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U艇艇員如何吃魚?看看《從海底出擊》中被完美肢解的燻鯡魚

2020-08-25 士兵的餐桌


​1981年,由德國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的戰爭電影《從海底出擊》公映,這部電影改編自德國海軍戰地記者布赫海姆的同名傳記,他在戰爭期間曾登上王牌潛艇U-96出海巡航,親身感受了德國潛艇部隊戰鬥生活的實況,從《海底出擊》則將這部傳記作品進行了完美的影像化,堪稱是潛艇片中的不朽之作,獲得了世界各國觀眾的高度評價,是軍迷電腦硬碟裡永久保留的一部經典電影。


▲《從海底出擊》的影視截圖。電影裡的U-96號潛艇裡悶熱枯燥,而且危機四伏。


整部電影時長達3個多小時(導演剪輯版),電影中詳細真實地描繪了德軍U艇乘員的戰鬥和日常生活,其中軍官們在艇內用餐的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一位年輕的海軍中尉擔任大副,他是在墨西哥出生的德裔移民,性格認真刻板,注重形象,與潛艇上的隨意氛圍格格不入。他常常穿戴整潔,用餐的時候非常注意用餐禮儀,一次用餐時只見他靈巧地利用刀叉切下魚頭,再將整條魚骨剔除,有條不紊地架在切下的魚頭之上。之後應該是將魚肉切成小塊,最後優雅地送到口中,而在他的刀叉下被細心分解的食物就是一條燻制鯡魚。


▲年輕的大副將燻鯡魚整齊乾淨地剔掉了魚骨,與旁邊軍官的餐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德國人的餐桌上,相比廣受歡迎的肉類菜餚,魚類菜餚並不太受關注。雖說如此,德國北部沿海地區的居民還是經常食用從北海和波羅的海打撈的海魚,如鯡魚、青花魚、鱈魚、鮭魚、比目魚等,其中鯡魚最受歡迎,做法也很多,比如用鹽醃過的魚肉與沙拉、蘋果以奶油汁拌著吃等。此外,煙燻鯡魚也很常見,也是當地人保存鯡魚最常用的方法。德國北部的基爾不僅是重要的海軍基地,當地的煙燻鯡魚也特別出名。


▲德國北部居民喜愛的燻鯡魚。


煙燻是一種世界各地人們保存食物的古老方法。這種方法由來已久,據說最早是在舊石器時代自然產生的。據推測,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會將吃不完的獸肉掛起來,避開爬蟲的同時也為了晾乾保存。當時的原始人以天然的巖洞或山洞棲身,已懂得利用火來驅寒保暖,在相對封閉的洞穴環境生火,煙無法立即排放出去,吊掛的獸肉自然而然處於煙燻的條件下。後來,原始人偶然發現煙燻過的獸肉不僅別有風味,而且比直接晾乾保存的時間更長更好。

與原始人的製法不同,現代的製法是先以鹽醃再進行煙燻,據說現代煙燻法的原型最早出現於古羅馬時期的日爾曼民族。日爾曼民族在用煙燻法保存食物的過程中對此法進行了改進,用鹽或鹽水預先醃製食物然後再進行煙燻。在煙燻之前用鹽醃,可以加速食物脫水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將食物保存的時間進一步延長了。


▲正在燻制中的鯡魚。


日爾曼人的這種先以鹽醃再煙燻的製法在世界各地的許多文化中得到了適應和發展。除了禽獸肉,魚肉也常常利用煙燻法來進行保存。不僅限於德國,英國、瑞典、荷蘭等北歐國家自古也有以煙燻法保存鯡魚的習慣,雖然製作方法多少有些不同,基本上都是將整條鯡魚以鹽醃製,然後再進行煙燻。以此法進行製作的鯡魚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對於戰爭時期一次出航數月不能返回港口的德軍U艇成員而言,煙燻鯡魚是非常重要的口糧之一。


▲燻鯡魚常與檸檬、土豆搭配食用。


為了延長保存期,燻鯡魚含有高濃度鹽分,出於對身體健康的角度考慮,應該去除大部分鹽分之後再進行食用。然而,潛艇上淡水是非常稀缺的,是不允許用於清洗燻鯡魚的,因此艇員們常常直接拿來烹飪食用。《從海底出擊》中,潛艇軍官們吃的燻鯡魚搭配了土豆和檸檬,檸檬汁起著佐料和補充維生素C的作用。坐在大副身邊的另一名軍官似乎很看不慣大副的作風,像是嘲笑般地刻意用手粗魯地吃著自己的飯菜。


▲看看旁邊軍官挑釁的眼神和動作。


到了現代,由於食物保存技術的進步,煙燻已不再是我們保存食物的主要方法之一,現在更多的是一種製造美食風味的方式。煙燻食物之所以還沒有消失是因為其獨特的味道,令人難以忘懷。不過,煙燻食物含鹽量高,平時想換換口味的時候,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但還是建議嘗嘗就好,不要多吃。


▲高含鹽量的煙燻食品還是少吃為妙。

相關焦點

  • 《從海底出擊》:40年前的經典,今天依舊是最強潛艇片
    潛艇不斷下潛到海底更深處,從100米到超過200米,在壓力的作用下,殼體嘎吱作響,艙內船員們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這種生死一線的感覺,隔著屏幕也能體會到,對U艇官兵來說,這卻是時常需要經歷的生死瞬間。這是電影《從海底出擊》的一個片段。
  • 《從海底出擊》:站在這部影片面前,史匹柏只不過是在講童話
    從《從海底出擊》會告訴你不一樣的戰爭。為了保證鏡頭下潛艇生活的真實性,劇組請來了電影中U96艇的艦長人物原型——現實中U96艇的首任艦長威廉布洛克為劇組當顧問。當年U96艇艦橋外殼上有個微笑的卡通鋸鰩標誌,這就是威廉布洛克的個人標誌,影片中也把它如實還原。
  • 時長五個小時,聊聊二戰中最經典的潛艇電影《從海底出擊》
    二戰中最經典的潛艇電影《從海底出擊》自上映以來共有三個主要版本,第一個是1981年上映的劇院版,片長149分鐘,該版本於全球各地廣獲好評,全球票房累積近一億美金,更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分別為: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
  • 每個男人都不能錯過的戰爭電影:《從海底出擊》
    上圖中間這位,是電影故事裡的艇長,硬朗的臉部線條,就已凸顯了他的意志上圖中間這位,是真實生活裡的艇長,二戰後他沒有工作,曾經靠在民船上打撈水草為生《從海底出擊》長達3個多小時,劇情基本在一艘潛艇的狹小空間內展開,這與當今大片動不動就衝出地球的氣勢真不能比,但它卻絲毫不會令你感到枯燥,因為這片子勝在細節,它異乎尋常的幽閉恐怖氣氛,讓觀眾有很強的代入感
  • 《從海底出擊2》:四十年前的IP還「香」嗎
    電影版《從海底出擊》來自其中的《船》,而電視劇則是從《堡壘》開始的。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從海底出擊》在 「道具還原」上都可圈可點。當年拍攝電影時,一絲不苟的德國人甚至按照美國芝加哥科技工業博物館保存的二戰德軍圖紙,造出了兩艘全尺寸的潛艇。其中用於拍外景的那艘甚至還裝上了動力可以航行。
  • 黃家海軍 觀看電影《從海底出擊》有感
    相信絕大多數軍事愛好者都知道這部經典的巨作,雖然以前也看過很多次這部片子,僅次於我最喜歡的《鐵達尼號 TITANIC》電影,除了長達五個小時的電影時長,卻並未嘗有以何般冗長的難耐,德國電影《從海底出擊
  • 「潛艇戰」+「諜戰」:電視劇版《從海底出擊》能否再續經典
    作為德國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的成名作,《從海底出擊》以極其寫實的風格,在近5小時內將潛艇戰描繪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對潛艇內部作戰環境的表現:緊張、沉悶、壓抑、絕望,讓觀眾隨著電影情節的推進,身臨其境地沉浸在被稱為「水下地獄」的潛艇之中。正因將戰爭的殘酷完整呈現,《從海底出擊》不僅成為最好的戰爭電影之一,也是最優秀的反戰電影之一。
  • 最經典的潛艇電影《從海底出擊》與U-96號潛艇
    大部分人公認的電影史上最為真實的潛艇電影,當屬1981年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的《從海底出擊電影請到了真正的U96號艇長海因裡希·萊曼·威倫布魯克作為顧問,而電影的劇本原作則是真正跟隨U96參加巡航的戰地記者洛塔爾·塔尼亞·布克海姆的自傳。並且除了電影外,德國還拍攝了電視劇版的《從海底出擊》。
  • 影評 | 《從海底出擊》
    比如飾演艇長的裡克·奧肯,就帥得有點過分……▲ 2018電視劇版《從海底出擊》劇照 ▲ 1981電影版《從海底出擊》劇照    《從海底出擊》中的男主角,也就是尤爾根·普洛斯諾飾演的U-96潛艇艦長。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德國軍人最深沉的東西,沉默寡言,冷靜執著,但又不乏幽默風趣。
  •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由於希望得到惡劣天氣的掩護,潛艇一路在驚濤惡浪中掙扎前行,艇員飽嘗暈船之苦。VIIA級潛艇內生活條件惡劣,40多名艇員擠在142X10英尺的生活空間裡,食物永遠帶著柴油味,由於不洗澡每個人身上的氣味都很感人。艇上的兩個廁所只有一個拿來使用,另一個用來堆補給品,出航後不久廁所的氣味就滲透到每一個角落。海水不斷從指揮塔傾斜而下,為了節省燃料,沒有開啟暖氣設備,艇內既陰冷又潮溼。
  • 原創字幕:德國2020年二戰連續劇《從海底出擊第二季》第3集發布
    而此次本人作為《從海底出擊》(Das Boot)導演未剪輯281分鐘版精修版字幕及Sky Deutschland 同名電視劇版第一季字幕譯者,第二次與彎彎字幕組合作,將推出全部8集的精修版字幕,並製作了中德雙語文本,今天推出第二季第三集,歡迎各位收看
  • 二戰德國S艇部隊有多牛?一艘魚雷艇,佔領一座城市!
    文/滅霸他爸二戰時期,德國海軍中有一支部隊雖然不如U艇部隊那樣威名遠播,但同樣戰功赫赫!他們在戰爭期間,共擊沉同盟國艦船150餘艘,有8人獲得「橡葉鐵十字勳章」、23人獲得「騎士鐵十字勳章」、112人獲得「德意志金十字勳章」。
  • MAG首發:BBM系列01獨家藍光禮盒《從海底出擊》發行預告
    當故事所描繪的是一群納粹士兵時,更為戰爭中「每個人都身不由己」抹上了重重一筆。而潛艇中飛舞在鄧尼茨照片上的蒼蠅和結尾凱旋而歸的U96最終所遭遇的命運,加深了對戰爭反思的內核。驚心動魄的戰鬥橋段,壓抑危險的潛艇空間,漫長乏味的航行過程,沃爾夫岡·彼德森塑造了相當穩固的畫面感,參照真實U艇1:1還原了潛艇細節,配合精準的角度與流暢的鏡頭運動,將故事聚焦在潛艇狹窄的空間中,
  • 潛水員清理海底漁網,撈出75年前德軍密碼機,字母按鍵清晰可見
    據外媒報導,近日在波羅的海西部海岸靠近德國/丹麥邊境的格爾廷灣,3名潛水員意外地從海底撈出一臺二戰時期德國海軍使用的恩尼格瑪密碼機,據推測這部機器是在75年前二戰結束時被丟棄到海中。儘管整個機體已經嚴重腐蝕,但其中數個字母按鍵依然保存完好,清晰可見。
  • 《海底兩萬裡》各章內容概括
    七、不知其種屬的鯨魚:我被拋入海裡,與孔塞伊在海中相依為命。正當筋疲力盡就要沉入海底時,被躲在獨角鯨背上的內德·蘭德拉出水面。內德說,這怪物不是鯨,是鋼製的。我這才斷定它是一艘潛水艇。我們在艇頂苟延殘喘。天亮時,艇蓋掀開,八個壯漢出來,把我們拖進艇裡去。
  • 17年前的今天 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118名艇員遇難
    17年前的2000年8月12日,俄羅斯北方艦隊所屬「庫爾斯克」號巡航飛彈核潛艇突然沉沒在約108米深的北冰洋巴倫支某海域海底,艇上118名艇員後被確認全部遇難。圖中是同年10月初打撈進塢後的「庫爾斯克號」巡航飛彈核潛艇,從艇艏到指揮臺前的艇身部分幾乎全部被毀,形成完全開放形的創面,非常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