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也能調琴?」
這是蔡瓊卉聽到過最多的質疑
「盲人也能調琴!」
這是蔡瓊卉聽到過最好的肯定
88個琴鍵、約230根琴弦、8800個零部件
她以獨特的方式和「樂器之王」對話
蔡瓊卉為鋼琴調音。供圖
背著黑包,包裡裝著扳手、琴鍵鉗、木砂板、音叉、止音夾等零零總總六、七十種調音工具和常備材料……這便是「90後」女孩蔡瓊卉的出場「裝備」。穿著黑色高跟鞋,揚起笑容,若不仔細觀察,很難將這個行為舉止與普通人無異的女孩與盲人聯繫起來。
因為一場意外,蔡瓊卉在8歲時失去了光明。20年間,她克服黑暗、與音樂對話,成為了浙江省唯一的盲人鋼琴高級調律師。雖看不到琴弦,但美妙音符總在其指尖流淌。
意外總是來得毫無徵兆
2000年的一個下午,工作中的泥瓦匠隨手扔出的一把石灰將蔡瓊卉帶入無邊的黑暗。年幼的她還懵懵懂懂,不明白命運將給她帶來什麼。「那個時候我還在想,可以不用做明天的作業了。」想起當時的天真,蔡瓊卉澀然一笑。
時隔19年,蔡瓊卉對事發時的細節已記不太清,只記得眼睛疼的很厲害,睜開眼睛一片黑暗。「後來我發現,每天起床,天都依舊是黑的。我逐漸明白了那把石灰意味著什麼,躺在床上聽到身邊的親人都在哭,我打電話給姐姐,我說這輩子完了。」
出事那年的春節,蔡瓊卉和父母是在上海的醫院度過的,留下13歲的姐姐獨自在家。在經歷20多次大大小小的眼部手術後,蔡瓊卉僅有左眼能有一點微弱光感。
事故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蔡瓊卉陷入了難以自控的抑鬱。
其母親孫水娟回憶,那一年,全家的氛圍總被沮喪和沉默包圍著,因黑暗帶來的「後遺症」比比皆是:蔡瓊卉的吃飯、穿衣、上廁所等基本生活都需要別人的幫助;因長期用藥和激素作用,她的體重從30多斤迅速增重到80斤;蔡瓊卉的父親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奔波,不到40歲頭髮就變白了……
受傷後,蔡瓊卉不可避免地接受到形形色色的眼光和語言。最初,她感到不自在,也不願接受。然而成長讓她的心態逐漸平和。
「大家都很善良,我經常接受陌生人的幫助。雖然有時候會有不理解的聲音,但大多出於好心。」蔡瓊卉始終相信善意,也願意花時間讓大家理解、接受。
站在光外的追光者
在人生中最難捱的時刻,學校送的收音機成為蔡瓊卉生活中唯一的樂趣。從那時起,音樂逐漸在蔡瓊卉的心裡生根發芽。
「無聊時,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守在收音機旁聽正播放的兒歌和童話故事。」蔡瓊卉說,「音樂仿佛成為了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束光。」
蔡瓊卉練習豎笛。供圖
2003年,蔡瓊卉進入浙江省盲人學校。為了幫助其更快接受新環境, 目前孫水娟每日都陪伴左右,母女倆一起學盲文,母親學會後又轉授給蔡瓊卉。
重返校園後的時光,讓蔡瓊卉的性格開朗了許多。作為站在光外的人,盲校的經歷讓蔡瓊卉意識到,她不能再自怨自艾下去,必須學會主動「追光」。
蔡瓊卉回憶,恰逢當時學校裡開設了音樂課程,她便決心順從自己的內心,學習一門樂器。也正是這一契機,蔡瓊卉遇見了影響她一生的琵琶老師張根華。
學習音樂非常困難,蔡瓊卉要付出比普通人多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因為眼睛看不見,她必須提前把譜子背下來,手指長凍瘡、劃破出血、生繭皆是常事。
「同學們畢業了大多會從事盲人按摩行業,但我不想被束縛在小小的按摩室裡,我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從事音樂行業。」蔡瓊卉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張根華的支持,他開始給予蔡瓊卉職業規劃上的建議與幫助。
2013年,蔡瓊卉在一群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專業表演者中脫穎而出,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入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學習鋼琴調律。這也是她從事鋼琴調律行業的開始。
蔡瓊卉練習琵琶。供圖
「我用音樂追著光」
在北京,盲人鋼琴調律已經是成熟的行業,接受度很高。但在杭州,該行業仍是一片「藍海」。「盲人也能調音?」這是蔡瓊卉剛從事鋼琴調律行業時常伴隨左右的「質疑」。
蔡瓊卉坦言,其父母起初也希望其在大學畢業後能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但在數次碰壁後,她決定把自己的專業用起來,開一間盲人調律工作室。
調琴的過程很複雜也很精細,即使只有0.1毫米的誤差,也會造成彈奏的不舒適。蔡瓊卉要從至少88個琴鍵、約230根琴弦和8800個零部件中找到源頭問題並解決。學校有60臺鋼琴,最開始學的時候把琴弄壞也是常有的事。蔡瓊卉便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將鋼琴所有零部件的位置都背了下來。
時至今日,蔡瓊卉仍清晰地記得自己的第一單「生意」。
「老闆非常相信我,讓我去調一架三角鋼琴的音準。」蔡瓊卉回憶,「那架鋼琴很久沒調了,音跑了很多,我花了3個小時,調了2遍……」調完後,琴行老闆一試,當即決定將蔡瓊卉介紹給自己的客戶。如今,這位老闆依舊與她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大家都很善良,雖然一開始還不夠信任,但大多願意讓我嘗試。不過會在旁邊看著,給我『打下手』。」蔡瓊卉說,這其實足以讓她感受到溫暖。而靠著過硬的實力,要強的她也不斷打破眾人眼中「盲人不能調音」的刻板印象。
「蔡瓊卉很會調琴!」這是客戶對她的評價。老客帶新客,蔡瓊卉的口碑漸漸打響,客源不斷增加。2018年,蔡瓊卉共為300多臺鋼琴進行調音和修理。印象最深的一次,她花了一周的時間,幫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一次性調音、修理了80臺鋼琴。
蔡瓊卉為鋼琴調音。供圖
如今,蔡瓊卉的客戶遍布杭州,除了接一些老客戶的訂單,她還與姐姐一起經營了一家關於鋼琴調音的網店。姐姐負責接單,蔡瓊卉則按訂單上門調音。
多年下來,調音不僅使蔡瓊卉實現了經濟獨立,她的性格也愈發開朗、樂觀。從陷入黑暗,到打開心扉,蔡瓊卉的點滴改變和成長,孫水娟都看在眼裡。
「現在找我女兒調音的人越來越多,接下來,她計劃在杭州成立一家音樂工作室,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幫助更多的盲人。作為家長,我們非常支持她的決定,也希望那些遭遇不幸的孩子們可以堅持心中的夢想,活出自己的精彩。」孫水娟說。
「鋼琴調律幫助我實現了自身價值,我是在用音樂追光,追著希望。」對於未來,蔡瓊卉充滿嚮往。
作者:錢晨菲 孫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