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的沙發上父母問起我的工作,「累嗎?」「還行,沒那麼累。」
疫情之下,我年前已經辭職的事情始終說不出口。在過年之前,我旁敲側擊問過他們的意見。我不想幹了,想換公司,但是又羨慕公務員有編制工作的朝九晚五。我從一個穩定的投行工作請辭,放棄了年薪50萬,打算在自己的出租屋裡備考警察考試。
旁敲側擊的第二天,父親跟我說,「你媽徹夜難眠」。我心裡犯嘀咕,滿腦子想著怎麼考編制。
放棄高薪考編制警察
在國家縮編簡政的大環境與潮流下,在企業不夠強力的前提下,編制顯得尤為可貴。每年為了編制,多少應往屆畢業生都擠破了頭,國考一些職位甚至考錄比達到了一萬比一,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這種競爭比之下,警察的編制考試,競爭比不高,編制一樣,就成為了我的比較優質的選擇。
出身普通如何做
我是貧寒出身,從小獨立自主,苦讀應試,有機會上了大學,在國內某一線城市覓到了一份常人眼中的「好工作」。如果生活如常,接下來是要排上日程的應該是找對象、結婚、生子。
可我開始想在體制內施展心志,我再三思慮,確定瞞著他們備考。打定主意向父母隱瞞,報喜不報憂。如果一直跟他們說新工作的高強度,他們肯定會牽腸掛肚。
體會體制的好處
體制提供的首先是體面,比起年輕一輩,父母輩更易被它說服。在他們的認知裡,這類世人眼裡的好工作,背後藏著權力和資源,一改我的出身。在親戚朋友的邏輯中,它也等同於讀書求學能考上的「科舉為官」考試。遊子在外,父母掛念,國家的鐵飯碗,比在市場資本浪潮中摸爬滾打,更讓他們心安。
我想了幾番,對各種政策作了了解,比如事業單位去編制化、養老金改革、醫保改革。總體的判斷,編制的獲得一定要經過招聘公告放出、報名、筆試、資格審查、面試、體驗、公示錄用人員(順序可能有不一致的情況)。
入編當警察的途徑
公務員編制
公務員分成國家公務員與省公務員以及社會招錄的公務員編制。國家公務員考試,一般在年底十一二月這樣;省考集中在春季,每年三四月這樣,有的省份九十月份也會組織一次秋季省考,但一般職位較少,專業性較強。有些地區一些崗位的公務員無法招滿,或者有緊急需求的地區,可能社會招錄。如果你對法律感興趣,有一些崗位是專門要求過了司法考試的,比如重慶法檢、青海法檢的單獨招錄。
事業編制崗位
每個公務員系統大概率都會附生一些事業單位系統,事業單位的考錄比大體上比公務員高,事業單位只在自己的網站首頁放出招聘公告,也許還會上本省人社廳的事業單位招聘網站,但被注意的程度肯定沒有公務員考試那麼高。
社會招錄警察
兩類編制都有
通過公開的招聘、報名、資格審查、面試、公示、錄用,可操作的餘地極小。編制也有一些特殊的獲得途徑,比如說「定向生」、軍轉幹部、人才引進、選調生等。在這樣的基礎上,還有一種警察招錄,是社會招錄。他們一般出公告的時間不固定,具體招錄人數根據政府需求。在全國精編簡政的情況下,只有通過考試才能進入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