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們能夠從生活流綜藝中品味到被掩埋在匆忙現實下生活的各種滋味,那麼在隨之細分下的旅行類綜藝無疑是負責酸甜苦辣中的「辣」——熱烈躁動的青春模樣、火花四濺的人際交往以及應接不暇的各種意外,伴隨著的是從陽光海灘到異國風情,從山水綠林到荒野沙漠,節目組總是能為觀眾呈現出一場場宛如偶像劇般嘆為觀止卻又讓人慾罷不能的「遠方」。
而在多檔明星旅行綜藝聞風而動之後,觀眾已經在腦海中留下了明星旅行的固定標籤,似乎沒有轟轟烈烈的衝突矛盾、俊男靚女間暗流湧動的荷爾蒙以及熱情洋溢的「辛辣」滋味,就不足以稱得上是一檔標準的旅行節目。
但是「辛辣」吃的多了,觀眾也難免會膩味。
當「窮則思變」成為此類綜藝不可避免的未來趨勢,主打真閨蜜、真本色的《閨蜜的完美旅行》便如同刮來一陣涼風,熄滅了「辛辣」帶來的焦躁,讓觀眾跟著鏡頭一起,去品嘗更加純真、美好的「詩與遠方」。
文火慢燉熬出真閨蜜「真本色」
用呼之欲出的青春力增強代入感
這幾年來,國人在旅行這件事上樂此不疲,旅行流綜藝也隨之層出不窮,各施創意,然而無一不能逃過戲劇化的套路。身為後起之秀,選擇「女」遊+閨蜜模式的《閨蜜的完美旅行》最獨樹一幟的莫過於對於旅行的純粹描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是為走到「山窮水盡」地步的旅行類節目提出的新一種「柳暗花明」。
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說,大眾的心理就是這麼奇怪:當我們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往異國他鄉,秉持著以和為貴的想法彼此妥協、互相容忍是再普遍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另一方面,在觀眾心中只有「塑料」情誼的明星,怎麼可能在不起爭執的情況下,平平淡淡的度過異國之旅呢?尤其是在被一系列的同類明星自助旅行節目中或是激烈的矛盾衝突或是滿屏粉紅泡泡的CP組合等充滿戲劇元素養慣了胃口後,「是非」的標籤似乎就緊緊的粘在了他們的身上。
那麼當節目褪去偶像劇跌宕起伏的戲劇元素,又會呈現出一種怎樣的姿態呢?
而和旅行題材真人秀普遍的從手忙腳亂的尷尬初識到逐漸默契的相知相解,通過旅行建立感情的節目流程不同,《閨蜜的完美旅行》選擇了從一開始就直奔高潮,選擇了早已相知相熟宛如世界上另一個自己的「閨蜜」作為節目的「切口」,婁藝瀟與其閨蜜邱瀞瑤、程瀟與其閨蜜吳宣儀,前者是相識二十多年的髮小,從小一起在藝術團中表演、成長,即使最終的兩人有了不同的職業選擇,卻依舊如同幼時一般不分彼此。而程瀟與吳宣儀雖然沒有前者二十年的深厚情誼,卻因為在異國他鄉時共同度過的艱難又漫長的練習生時期而建立了心心相惜的深厚友誼。
於是隨著節目播出接踵而來的吐槽、互懟、流淚以及姐妹間的小默契便顯得格外真實而動人——
為了整蠱婁藝瀟,在錄製節目之前,閨蜜邱瀞瑤假扮工作人員混入婁藝瀟的拍攝片場搗亂,卻沒想到被婁藝瀟識別並反整蠱;在大溪地的旅行中,婁藝瀟和邱瀞瑤的互懟更是隨時上演,從錯把褲子當裙子的補刀,到不會划槳的「動物二人組」的相互埋汰,兩人之間不分彼此的感情讓很多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又會感覺到一股股暖流。
如果說婁藝瀟和邱瀞瑤走的是「塑料姐妹情」的路線,那麼程瀟和吳宣儀之間相互支撐與鼓勵的溫暖則更加動人心扉:在3000米的「死亡」跳傘時因為害怕飆淚時緊緊相握的兩隻手;在宣儀生日時,一場浪漫而難忘的生日宴會,甚至一個小小的噴嚏都能看出兩個人之間驚人的默契程度,這不是如同電視劇中演出的「姐妹情誼」,而是在長時間的相處下,在點滴生活細節中所知根知底的彼此。
仔細一想,這些畫面是不是很熟悉?因為了解,所以知道開怎樣的玩笑對方不會生氣,知道怎樣安排彼此都滿意的旅程,知道對方渴望的盛大與浪漫是怎樣的場景.這種種場景不是一一與普通人的日常旅行重合嗎?有意外,有驚喜,又害怕,但也有彼此,《閨蜜的完美旅行》讓我們看到的不是衝突矛盾或是是非,它就是旅行中簡簡單單的小確幸。
而這,就是旅行應有的常態。
從「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看見真我本色
在喪的現實中迸發溫暖的光芒
旅行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旅行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相信這是所有在路上或想要去往遠方的人的心中所想,作為曾經風靡一時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讓多少人曾奮不顧身的背上背包,踏上旅程,但是到頭來,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洗滌心靈」、「洗滌自我」呢?
對於很多人來說,旅行不是放棄現在的生活去找尋一段不知未來何處的新的開始,也不是飄渺的旅行的意義,更準確的來說,剔除掉一層層被各位文藝青年所塑造的或優雅或神秘的包裝,旅行對於我們也僅僅只是旅行,呼吸新的空氣,看看新的景色,在喪的現實中迸發出溫暖的光芒。而這也正是《閨蜜的完美旅行》的純粹之處——它所展示給觀眾的「完美」不是旅程的十全十美,而是在旅行過程中更加「完整美好」的自己與彼此。
都說閨蜜是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她的身上,有的是你的影子,就像婁藝瀟在節目中對於閨蜜這個概念的描述:除了對男朋友的品味不同,其他的一概而論都是相同的。無論是從小一起長大知根知底的髮小,還是曾經熬過苦難如今共同奔赴在路上的知心朋友,她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缺失的、所需要的,都因為這個世界上可以讀懂自身靈魂的另一個「我」而更加完整與圓滿。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兩對閨蜜在來到大溪地的第一天的「夜談」。作為女明星的閨蜜,邱瀞瑤曾經也是深受藝術的薰陶,甚至小的時候還是團裡的臺柱子,最終因為父母的原因未能繼續喜愛的事業,內心當然不無遺憾,但正是因為婁藝瀟的存在,讓她的夢想也能夠有寄託的繼續走下去;而談起曾經的練習生生涯,程瀟和吳宣儀也是滿滿的感慨,放棄十年的中國舞基礎,來到異國他鄉,父母的不支持,嚴酷的考核制,沒日沒夜的練習,但因為彼此的陪伴與溫暖,才能夠將所有的苦和難咽下去,繼續自己的夢想。時代變了,世界變得觸手可及,人心越來越遠,「我撐著你呢,多點天真慢點懂事」是閨蜜能給的最大的溫暖與縱容。
歸根結底,「旅行」的過程,就是「自愈」與「成長」的過程,《閨蜜的完美旅行》讓我們看到的是無論現實是多麼的讓人沮喪,但是那些溫暖而美好的人或物,永遠會在我們的身邊閃閃發光,支撐著我們在喪的生活中繼續不妥協、不停歇的走下去。
正因為為節目做「加法」的多了,所以才顯得做「減法」的《閨蜜的完美旅行》的動人心扉,它所鋪展的畫面,不是驚險刺激的窮遊之旅,或是神秘華麗的異國豪遊,它就像是在記錄如同大千世界的每一對閨蜜普普通通卻滿心歡喜的旅行。
而平凡,卻恰恰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