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碩士不適應城市生活,辭職回鄉刷油漆,同學聚會她從不參加!

2020-12-24 羽昕天

高學歷是好工作的敲門磚,正因如此,大學生活永遠承載著眾人的憧憬。然而事事有異,北京大學畢業的女碩士蘇黎傑卻做出了一個令眾人不可思議的選擇,她放棄了「北漂」,回到家鄉竟幹起了「油漆工」,很難想像名校畢業又有如此高學歷的她為何做出如此選擇,不過人各有志,平凡也是生活的一種肆意姿態。

勤奮好學,經常挑燈夜讀

蘇黎傑的家庭很普通,父母都是收入一般的工人,為了改善家庭環境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蘇黎傑自小便立志考入好大學出人頭地。在中學時期,蘇黎傑學習從未鬆懈過,高考時憑藉平時的刻苦和努力毫無懸念地考入了河南大學。踏入大學校園後的蘇黎傑並沒有就此而鬆懈,她反而更加努力學習,大學期間她沒有像其他女孩兒一樣逛街玩樂,最常去的地方便是學校的圖書館。

蘇黎傑學習的刻苦程度簡直令人感嘆,她不僅經常在圖書館學習,而且在宿舍時也常常能看到她挑燈夜讀的場景,學習已經成為了她大學生活的一部分。越努力越優秀,憑藉日復一日的努力,蘇黎傑最終以優異的成績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學。

良好的學習習慣令蘇黎傑在讀研期間也從未鬆懈過。她利用在校學習期間,通過了法語初級、英語六級以及普通話甲級等眾多考試,不僅如此讀研成績也十分優異。照這般發展下去碩士畢業後的蘇黎傑理應擁有大好前程,好學校、高學歷、有能力……任何一條都能令蘇黎傑謀得一份好工作才是,可她卻甘願去做一個普通的油漆工。

北漂生涯平淡孤獨,求職四處碰壁

碩士畢業之後,蘇黎傑也如同其他剛出校門的學生一樣,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嚮往。那時的她意氣風發,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期望開啟了 「北漂」生涯。因為在校期間表現優異,又擁有較高的學歷剛踏入社會尋找工作的蘇黎傑信心滿滿,認為尋得一份工作並不難,然而生活卻給了她一記重擊。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蘇黎傑也經歷了多次碰壁,殘酷的現實令她漸漸體會到了「北漂」艱辛與現實的殘酷。在北京工作期間,她每天都要乘坐擁擠的交通工具,初入職場不僅工資不高,而且還要承擔巨大的房租、生活開銷,工作與生活上的壓力令蘇黎傑每天都處在高度的緊張狀態中。

蘇黎傑曾在大學中任教,在此後也曾在多家公司中就職。雖然工作機會很多,但她所從事的這些職業都不是自己理想的職業,蘇黎傑在工作中始終無法融入周圍的環境與工作氛圍,這不僅令她十分痛苦,而且覺得非常孤獨。在北京工作期間,她每天都面臨著非常巨大的競爭壓力。

結束「北漂」生涯,毅然返鄉

其實蘇黎傑理想工作是能夠在北京的一所大學裡面任教,可工作一段時間後,雖然體檢已經通過了但她最終沒能被錄用。巨大的失落卷席了她,之後蘇黎傑又嘗試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然而很遺憾地落敗了。在巨大的挫敗感與壓力之下蘇黎傑漸漸萌生出了離開北京回鄉的想法,但回鄉後將要面臨的爭議卻又令蘇黎傑有些猶豫。

由於對工作的各種不適應,蘇黎傑漸漸感到了自己與周圍人事環境的格格不入,在北京工作期間非但沒有獲得自己理想中的歡樂與幸福,反而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選擇。遠離家人與朋友的工作環境令蘇黎傑感覺孤獨又痛苦,日復一日的平淡甚至漸漸消磨了她對生活的熱情。

在家鄉人的眼中,蘇黎傑是有著高學歷的高級知識分子,一旦回鄉蘇黎傑必將面臨非常多的爭議,但日復一日的痛苦北漂生涯壓抑得蘇黎傑透不過氣來。經過慎重考慮之後,蘇黎傑毅然決定返鄉,生活是自己的,既然要做一個了斷,那便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返鄉做油漆工,找到內心的快樂

回到家鄉後,蘇黎傑的父母都對她非常不理解,也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勸她回到大城市謀取一份更好的發展前途。但蘇黎傑心意已決,她決定在家鄉找一份工作謀生。就在這時,蘇黎傑看到了一則培訓油漆工的海報,這令她眼前一亮。

蘇黎傑在北京大學讀研期間學的便是環境設計,她認為不論是建築裝修還是地產設計都與自己所學的環境設計這一專業有共同之處,覺得自己也可以去嘗試當油漆工。「北大碩士進去做油漆工」這一話題一經爆出,馬上引起了巨大轟動,人們詫異於蘇黎傑的舉動,對她十分好奇。

蘇黎傑準備好資料去油漆工培訓處報名的時候,連報名處的老師看到她的簡歷後都震驚了,然而面對他人的質疑,蘇黎傑卻顯得非常自然與坦蕩,她認為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喜歡便可以去嘗試,從事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才能感受到存在的價值。蘇黎傑看似是離經叛道的行徑凸顯出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她的勇敢與坦誠令人敬佩。

將「平凡」作為一種生活態度

成為了一名油漆工後,蘇黎傑承受了非常多的爭議,連曾經的同學們也經常對她冷嘲熱諷,因而每次同學通知她參加同學聚會時,她都婉言拒絕了。在如今這個生活壓力極大、行業競爭較為激烈的社會環境下,蘇黎傑並沒有選擇隨波逐流地在大城市奔波,而是遵循內心的想法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都是一種為社會做貢獻的方式。

每個人的追求不同,蘇黎傑將平凡作為了一種生活態度,人生可以有無數種選擇,而蘇黎傑的選擇則是不為功利所束縛,仍舊保持著一顆努力向上的初心。讀書是改變人命運的一條道路,然而這卻並不是一條直行道,考入好的學校擁有高的學歷,不一定就意味著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人各有志,或許我們理解不了蘇黎傑的選擇,但她的這份勇氣卻令我們由衷地敬佩。

相關焦點

  • 北大女碩士拒絕百萬年薪,回家做油漆工,稱: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蘇家雖然清貧,但蘇黎傑父母知足常樂,不求大富大貴,所以對蘇黎傑並沒有太大的要求,但是蘇黎傑卻不安於現狀,希望能夠走出農村,向著更繁華的城市邁進。於是她十分努力地讀書,自小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除了成績優異,蘇黎節還十分懂事,每到寒暑假就會把自己種的菜拉到鎮上去賣,用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 專業與學校誰更重要:請看掌握兩門外語的北大碩士當油漆工?
    從這些年的情況看,北大清華的畢業生也面臨就業困擾,最大原因是人才市場發生的逆轉,賣方市場成了買方市場,學士供過於求,碩士供過於求,博士供於過求,無論博士碩士學士,求職不成什麼都不是。用人單位如果不需增加新人,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又如何,照樣不予理睬。這就是現實。許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過去,認為就業再難,北大清華畢業生也不難,那可是國內頂尖高校,怎麼可能就業困難?
  • 北大女碩士放棄百萬高薪,回家學做油漆工,稱:雖賺得少但很開心
    雖然河南大學也是一所一本大學,但是卻不是她的最終夢想。因此在大學期間,她依舊刻苦鑽研,畢業後成功考進了北大攻讀碩士研究生。 在北大的日子是她最快樂的時光,她對未來有著美好的幻想。但是現實卻給了她一記重錘。北大畢業的她很容易找工作,學校分配了一個老師的崗位,她卻不願意每天重複的面對課本和學生,因此沒當多久就辭職了。
  • 北大女碩士做油漆工:大學四年堅持學習進北大,畢業後卻求職受挫
    尤其是像從清華北大出來的學生,在人們看來,必定會有光明的未來或者更為體面的生活。他們走上社會之後,往往會承擔更重要的社會職責,生活肯定也會十分光鮮亮麗。所以像北大本科畢業生陸步軒做豬肉生意,清華畢業生張曉勇做物業保安,都能引發一時的轟動,被人們所熱議。
  • 人到中年,越傻的人越愛參加這3類同學聚會,往往沒出息
    人到中年,大部分都已經畢業一二十年了,有很多人還是會懷念當年在學校的純真校園情誼 ,要麼就是班級大團體聚餐,要要麼就是幾個玩得很好的小團體聚餐,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碰個面,見一見老同學,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參加同學聚會的目的卻是不一樣的,人到中年,這3類同學聚會能不去就別去,去了沒意義還會被別人利用
  • 參加同學聚會的四種目的,你喜歡參加同學聚會嗎?
    參加同學聚會勢必有相應的目的,畢竟無論做人還是辦事都會有目的,否則等同於誤打誤撞,不知道何去何從,同學聚會照樣如此,其實參加同學聚會的目的屈指可數,為了助你知曉參加同學聚會的目的,以下參加同學聚會的四種目的還望你能通篇閱讀,或者你會對一種或數種目的感同身受,只因你曾幾何時親身經歷過。
  • 為什麼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這篇文章分析的太好了
    除了走親訪友外,還有一個就是參加同學聚會。關於同學聚會,老王通過線上隨機訪問了幾個微信好友,問他們春節回家,是否參加同學聚會。答案竟然是這樣的,出乎老王所料。@某創業者,他說,這次回老家,就是回家看看父母和走訪一下親戚,至於同學聚會,沒有在計劃之列。老王問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沒有參加同學聚會的想法。他說,去年參加了同學聚會,期間就有點尷尬。
  • 北大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也要回鄉種地的狀元鄒子龍,如今咋樣?
    一個是人民大學的農業經濟管理學士文憑,一個是北大的經濟學學士文憑。他可以去城市裡當白領,但是他選擇回鄉當農民。可是為了和她一起去開荒,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來到珠海承包了一個山頭開荒種田。鄒子龍的好兄弟馮永友,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鄒子龍的父母剛開始知道他想當農民,非常反對。因為在中國當農民十分辛苦,且收入微薄。鄒子龍學的是農業經濟學,雖然缺乏經驗,但是他對國內的農業市場有一定的認識。
  • 故事:這樣的同學聚會,不參加也罷!
    01陳鵬打來電話「我跟你說老田,以後就咱哥幾個坐一起喝點小酒、聊會天就得了,可別整什麼同學聚會了,這都是啥事兒呀,就這樣的同學聚會,我下次可不參加了,他們誰愛去誰去吧!」……掛斷了電話,剛剛結束的同學聚會的場景又一幕幕浮現在了我的腦海裡。倒不是好朋友陳鵬這個人事多,今天這場同學聚會可謂是頻出事端,也難怪陳鵬會如此說了。其實,就今天這樣的同學聚會來看,不參加也罷!
  • 董事長假扮保安參加同學聚會,結果卻是
    也不奇怪,不過!現實中還是有一些人是有正確的人生觀念的。董事長穿保安服裝參加同學聚會某集團的女董事長,一天穿一身正裝在辦公室裡和她的秘書一起談工作,這時,有一位老同學來辦公室找董事長的秘書談合作工程的事情,這位老同學不知道自己的同學是董事長,一進辦公室就直接和秘書笑臉相迎,還說下午有一個同學會,大家一起聚聚吧!
  • 參加同學聚會怎麼穿 同學聚會穿著建議
    參加同學聚會怎麼穿才能既大方得體,能展示魅力,又不過分招搖?這裡有一些同學聚會穿著建議,幫助大家做同學聚會上最會穿衣服的人。穿著建議一:心態最重要。是人穿衣服,不是衣服穿人。不管選擇什麼風格,最重要的是穿出自我,表達真實的自己,讓你在聚會的場合動人又不討人厭。
  • 同學聚會時,為什麼「好學生」一般很少參加?真不是因為瞧不起人
    所以為了能讓同學們彼此之間還存在聯繫,我們就時常會舉辦一些同學聚會。不過雖然同學聚會能讓學生們之間還互相有些聯繫,但是好像每次班上的同學都不會很全,尤其是一些好學生更是少有參加的。這樣就會有不少同學產生誤解,難道學習好的就這麼瞧不起人嗎?
  • 什麼我不參加同學聚會?有些回憶,停在告別的時刻就好了
    為什麼我們畢業了,再也不想參加同學聚會?很多人我會回憶自己高中或大學的學習時光,回憶那段青春歲月裡的自己。可是每當班長號召大家去參加同學聚會,卻沒有人願意前往,只是一催再催,一情再請指的同意前去。可是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了?相信這個答案千奇百怪,各有各的原因,難以統一。
  • 混得差的和混得好的同學,都不願意參加這三類同學聚會,是何原因
    在進入社會以後,很多上班族其實都會接收到高中同學或者是大學同學的聚會,邀請大家在一起聚餐,其實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場活動,但是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去參加聚餐,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近日在論壇中,筆者便看到有位月薪2萬的研究生分享了她的經歷,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她發現組織者和其他幾位同學在聚餐結束以後,去Ktv唱歌,但是費用超出以後,竟然讓班裡的其他同學一起攤錢,看到群信息研究生便退工作群,因為她覺得這些組織者太能佔便宜了!
  • 同學聚會邀請函:簡單的同學聚會邀請函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  04屆畢業有六個年頭了,以前天天在一起上學,現在就算在一個城市,也很久沒有見過了.期待過年時的同學聚會,希望能聯繫到的都來.也許有的同學還繼續學業.有的當上了老闆.有的已經有自己的家庭了,能聚會的機會也不多了~過了一兩年相信毎個同學都當爹.娘了``距離越來越遠了.聚的機會也少了.這次想再聚,希望大家積極參加,互相轉告!萬分感謝!
  • 年薪30萬女碩士辭職當保姆:不要為了所謂的光鮮,讓自己身陷泥潭
    01年薪30萬女碩士辭職做保姆前段時間出現了一則顛覆傳統價值觀的熱搜:#年薪30萬女碩士辭職做保姆#這位小劉同學,怎麼碩士也要去做保姆啦?顯然,劉雙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她並不這麼認為。她覺得,從事家政是出於個人喜好,也是她創業的第一步。做自己喜歡,且有目標的工作,並不丟人。
  • ...同學聚會有多現實?梅婷坐豪車露面,當年愛過她的同學騎電動車現身
    談起同學聚會,相信許多人都感慨頗深,因為不知從何時起同學聚會成了大家攀比的名利場,各種炫富比較告訴我們那些年的純真友誼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就更別說明星之間的同學聚會了,估計大家見面之後落差會更大 現實告訴我們,有明星的同學聚會還是不要去了,因為你想像不到這畫面到底會有多現實和殘酷,這種現實不是明面上的互相比較
  • 美女參加畢業3年同學聚會,發現同學都老了30歲—《未來同學會》
    如今同學聚會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炫耀攀比的場合,吃吃喝喝侃大山,完全看不出彼此之間有什麼思念。今天要聊的故事就是一個關於同學聚會的,女主興衝衝的去參加同學聚會,可到了之後卻發現同學們突然都老了三十歲的樣子。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從頭說起。
  • 熱議:北大拒絕北大醫學部同學進入本部?
    國家發展研究院研究生、中國藝術學院研究生等也有北大進出權限,而醫學部的眾多學生沒有刷臉權限。醫學部的同學都是核酸檢測陰性,本部的同學也是核酸檢測陰性,不讓醫學部同學進出校園,大有不讓醫務人員進小區的既視感,自己先歧視自己。而且如果醫學部同學發燒感冒,早就被拉去隔離了,怎麼可能有機會進入本部。況且本部、深研院、微軟、住在萬柳的同學就不會生病嗎?給個理由都很沒水平。
  • 人到中年,有2種人漸漸不參加同學聚會了,你是哪種?
    人到中年,有2種人漸漸不參加同學聚會了,你是哪種?同學是一個飽含青春的詞,年少時花一般的年紀,對未來充滿了期待,與小夥伴們在一起每一天都過得十分開心。其實同學聚會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好,當你飽含熱情地去參加同學聚會時會發現,同學之間終究是一場漸行漸遠的關係,一場聚會中大家都戴著面具,像是來到了演戲的舞臺,既滑稽又現實。同學聚會不是回憶青春的地方,而是一個名利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