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我們需要一些理性的思考。點擊標題下藍字「民營經濟內參」免費關注,每日為您奉上有深度,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之所以一直不敢看,並不是因為《熔爐》是恐怖片,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比恐怖片更恐怖,因為,它是由真實情節改編的,而真實的情節,比電影悲慘一萬倍。
霧津(真實情況叫光州),一個離首爾不遠的地方,孔劉飾演的男一號姜仁浩,通過大學教授的關係來這裡一家聾啞學校教美術。校長有著各種各樣的榮譽稱號,慈善家、教育家,校長辦公室的各種榮譽證書獎盃似乎也給這位校長增添了威嚴。然而,一見面,現實就給他狠狠一擊,校長作為教授的同學,對他提出的第一個要求便是索取五千萬韓元的賄賂,美其名曰學校發展基金。然而這只是一切不正常事件的開始。姜仁浩逐漸發現,這裡的氣氛很奇怪,男孩子被班主任老師打的奄奄一息,女廁所裡傳來孩子驚恐的叫聲……當發現生活老師把小女孩妍鬥倒提著在洗衣機裡攪動時,仁浩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孩子妍鬥。
於是,生活更殘忍的一面暴露了出來……
校長、教務長、班主任長期對一些家裡沒有得力監護人的孩子進行殘忍的性虐待,稍有不從,便是無休止的毆打……當我看到人權組織成員徐友真女士把受害女孩妍鬥寫的字條告訴仁浩時,難過得竟然無法喘息。
人性的噁心和黑暗遠不止於此,仁浩和友真向黑暗發起了鬥爭,然而,市政廳和警察廳踢皮球,警察被買通,被告辯護律師、仁浩的大學教授、負責為女孩檢查身體的醫生、甚至剛開始義憤填膺的檢察官和孩子們的監護人……無一不在利益和壓力面前低頭了。最後的結局,三位犯罪嫌疑人緩刑,依然逍遙自在。
你以為這就是最壞的結果了嗎?不……真實情況比這更糟糕。
電影以真實發生在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事件為藍本,這場針對聾啞兒的性暴力從2000開始,長達五年,受害者多達30人,最小的只有7歲,而犯罪者包含校長、教務長在內的14人(禽獸不如的人渣,完全不能稱之為人的存在)。兩個救助孩子的主人公一位職業為律師,另一位職業為醫生。在抗爭過程中,即使他們找到最有力的直接證據,但罪者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甚至於一些人受到輕微處罰後重返教師崗位。後來,律師患癌症死亡,醫生繼續著抗訴的道路卻走投無路,最後只得以自殺的方式來換取公眾的關注,並在自殺前留下幾萬字的遺書,把該事情詳細敘述了一遍,在網上傳播,這才引起了社會的注意。
韓國作家孔枝泳將其寫成小說,正在服兵役的孔劉看到這本書, 被書中描述事件深深震撼,並在軍中致電經紀人,求他託人徵求作者孔枝泳的意見,希望將小說搬上銀幕。
2011年9月,這部電影被搬上銀幕。特別感激孔劉歷經千辛萬苦把《熔爐》搬上銀幕並在電影裡的演技爆棚。這部電影改變了韓國法律。
電影上映第6天,光州警方組成專案小組重新偵辦此案。重啟調查後發現,現行性侵害防治法刑責太輕。
電影上映第37天,韓國國會以207票通過,1票棄權壓倒性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要點:性侵女身障者、不滿13歲幼童,最重可處無期徒刑;廢除公訴期。加害者如任職於社會福利機構或特殊教育單位可加重處罰,新法於2012年7月實施。同時催生「熔爐防治法」——《社會福祉事業法》修正案,確保社福機構經營公開透明並納入外部監督力量,目前尚在審理中。
「遲來的正義不算正義」。這正義,距離孩子們受到傷害已過了12年,罪孽深重的校長已經死去。不免覺得,所謂人與人生而平等,完全是為了當權者維持穩定的一句屁話罷了,哪裡有什麼生而平等。正如仁浩在抗議時舉著因此死去的一個孩子的遺像哭著說,「這孩子,不能說話,聽不到」,然而還要給他如此這般支離破碎的家庭,還要受到如此的虐待和屈辱。那些本該保護他們,庇佑他們的教育工作者變成傷害他們的惡魔;那些本應揚善懲惡的法官、警察,變成了惡魔的保護傘;那些本應揭露黑暗的媒體,做了幾次報導就再也沒有後續;那些本應履行監護人職責的親人們,在金錢面前低下了頭……多麼令人悲涼和絕望。
這種情況下,就越發感謝在惡劣環境下弱勢群體的庇護者。電影裡保護孩子們的仁浩,喪妻,患哮喘病的女兒和母親都需要他養活。因此,當被告律師連同教授提出一系列令人心動的優惠條件時,他會有遲疑,然而這個看上去文弱的男人最終選擇了幫助孩子們,他說他不希望讓自己不配當父親。現實中為孩子們維權的律師,丟掉了前途光明的工作,最後患癌症死去。孔劉作為一名演員,憑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推動這部電影的誕生。韓國的一些民眾,因此強烈的抗議。他們的行為,剛開始很弱小,有時完全是以卵擊石,然而在一次次的抗爭中,會有一些好的變化,儘管這變化的代價實在是太大太悲壯。
影片的結尾說:「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天氣變冷了,是為了讓我們懂得周圍人的溫暖,是多麼的珍貴。」
商務合作郵箱:zlwdzh2017@qq.com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