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高達 文 / 攝)1 月 24 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了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深圳市新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工廠(以下簡稱新綸科技)。新綸科技是蘇州最大的口罩生產企業,集生產研發於一體,日產各類口罩 30 萬隻,最高產能可達 50 萬隻。眼下疫情牽動人心,這裡又是一副怎樣的景象呢?
△新綸科技外景
1000 萬片口罩兩天賣完,生產負責人上生產線
羅蘭曦是工廠的生產負責人,也是記者最早聯繫的新綸科技員工。當得知記者想實地探訪時,羅蘭曦委婉地表示,"在生產線上很難抽身",讓記者直接聯繫營銷負責人。原來,疫情發生臨近年關,很多員工此時已經回家,目前只有 12 人留守,作為管理崗的羅蘭曦迫不得已被推上了生產線。
"存在客觀原因,但工廠也盡了一切努力,包括先期準備和後期應對。"營銷負責人胡勁松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由於銷售遍布全國各地,其實早在武漢疫情爆發前,他們就從客戶拿貨量的變化上有所察覺。
△新綸科技生產車間內部,工人正在產線上生產
胡勁松表示,當時考慮到大部分工人已買好車票打算回家,工廠就在倉庫內提前儲備了 1000 萬隻各類口罩,以備不時之需。結果疫情爆發後,這些庫存在兩天內就被"清空"。
胡勁松介紹,在正常情況下,工廠 50 多名生產人員分布在五條生產流水線上,每天能生產各類口罩 30 萬到 50 萬隻,可是現在因為人手不夠,只能開一條線。
這 12 名員工,工廠方面也是留得不易。除了給工人們進行思想動員外,經濟獎勵也必不可少。"工廠保證留守工人的節假日三倍工資,並且還對他們給予額外的現金獎勵。"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 12 名留守員工加班加點,生產線開足馬力的情況下,工廠口罩日產量可以達到 3 萬隻。這些口罩將優先保證醫療、公安等職能部門的使用,剩下的將投放於蘇州市場。
連夜趕工馳援武漢,6 萬隻捐贈口罩 21 日就已發出
△新綸科技馳援武漢的6萬隻口罩,它們將通過紅會送往疫區 工廠供圖
儘管現在的產量只是平時的零頭,但新綸科技還是先想到了武漢。胡勁松告訴現代快報記者,1 月 21 日,工廠火速召集 39 名員工連夜加班,經過一天一夜的趕工,當天晚間,包括 6 千隻 KN95 防護口罩、2 萬隻銀離子口罩、3.4 萬隻一次性藍海錨醫用口罩在內的 6 萬隻口罩,被發往武漢用於病毒防預防。"年後,我們仍將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必要時進一步馳援武漢。"
△剛剛生產出來的各類口罩
據相關資料,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經口液、噴嚏、接觸傳染,並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戴口罩時阻斷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手段。KN95 口罩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 ≥95%,能有效防止飛沫滲透;而銀離子口罩則在 KN95 的基礎上加入了納米銀,更具殺菌作用。
過年不停工,原材料充足夠生產一個月
△一名工人在進行裝箱
現代快報記者在車間探訪時發現,在如此市場需求巨大的背景下,工人們依舊嚴格執行著生產規範,手腳迅速卻不顯忙亂。"畢竟事關群眾健康安危,可馬虎不得。"一名正在裝箱的工人告訴記者,從前幾天開始,他幾乎就是"釘"在了崗位上,他說一想到疫區的居民,就顧不上休息。
"除夕夜會讓員工回家吃飯,年初一繼續,過年期間我們會持續生產不間斷。"胡勁松表示,在他們的緊急宣傳通知下,年初五左右大部分工人都將回來工作,屆時日產量會逐步提升,元宵前將全員到崗。此外,工廠目前原材料準備較為充足,足夠一個多月的生產使用,請蘇州市民不必過分驚慌。
(編輯 黃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