的演技,至今在豆瓣上保持8.7的高分。

講的是編輯部的故事,場景設置就完全是編輯部的樣子。

滿桌的書籍報刊,連角落的柜子上都是一沓沓捆起來的書報,桌上的水杯和飯盒充滿了現實氣息。

劇中經常出現書寫的鏡頭,比如要回復熱心讀者的來信、修改要刊發的稿件,在這些細節中,一個真實的編輯室出現在螢屏上。

不僅如此,劇本臺詞寫得好,金句頻出,處處透著職場、生活的經驗和道理。

國產職業劇不是沒出過經典,只是,好像很久沒有與時俱進。

《杜拉拉升職記》是9年前的職業劇作品,直到如今,類似作品的內核似乎都沒變過。

有人說,《幕後之王》在模仿美劇《新聞編輯室》。

後者講述了一個虛構的電視臺ACN衝破重重阻礙報導新聞真相的故事。

同樣是負責節目製作的兩人有情感糾葛,但這並沒和他們對工作的堅持摻雜在一起。

故事的主角們,一直努力做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新聞,不向收視率屈服。

劇中男主同樣具有傳奇色彩,但他的主角光環,是體現在職業素養上,而非「萬人敬仰」。

豆瓣選出的2018評分最高日劇《非自然死亡》,是一部法醫行業劇,在保證該有的戲劇性外,兼具了極高的專業度。

作為法醫,屍檢時必須全副武裝,不該少的裝備一樣都不能少,國產劇中某些不戴口罩手套就直接屍檢的情節絕對不會出現。

法醫判斷死因,靠的是專業知識和科學數據,而不是想當然的所謂「經驗」。

與國產行業劇主角畫著精緻的妝容、打扮得光鮮亮麗不同,石原裡美飾演的女法醫素顏出鏡。

因為工作忙碌,中午飯只能在更衣室草草解決;

頭髮沒空洗,頂著大油頭和黑眼圈還得繼續工作。

出去搜證連換衣服的時間都沒有,在裙子裡直接套條長褲就匆匆趕往目的地。

這幾個細節,女主面對工作的認真敬業顯露無疑。

她靠著自己紮實的專業技能和勤勤懇懇的努力在這個行業立足,而不是靠強大的主角光環一路開掛。

美國有《實習醫生格蕾》《傲骨之戰》;

日本有《非自然死亡》《黑色止血鉗》;

連一貫熱衷於愛情偶像劇的韓國都能拍出《信號》《Live》《未生》這樣收視口碑雙豐收的優秀行業劇。

而反觀國內,雖然行業劇數量呈現井噴狀態,但質量一言難盡。

《急診室醫生》片尾的醫療科普環節都錯漏百出;

《親愛的翻譯官》裡,女主同聲傳譯時居然兩手空空;

《創業時代》更是連時代背景都交代不清,整部劇毫無邏輯可言,所謂的「創業」像是一場鬧劇;

《外科風雲》剛開播就被發現男主戴手術手套動作錯了

《戀愛先生》的女主羅玥,人物設定是個北漂,實習工資8000,轉正後15000,結果住進了價格三千萬的豪宅,還購置了一系列名牌家電,買了車。

半年工資不到七萬,花銷超過三十萬……

知乎上有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大部分國產劇和大部分英劇、美劇比起來顯得那麼乾淨?

這種乾淨,說到底是完全脫離現實的懸浮場景。

《流星花園》杉菜家

《甜蜜暴擊》家境貧寒的男主租的房子

《歡樂頌》家境平凡的普通上班族樊勝美隨手一貼就是500塊一張的蕾絲面膜

所以網友吐槽:國產劇的錢就跟遊戲幣一樣。

「他們演的北京不是我們漂的北京,他們混的職場不是我們每天待的職場。」

工作只是無關緊要的背景設定,努力只存在於口頭上,劇情角色完全漂浮在空中。

這是國產行業劇的通病,也是最讓觀眾無法忍受的地方。

無論講哪行哪業的故事,最後都是換湯不換藥的瑪麗蘇言情劇。

職場和愛情都沒講好。

沒有內涵,用場景、服裝和「大咖」堆積起來的精緻,終究不堪一擊。

給文章點個☞好看☜吧,告訴這還在重複老路的電視劇創作者們,觀眾沒那麼好騙了。

本文轉自網易新聞公眾號「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講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筆寫文,也能教你把妹撩,關注槽值尋找共鳴。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今天點好看,明天變好看。



相關焦點

  • 《幕後之王》賺了周冬雨超過元
    剛剛聽說,講述電視製作業故事的國產劇《幕後之王》很受歡迎,不過,這次不是因為劇情出色,而是因為兩位主演周冬雨和羅晉的酬勞。46集,太長了,劇情講述的是優秀的節目製作人的成長路徑,前韓國人製造了《夏娃的誘惑》,有了這樣一部經典作品,這部《幕後之王》廣受好評也就不足為奇了。之前,《幕後之王》的口碑僅為5.9分。不過,據說在這部5.9分的大作中,周冬雨賺了1.09億元,羅晉賺了7000多萬元。
  • 《幕後之王》周冬雨:我經常不自信,但我喜歡演我挺自信
    電視劇《幕後之王》於5日作為開年大戲在東方衛視首播,4日,男女主演羅晉和周冬雨亮相上海開播發布會。現場接受採訪時周冬雨透露,該劇聚焦電視節目製作背後的故事,「很多東西都挺真實、挺寫實的,都是我沒見過但聽過的一些事。」
  • 一部《幕後之王》片酬1.09億,周冬雨值嗎?
    近日,周冬雨接拍《幕後之王》的片酬被曝光。通常來說演員的片酬都是不能說的秘密。《幕後之王》兩位主演的片酬來自於鼎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覆。、羅晉出演《幕後之王》的片酬。演員敲定、一切準備就緒後,《幕後之王》2017年12月22日開機,次年4月6日殺青,滿打滿算拍了100天,如果這三個多月間,周冬雨不外出、不請假、不去醫院,每天都在拍戲,那麼她每天的片酬是109萬,如果相比電影的片酬和表演,周冬雨對不起這個數字。
  • 《幕後之王》燒腦不足,周冬雨羅晉上演最美身高差
    《幕後之王》正在熱播,這部都市職場情感劇反映了現實中一群製片人的真實生活,其實這個圈子還是蠻不好「混」的。
  • 周冬雨《幕後之王》拿走1億,限制高片酬,電視劇品質提升了嗎?
    近日,周冬雨接拍《幕後之王》的片酬被曝光。另外,鼎龍文化和周冬雨、羅晉有關的作品僅有《幕後之王》一部劇,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合作,由此可以基本推斷,上述採購金額為周冬雨、羅晉出演《幕後之王》的片酬。值得玩味的是,2017年周冬雨已經籤約到泰洋川禾,雙方合作了5年,到今年4月份才解約,但《幕後之王》的片酬並沒有通過泰洋川禾支付,而是直接打給了周冬雨工作室。
  • 《幕後之王》:改為「尷尬之王」可好?
    談戀愛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專業。每次內地職業劇上線,網上「討伐」的聲量都很大,恨鐵不成鋼之感油然而起,但職業劇依舊我行我素、堅決不改。周冬雨、羅晉主演的《幕後之王》,是個很典型的例子。如果看陣容,《幕後之王》值得期待。金馬影后周冬雨、實力小生羅晉,還有陳數、張雨綺、劉芮麟等人。實力與偶像齊聚。但好陣容的爛片,我們看的太多了.
  • 周冬雨片酬兩年從880萬到1.08億,誰是「幕後之王」?
    或許也正因如此,周冬雨1.08億的片酬,才更令吃瓜群眾震驚。《幕後之王》的製作方鼎龍文化,因連續兩年虧損高達21.16億,被深交所發問詢函後,交出了一個五大供應商名單。周冬雨工作室合計1.08億的採購額赫然居於榜首,羅晉工作室以7714.14萬的採購額緊隨其後。
  • 周冬雨羅晉《幕後之王》被傳天價片酬引爭議
    新京報訊(記者 張赫)近日,網傳周冬雨、羅晉主演電視劇《幕後之王》的片酬高達1.09億和7714.14萬元,引發爭議。 《幕後之王》海報 周冬雨、羅晉高片酬事件,源起於6月3日,鼎龍文化公布《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2019年年報問詢函回復的公告》,其中關於近三年前五大供應商相關情況說明中顯示
  • 鼎龍文化年報揭《幕後之王》片酬 周冬雨酬勞過億
    而鼎龍文化在問詢函的回覆中,透露了演員周冬雨、羅晉的片酬等信息。 但根據鼎龍文化公告,公司2017年投拍製作,並且跟周冬雨和羅晉有關的作品僅有《幕後之王》一部劇,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業務往來,由此可以基本推斷,上訴採購金額為周冬雨、羅晉出演《幕後之王》的片酬。
  • 周冬雨片酬兩年從880萬到1.08億,誰是天價片酬的「幕後之王」?
    或許也正因如此,周冬雨1.08億的片酬,才更令吃瓜群眾震驚。《幕後之王》的製作方鼎龍文化,因連續兩年虧損高達21.16億,被深交所發問詢函後,交出了一個五大供應商名單。周冬雨工作室合計1.08億的採購額赫然居於榜首,羅晉工作室以7714.14萬的採購額緊隨其後。
  • 《幕後之王》因何為「王」?丨專訪導演李駿
    去年的這個時候,李駿正在杭州緊鑼密鼓的拍攝《幕後之王》,無論是發布會場景,還是目前國內一流專業的演播廳、導播間,在這部劇中都能看到,為了還原節目製作公司的場景,劇組在杭州租了一棟寫字樓重新裝修,在沒有暖氣的杭州也鋪上了地暖,保證演員在冬天裡有一個好的表演狀態。
  • 周冬雨羅晉領銜《幕後之王》 致敬拼搏電視人
    《幕後之王》將於2019年1月5日登陸東方衛視,每晚19:30兩集連播。《幕後之王》聚焦傳媒行業幕後,落地生活酸甜苦辣,描摹職場百態滋味。該劇講述了以布小谷(周冬雨 飾)、淳于喬(羅晉 飾)為代表的一群致力於中國本土原創綜藝節目製作人的熱血故事。
  • 周冬雨天價片酬曝光,《幕後之王》收1.09億,是所有配角片酬總和
    但根據鼎龍文化公告,公司2017年投拍製作,並且跟周冬雨和羅晉有關的作品僅有《幕後之王》一部劇,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業務往來,由此可以基本推斷,上訴採購金額為周冬雨、羅晉出演《幕後之王》的片酬。查詢周冬雨影視文化傳播新沂工作室的資料會發現,周冬雨的工作室是周冬雨個人獨資企業,股東只有周冬雨一人,因此,過億的片酬悉數落入周冬雨的口袋,而《幕後之王》這部劇,周冬雨的片酬要比羅晉高出2000多萬。
  • 網曝周冬雨《幕後之王》片酬1.09億,羅晉7714萬,網友:天價
    周冬雨影視文化傳播新沂工作室為鼎龍文化2017年和2018年前五大供應商的第一名,採購金額分別為5084.91萬、5811.32萬,合計1.09億元。 沒想到在廣電的令行禁止下,6月30日,有網友曝光了周冬雨和羅晉的天價片酬,稱他們合作的《幕後之王》片酬過高,其中周冬雨1.09億,羅晉7714萬。
  • 《幕後之王》,看完你還是個幕後之盲!
    .」→ 點選「設為星標 ★ 」演技一直比較受認可的周冬雨+羅晉,還有角色與人設高度重合的張雨綺,更有大家一直呼喚出演女企業家的陳數,加上電視節目製作主題,《幕後之王》對於學新聞出身的次元君,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 網曝《幕後之王》周冬雨1.09億,羅晉7714萬
    而在6月30日,網曝《幕後之王是出演了張藝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而正式出道,因為其清純的長相俘獲了萬千觀眾的心,剛出道時,周冬雨並不被大家看好,但是周冬雨卻一直沒有放棄過演員這條道路,尤其是在最近幾年,奮起直上,一連拿下了好幾個影后獎盃,讓曾經質疑過她的人都心服口服,如今的她也被評為最勵志的「謀女郎」。
  • 周冬雨羅晉《幕後之王》片酬疑曝光
    日前,有網友從鼎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早前公布的年報中發現端倪:該公司2017和2018兩個年度的前五大供應商中均出現了演員周冬雨和羅晉兩人的工作室,兩個工作室的採購金額合計分別是1.09億元和7714.14萬元。這兩個數字很有可能就是周冬雨和羅晉參演電視劇《幕後之王》的片酬。
  • 《幕後之王》為什麼不行?
    幕後之王》。接檔《大江大河》,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接檔後的《幕後之王》,口碑和收視都直線下滑,剛出的豆瓣分數也沒有及格。《幕後之王》是周冬雨和羅晉主演的,是一部職場菜鳥升職記,這個職場是我們熟悉的傳媒行業,也是國產電視劇首次聚焦於電視節目幕後製作。因為題材新穎,又是離娛姬比較貼近的,所以之前抱了一些期待,結果又再次失望了。
  • 周冬雨《幕後之王》被爆拿1億片酬,於正:一千萬隻能存個幾十萬
    ,那不就是去年的《幕後之王》嗎?原來,《幕後之王》的製作公司夢幻星生園影視是鼎龍文化的全資子公司。而上面的採購額,是片酬,供應商,是演員所在的公司。那麼,3億按40%算,這部《幕後之王大家覺得,看《幕後之王》的時候,有覺得這部劇是大製作嗎?
  • 揭秘《幕後之王》高顏值辦公場地
    2019年開年,一部職場熱播劇《幕後之王》刷屏國內各大媒體頭條,成為辦公室中年輕人追劇的熱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