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大劇院
紅杉青少年管樂團
專家顧問
陳 黔
四川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
北京音協管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創作室作曲家
「山葉」管樂訓練指導大師
知名國際管樂比賽評委
在華盛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薩爾斯曼先生所著的《作曲家的視野》管樂教育經典叢書中被譽為世界前20名的作曲家。
1962年4月16日出生,3歲隨父學習小提琴、4歲學習鋼琴。1985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黃虎威教授。創作了5部為交響管樂團而作的大型交響樂,並且創作了大量的管樂、管弦樂、影視音樂、電子音樂作品。他的大部分管樂作品在美洲、歐洲、亞洲的眾多國家和地區出版、上演。
1997年,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辦《陳黔管樂交響作品音樂會》(鄭小英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獲得音樂界積極評價,並被錄製成CD專輯《裂距》,由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在國內外發行。此場音樂會中作曲家的第一交響樂《人生》首演,國內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音樂評論家、美國管樂權威人士等對音樂會及其作品給予了高度讚賞,稱其為中國管樂史上的裡程碑。
1999年,第二管樂交響樂《雪蓮》首演(張治榮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並在中山音樂堂公演,反映強烈,被業內專家、報刊評論稱之為「民族音樂語言與現代技法完美的結合」。自此作曲家開創的中國民族文化與西方管樂載體自然契合的寫作手法所形成的音樂風格成為了陳黔作品的獨有符號。
2002年,交響詩《勳》、第一管樂交響樂《人生》在瑞士國際音樂節閉幕式音樂會上演,英國著名指揮家、國際管樂協會主席Tim Reynish評價:「這是我近幾年來聽到的,最具震撼和衝擊力的原創音樂。」
2004年作為音樂會的壓軸作品,日本著名指揮家菅原茂Shigeru Sugawara攜陸上自衛隊中央管樂團在日本東京首演《雪蓮》。獲得日本管樂界和媒體的高度讚賞。
2007年以來,應美國範德堡大學《全球系列》音樂周邀請,出席管樂交響作品《更盡酒》、第二管樂交響曲《雪蓮》的首演式並為布來爾音樂學院作曲系師生授課,並在明尼蘇達大學、紐約州立大學舉辦個人作品專場音樂會並授課。在芝加哥舉辦的Midwest管樂教育年會上由明尼蘇達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馬修•喬治先生將作曲家介紹給參與大會的來自全世界的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家們。
2012年「榮歸——陳黔交響管樂作品音樂會」(張海峰、張治榮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作為首場演出,拉開了紀念解放軍軍樂團擴編成立60周年20場系列音樂會的序幕。
2013年在成都嬌子音樂廳舉辦陳黔當代管樂作品專場音樂會(於海、孫競、陳黔指揮,三勒漿交響管樂團演奏)。
2016年第五交響曲《南京•血哀1213》(張海峰指揮)作為南京公祭的音樂會開場曲目在南京保利劇院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首演。同年在石家莊舉辦了陳黔管樂(普及教育)作品音樂會(陳衛民指揮,石家莊教師管樂團演奏)。
2017年在南京舉辦了忠誠-陳黔管樂作品專場音樂會(王曉洪、陳黔指揮,南京金盾管樂團演奏)。
近年來,陳黔在為職業樂團創作音樂作品的同時,也為國內外管樂普及、管樂基礎教育付出心血,創作和改編了很多適合業餘樂團和學生樂團演奏的管樂作品。同時投身於管樂普及教育,親自訓練出了數支國內最優秀的學生管樂團,屢獲國內外比賽金獎。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對外交往增多,中國管樂藝術逐漸與國際接軌。我們要培養更多管樂藝術人才,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這座橋梁就是中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陳黔感觸頗深。陳黔坦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世界一流,要達到新的藝術巔峰,還必須造就一流的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用東方式的音樂語彙詮釋我們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