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課桌》開播後便引發眾多家長們的關注,「小課桌」成為了家長們眼中的大課堂。隨著欄目的熱播,一系列話題討論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大家面前。最近幾期的欄目重點聚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話題,試圖通過萌娃以及輔導老師們的種種表現,來給家長們提個醒,讓大家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注意科學的方式和方法。
部分家長在看過《親愛的小課桌》認為,這絕不僅僅是一檔萌娃遇到老師的娛樂欄目,更是一部讓家長們感觸頗多的中國式教育「教科書」,節目中出現的一些現象,暴露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比如眾多的家長們都有的「功利心」太強的現象。在節目中,在孩子作業方面大包大攬的徐敬凱媽媽透露有時還會幫孩子代寫作業,讓他更好地完成自己布置的作業。隨後傅首爾模仿凱凱班主任的語氣,對凱媽的「雞娃」教育進行了一番調侃,喜劇效果滿滿。實際上,徐媽媽這樣的做法會人為地製造家校之間的矛盾,讓孩子對於老師充滿不信任感,還會養成孩子偷懶的習慣,對於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障礙。
對此,跟誰學的鐘琴老師在其課程《青少年學習能力特訓營》便有所提及。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做家長的總是希望把自己的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們,但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表現,卻距離父母的要求越來越遠。在鐘琴老師看來,如何養育好孩子,關鍵在於家長的「管理能力」,如果管理不當,對孩子的未來就非常容易造成一種贏的人總是贏,輸的人總是輸的局面,讓孩子的人生差距越拉越大。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的家長恰恰疏於學習,缺乏科學的管理能力,導致了一系列教育問題的出現。比如上面提到的功利心問題,他們一味地認為,孩子們只要學習成績好,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方面就算是成功了,能夠從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事實上,這種不考慮孩子心理,而一味地給孩子施壓考出高分的現象,很容易給後續問題的出現埋下伏筆。
節目中也提到了很多家長們都關心的陪伴式學習問題。眾多的家長們為了督促孩子們學習,會守在他們的身邊。陪伴其實也有著極大的學問,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是真正對孩子有幫助的,那些打著陪伴的旗號,實則在降低孩子專注度和耐心的陪跑都會讓孩子產生不良的心理情緒,久而久之就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不良影響。
比如某些家長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玩弄手機,還有家長會在一旁頻繁指揮,做一題就糾正一題,這樣的輔導方式並不被教育專家認可。跟誰學的眾多輔導老師們認為,孩子們養成獨立的學習能力非常重要,家長們可以監督,但不要過多幹涉,最科學的方式是在孩子們寫完之後,對課業質量進行整體評價,抽出完整的時間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給出解決辦法。在線教育機構跟誰學的小班輔導模式就採用的這樣的流程,既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又有力地保障了輔導質量。
在跟誰學的鐘琴老師看來,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習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會逐漸暴露出來。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現象呢?鐘琴老師認為家長們一定要做到未雨綢繆,積極學習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鍾老師結合多年來積累的教育經驗,並且藉助科學的管理方式研究出一整套完善的家庭教育方法論,很好地解決了家長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既能讓孩子們進行高質量地學習,又能打造融洽的親子關係,很多家長們在參加了她的課程後都受益匪淺。
隨著《親愛的小課桌》的持續熱播,越來越多的教育話題也將浮現出來,作為家長,透過這檔娛樂欄目也可以審視自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改進,讓科學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一生!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