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紐約唐人街2020,慶幸家中長輩早已過世

2020-11-30 澎湃新聞

原創 Alan Chin 在人間living

鳳凰新聞客戶端 鳳凰網在人間工作室出品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紐約曼哈頓的唐人街人來人往,看上去似乎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熱鬧。然而,今年年初的唐人街,街道一度空無一人,只偶爾有救護車鳴笛呼嘯而過。自那個寂靜的春天到昨日,已有26189名紐約人被新冠病毒奪去了生命,其中包括相當數量的老年人。

我叫陳本儒(Alan Chin),1971年生於紐約,是一名戰地攝影師。從2歲起,我就一直在唐人街生活。看到新冠病毒在養老院中肆虐、且以驚人的速度吞噬著他們的身體和生命活力,我不得不承認,我曾暗暗為自己已不在人世的父母、祖母、曾祖母和曾叔父們悲痛地欣慰,因為他們可以不必承受如此折磨和痛苦。

只是,當遇見附近街區居住的老人時,我仍常常想起他們。

松柏大廈養老院(The Chung Pak Senior Housing)位於曼哈頓唐人街中心區域,是唐人街唯一的養老院。它有88個房間,同時還有一個長長的排隊名單。為了住進這裡,有的人需要排隊數年。

養老院的屋頂有一個向居民開放的花園,還有一個因「跨代(multi-generational project)」項目而啟動的菜園,平時由附近的學生負責照料。往日,孩子們不時前來種地、照顧瓜果、與老人聊天。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孩子們至今無法在這個小小屋頂相聚。

■ 養老院的屋頂菜園。

黃太太今年99歲,已經住進養老院10餘年,是這裡最年長的住戶。她來自廣東臺山,年輕時曾是一名製衣工人。疫情期間,她「一直被困在房間裡」,護工又沒法工作,只能由女兒們輪流到養老院照顧。「我太難了。我覺得特別無聊,但又沒有任何辦法。我期待著疫情完全結束、可以隨意出門的時刻。我希望不會等得太久。」

陳夫人85歲,1976年從廣東鬥山來到美國。在入住松柏大廈之前,她一直從事製衣工作。疫情蔓延的幾個月裡,她不敢四處走動,只在不得已的時候出過兩次門:一次是8月去看眼科醫生,一次是9月去注射流感疫苗。她說:「我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時常感覺眩暈。最恐怖的一次是在疫情期間,我醒來的時候覺得整個房子都在旋轉。這種眩暈持續了半個多小時,直到我的女兒開車趕到。」

陳夫人不識字。在她生活的年代,女性往往沒有上學的機會,「讀書是留給男孩子的」。而即使在移居美國多年後,她仍然保持著非常「廣東人」的生活習慣。閒聊間,她告訴我「蛇是長壽的關鍵。要把蛇泡在酒中2-3年,然後喝蛇酒。」

■ 李夫人和李先生在房間裡。

李夫人是我遇見的唯一一位丈夫仍健在的養老院居民。他們的房間臨街,打開窗戶,唐人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街道一覽無餘。但疫情期間,她感到心情低落。「疫情就像蹲監獄。這段時間,我們的孩子來探視也非常不便。」

她的丈夫李先生患有老年痴呆症。在我們的聊天過程中,他一句話也沒有說。

■ 疫情期間,院長伍先生非常忙碌,常常加班。

這棟公寓裡還住著養老院的院長伍先生,今年是他在這裡工作的第一年。由於職員從7人減少到僅剩1人,他不得不兼任門衛。為了彌補人手不足,部分護工志願清掃公寓的地板和樓梯。伍先生用積極的話語鼓勵大家:「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我們都是一家人」。隔壁麵包店也送來了免費的麵包券。

疫情拉長了人與人的物理距離,但卻促使他們產生了更為親密的聯結。

■ 由於人手不足,養老院的一名護工正在志願清理走廊地板。

在美國總統川普「China Virus」的謬論中,唐人街成為最早受到疫情影響的區域。2020年的頭兩個月,唐人街上的門店收入即開始暴跌。同一時間,針對華裔的騷擾和暴力事件驟升,甚至波及到整個亞裔群體。

■ 2020年5月5日,曼哈頓唐人街的Doyers Street十分空曠,偶爾出現一人一狗。

■ Pell Street 和Doyers Street路口原本是一個非常繁忙的商業區。然而到了5月初,道路兩側的店鋪大多仍舊門窗緊閉。

■ 彼時,紐約市幾乎所有的中國餐館都關閉了。位於Mott Street 50號的新上海餐廳臨時成為疫情期間的食品供應點,一位店員正在向顧客售賣肉類。

■ 李女士(Victoria Lee)和她的志願者團隊參與到一個服務唐人街老年人群體的公益項目(Greens for Good Initiative)中,他們正在為這些老年人準備140個由水果和其他食物組成的愛心包。

■ 5月,工人正在用水清洗路面。

■ 5月,原本人潮擁擠的Bowery只剩下滿街的燈火。

■ 8月,曼哈頓下城開始試圖恢復經濟,唐人街逐漸重新開放,但許多店面的大門未能再度打開。

■ 10月,唐人街上戴口罩的人。

■ 陳先生(Karlin Chan)(右二身著灰色夾克者)正帶領「唐人街街區守望臺」成員巡街,成員們統一穿上了顏色鮮豔的橙色T恤和背心。

陳先生(Karlin Chan)退休前是一位光纖工程師,一生都居住在唐人街。疫情爆發後,他始終密切關注著與病毒同時蔓延的種族歧視情緒。今年2月,他聯絡了一些朋友,成立了「唐人街街區守望臺」(Chinatown Block Watch),隔天就會輪流在街上巡邏。

據他了解,有超過一半的歧視、騷擾事件未向警方報案。「三月初的街道上空無一人。他們常尋找脆弱的目標——獨自行走的單身女性或老人。」有時,衝突也源於語言障礙,「有時言語誤解也被認為是種族主義。在被困了幾個月後,人們都感到很沮喪,遇到語言溝通障礙時,沮喪又變成了憤怒。」 他補充道。

在過去幾個月的巡邏中,他們只進行過一次幹預,「有人在街上對一群老太太發表種族主義言論,我們就把他『請』出了社區。」 另一位成員欽森·格雷森(Grayson Chin)說:「反亞情緒仍在繼續,我們只是想成為一股可見的威懾力量,讓生活在這裡的亞洲人感覺到安全和舒適。」

■ Kiyoe Takada(左一身著黑色者)是唐人街街區守望臺的成員,正在對一名露宿街頭的女士進行健康詢問。

■ 唐人街上售賣口罩的小攤。

唐人街的生活還在繼續,但是疫情帶來的改變似乎讓它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如初。10月1日中國國慶這天的查塔姆廣場(Chatham Square)上,商家免費分發口罩,不少人排起了長隊。

不遠處的雙重脆皮麵包店(Double Crispy Bakery)店主黃先生告訴我:「我們原先有10多名員工,但5月25日重新開業後,只剩下7名員工了。疫情前,我妻子已多年不到店上班,但是現在,她不得不回到店裡。一周7天,從早上6點到晚上7點,我們都在工作。如今受疫情影響,生意大不如從前,我們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

不過讓黃先生感到安慰的是,近日,他剛剛獲得一個申請補助金(The Longevity Fund)的機會。這是針對疫情設立的一項非營利性計劃,將向通過申請的40個小型企業各發放5,000美金贈款。

這項基金的發起者是兩名華裔女性詹妮弗·譚(Jennifer Yu Tam)和維多利亞·李(Victoria Lee),在科技公司工作。與老一輩相比,他們是英語比廣東話流利的年輕一代,滿足了家庭向上階級流動的願望。

她們在網站裡寫道:「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長期影響加速了曼哈頓中國城的鄉紳化,也在一定程度加速了中國城的居民和商戶的流失。中國城商戶的倒閉不僅僅會導致北美最有歷史的華人聚集區和亞裔美國人最有文化意義的街區的消失,而且還會給在當地居住的工人階級居民帶來不可逆轉的風險。」

然而儘管有多方的扶持,唐人街許多小店仍沒有撐過疫情帶來的生意寒冬。10月4日,在桑樹街,有著十餘年歷史的Lung Moon Bakery在結束當天的營業後永遠地關上了店門。

■ 10月4日, Lung Moon Bakery營業的最後一天。

桑樹街和貝雅德街拐角處,一家倒閉的冰淇淋店門口,社區藝術活動家陳女士(Amy Chin)正在用捲尺測量一面向著街道的落地窗戶。她的非營利組織「Think!Chinatown」將於10月16日至25日舉辦第三屆唐人街藝術周,她計劃利用這個空間安裝投影,每晚放映木偶戲。

今年,藝術節將由部分藝術裝置和數字內容構成,以此確保藝術家和觀眾的安全。她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公眾和鄰居們認識、參與唐人街的文化,並與之產生互動。」

哥倫布公園是唐人街最大的公共空間。隨著城市生活慢慢恢復,象棋棋手們也重新回到了公園的石桌旁持子對弈,時不時摘下口罩抽口煙或喝口茶。

自1850年代以來,儘管經歷了《排華法案》、種族主義住房、世界大戰、經濟蕭條……曼哈頓的唐人街仍然作為紐約城市景觀和歷史構成的重要部分,無法被抹滅。我是家族中第一個在美國出生的人。疫情中,我常常回想前人的非凡勇氣和毅力。當下如昨日,前路仍充滿挑戰。

原標題:《在人間 | 親歷紐約唐人街2020,慶幸家中長輩早已過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紐約唐人街地位舉足輕重!緊靠美國市政府,和百老匯做鄰居
    紐約唐人街地位舉足輕重!緊靠美國市政府,和百老匯做鄰居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經濟的發展華人已經遍布世界各地,當然,作為世界幾大中心城市的紐約也不例外,這裡不僅有著許多華人而且還有著一條聞名世界的華人街。他就叫做紐約唐人街,可以說得上是在紐約的中國城市。
  • 緬懷過世長輩的美德和對我們的期許,會讓人有源源不斷向上的動力--《孝經》第42集
    講到「喪」,作為子女非常重要的是讓父母長輩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做好心理準備,讓長輩安詳的面對死亡、接受死亡。中國人講「五福臨門」,其中一福就是「善終」,要走得好心情寧靜非常重要。怎麼看待死亡,當死亡臨近的時候我們採取什麼態度,怎麼能讓父母長輩走的時候不帶著對死亡的擔憂和恐懼,這是子女應該好好學習的。
  • 歧視的後果:紐約唐人街幫派暴力的興衰
    這是對的,但120年前到90年前的美國紐約等城市,聚集華人的唐人街的江湖,未必也太恐怖了些。安良堂和協勝堂彼此之間成見很深,甚至可以說仇殺記錄太多,所以哪怕是一個陰差陽錯的誤會也會導致彼此之間迅速持槍互射,連累唐人街內的其他許多華人因此無辜中槍慘死。美國紐約等城市,不乏愛爾蘭人、義大利人等族群聚集區以及黑人等有色族裔聚集區的幫派犯罪,但暴力犯罪的激烈程度很少能趕上唐人街。
  • 唐人街探案3:你看懂了嗎?其實人物的海報,早已透露Q的身份
    唐人街探案3:你看懂了嗎?其實人物的海報,早已透露Q的身份《唐人街探案》這部影片是一部系列類型的影片,是由陳思誠執導,王寶強、劉昊然領銜主演的懸疑推理喜劇片。目前這一系列的影片已經上映了第1部和第2部,每一部都受到了很多觀眾的追捧。
  • 19-20世紀紐約唐人街的械鬥與火併
    Seligman)結合新聞報導、官方統計數據、庭審記錄等一手資料,在著作《堂鬥:紐約唐人街的金錢、罪惡與謀殺》(Tong Wars:The Untold Story of Vice, Money and Murder in New York's Chinatown)中再現了20世紀初紐約四次大規模堂鬥的全過程,他生動描述了早期紐約華人移民艱難求生的痛苦經歷,客觀分析了堂鬥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原因,揭示了華人在美國社會遭受的不公
  • 攝影|紐約法拉盛唐人街,人生百態與人情冷暖,還有那些漂洋過海的...
    說起唐人街的歷史,可最早追溯到1848年。當時兩男一女,三位臺山人乘坐「流浪之鷹」號帆船到達美國,他們成為了最早移民美國的中國人。直至到1851年,移入美國西海岸的五邑人已高到2.5萬人,並且逐年增加。 1890年,美國最早的唐人街在紐約誕生,一個時代也從此拉開了帷幕。
  • 唐人街探案3:你看懂了嗎?其實人物的海報,早已暗示Q的身份
    《唐人街探案2》憑藉良好的口碑、精彩的劇情逆襲《捉妖記2》已成定局,無論是從排片量上還是單日票房上,《捉妖記2》已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唐探2》中王寶強、劉昊然的組合遠比白百何、井柏然更有吸引力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唐人街探案3》的海報,其實人物海報背後隱藏著「
  • 16萬人口的紐約唐人街,如今華人數量不斷減少?原因令人深思
    ,如今在美國的50個州之中分布著大約有21座唐人街,其中紐約唐人街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唐人街。 紐約唐人街位於紐約曼哈頓南端下城,通過華人的不斷聚集,如今這裡擁有著40多條街道,成為了紐約市中心的一道風景線,並且這裡大概生活有14萬人口,大部分都是華人以及華僑,如果來到這裡你會感受到滿滿的中國味道
  • 《唐人街探案2》竟成為春節檔最驚喜的電影!就問誰不想跟著昊然弟弟闖紐約?
    這次,就讓小飛君帶你,走進這個唐人街神探也目眩神迷的取景地:紐約!在影片中大露一手的紐約唐人街,位於紐約曼哈頓南端下城。它面積很大,距市政府和華爾街都很近,旁邊還有「世界表演中心」百老匯。每到傳統節日,唐人街都會舉辦慶祝活動。
  • 老牌歌手艾迪曼寧70歲過世 曾唱出70年代藍領心聲
    Eddie Money網易娛樂9月14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憑《Baby Hold On》與《Take Me Home Tonight》等歌曲走紅於70、80年代的美國老牌歌手艾迪曼寧(Eddie Money),當地時間13日上午在洛杉磯醫院過世
  • 唐人街被扒光圍毆的那個人,竟然是紐約最危險黑幫的成員
    如果在網上搜索Mac Baller Brims,會有一長串罪案新聞湧出來:2020年6月,多名Mac Baller Brims幫派成員被控謀殺;2019年10月,Mac Baller Brims幫派的13名成員和合伙人被指控犯有敲詐、毒品和槍枝相關罪行,起訴書中還包括五項謀殺未遂罪;2018年4月,12名Mac Baller Brims幫派成員因販毒罪被捕,現場繳獲大量海洛因及槍枝……搶劫、
  • 50位2020年過世的明星
    8月29日過世,享年54歲。3月感染新冠肺炎,在做了血液透析後,於4月為保命切去右腿,但終不治過世,享年41歲。3月20日晚間死於家中,享年81歲。演員、導演、編劇1月11日在洛杉磯家中自殺,享年51歲。
  • 親人過世後為什麼有三年的習俗?
    親人過世後為什麼有三年的習俗?
  • 2020大年初一,《唐人街探案3》與《囧媽》爆笑迎新春
    據最新消息,《唐人街探案3》將在2020年的大年初一影院上映啦,開不開心,激不激動。除了《唐人街探案3》以外,同天《囧媽》也來迎新春啦。陳思誠導演作品《唐人街探案》系列已經在2015年、2018年分別推出了泰國曼谷篇和美國紐約篇兩部作品,每部都備受好評。
  • 《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罹患結腸癌過世,年僅43歲
    美聯社剛剛報導:《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罹患結腸癌,於2020年8月29日早些時候在洛杉磯家中過世查德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1977年11月29日-2020年8月2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美國影視演員。
  • 盤點50位2020年過世的明星
    11月29日,曾在《星球大戰》三部曲中扮演達斯·維達的大衛·普勞斯過世,享年85歲。 杜雨露 8月29日過世,享年54歲。 查德維克·博斯曼
  • 追思:50位,2020年過世的明星
    11月29日,曾在《星球大戰》三部曲中扮演達斯·維達的大衛·普勞斯過世,享年85歲。杜雨露2月22日因肺癌在家中離世,享年79歲。迭戈·馬拉度納8月28日,《黑豹》主演在與結腸癌抗爭4年後去世,享年43歲。奧利維婭·德·哈維蘭
  • 在美國唐人街探案是種怎樣的體驗?
    在美國唐人街探案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如今,曾經的腥風血雨早已銷聲匿跡,唐人街也在朦朧的邊緣徘徊了一個世紀後,開始重新定位,年輕人也開始重塑自己,成為受人尊敬的社區領袖。 一家測評美國各地宜居指數的網站areavibes顯示,如今,紐約唐人街的犯罪率遠低於紐約市、紐約州以及全美的犯罪率。
  • 美食 | 疫情中走紅的紐約唐人街燒餅店
    ALEX LAU FOR THE NEW YORK TIMES在紐約最大唐人街之一的皇后區法拉盛,多家餐館在大流行中關門。去年9月,鈺錕燒餅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型購物中心內悄悄開業——看上去像一個不吉利的開頭。這個狹小的食品攤位約100平方英尺,沒有英文名或廣告,卻在受到新冠病毒和高租金困擾的社區中大受歡迎。
  • 這一次,《唐人街探案2》在紐約玩了票大的~
    2015年春節檔票房黑馬《唐人街探案》僅憑最後一張圖就讓小編記憶猶新。現在放出來,相信還是有不少人頭皮發麻心發顫。當時不少人驚訝推理片居然還能以喜劇的方式展現,導演陳思誠告訴你,那當然了!《唐探1》能成為票房黑馬,懸念設置和喜劇的完美搭配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