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孩子,看著孩子快樂地長大,父母哪怕再苦再累也願意。父母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無疑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的無私付出真的能換來孩子的孝敬嗎,未必!
媽媽高血壓病倒,反被不孝兒子抱怨「累贅」
縣城老家有一位周奶奶,年輕時生了三個孩子,前兩個是女兒,最小的是兒子。周奶奶對這個兒子百依百順,非常疼愛。如今這個小兒子28歲了依然沒有正經工作,靠著姐姐的彩禮錢買了一輛寶馬車,天天在外面瞎逛。
有一次,小兒子在酒吧跟人鬧事,把人打傷了,結果進了派出所。周奶奶年紀大了,聽到這樣的消息,一時間經不住打擊,高血壓突發病倒在床。最讓人氣憤的是,周奶奶病倒在床後,小兒子卻總是在姐姐面前抱怨:
「咱媽真是的,這有什麼好擔心」
「姐,你來照顧咱媽吧,太麻煩了我做不來」
「現在氣倒了,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家裡再有錢也不夠用」
遇到這樣不知感恩,不孝順的兒子,父母才體會到什麼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父母都想給孩子傾盡一切,可是有些父母的晚年養老卻一言難盡。
孩子嘴邊常掛這3句話,可能是不孝的表現之一,父母得攢好養老錢
1、「那些都是我的,你們不能動」
很多父母出於對孩子的疼愛,會讓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自己不捨得享受,最後孩子可能會覺得理所當然。比如,父母買了草莓回家,準備招待客人的時候,有的孩子會大發脾氣,認為父母在吃他們的東西。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自私自利,一味地向父母索要錢財。當父母辛辛苦苦給孩子買房,孩子可能還會把父母趕回老家。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最好還是攢好養老錢。在孩子看來,你的錢都是他的,他的錢可不是你的!
2、「你快點幫我拿零食/果汁」
有些孩子平時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所以很喜歡指揮自己的父母幹活。這樣的孩子常常把命令自己的父母的話掛在嘴邊,比如「媽媽,你快點幫我拿零食」「不要擋著我看電視」。
同事的孩子就是如此,有一次我忍不住詢問「小朋友,等你媽媽老了,誰來這樣照顧你呀?」誰知道她兒子竟然回了一句「媽媽老了也是我的好保姆」
3、都是你不好,討厭你
生活中父母在帶孩子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很多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孩子可能會發脾氣,甚至指責父母。比如,外出玩耍的時候下雨了,孩子卻指責父母沒有及時帶他回家,「都是你不好,討厭你」。
孩子經常把這種話掛在嘴邊,說明他們缺乏責任感,習慣於推卸責任。如果父母對孩子過於縱容,孩子就會更加自大。
怎麼才能讓孩子懂得感恩,孝順父母呢?
1、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越是被父母溺愛的孩子,長大後反而越不孝順,父母不能溺愛孩子,而是應該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平時不妨讓孩子自己動手整理房間,打掃衛生,讓孩子知道做家務的辛苦,這樣孩子才會體會到父母付出了多少。
2、培養孩子責任感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孝敬家裡的老人,這樣才能培養孩子對於家庭的責任感,孩子長大後也會孝順父母。家裡需要做事的時候,應該讓孩子一起參與,培養孩子對家人和親人的責任感。
「攢養老錢」聽起來有些讓人心酸,可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愛孩子的同時,也要為自己考慮。如果孩子總是把這三句話掛在嘴邊,父母應當留心,晚年養老或成問題。當你無法改變不孝的孩子時,最好還是攢好養老錢。
本文由貞媽育兒記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