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以及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如今,跨國婚姻現象開始變得普遍起來,早在幾十年前,和外國人結婚幾乎是件讓周圍親朋都為之側目的事。在當下,跨國婚姻就和吃飯喝水一樣稀鬆平常。
其實,這個跨國婚姻的普遍性只是相對的。按照國人的審美,那些皮膚白皙的歐美人才是跨國婚姻的主力軍。再之後便是同膚色的東亞人,譬如日韓兩國甚至是東南亞。而對於那些膚色黝黑的非洲人,幾乎很少出現在我國的跨國婚姻案例中。
究其原因,無非還是因為黑皮膚在我國傳統審美裡跟美掛不上鉤,並且,非洲地區貧窮落後。本著門當戶對的觀念,我國百姓也不可能隨便嫁給黑人。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在24年前那個婚戀觀念還不算完全開放的時代,就曾有一位中國女孩嫁給黑人前往了非洲。更令人咋舌的是,這位女孩還是清華大學一位才女。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她遠嫁非洲?如今24年過去,她又過得如何?且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才女名叫王麗紅,乃是一名地道的北京人。從小她就展現出了很強的學習天賦,小學初中高中都沒讓父母操心過的她,後來更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外語系。
而在清華就讀期間,王麗紅的表現也是相當突出。她不但成績優異,是眾人眼中的才女,還積極組織參加各種活動,社交能力也是一流。如此優秀的履歷,王麗紅後來自然保研清華大學。
也就是在她就讀研究生期間,她遇到了黑人男友蘇瑪。蘇瑪是王麗紅讀研時的同學,老家來自非洲烏幹達一個古老村莊。而兩人則是由於學習擦出的愛情火花,即便在清華這樣開放的高等學府,他倆的愛情也沒少受到非議。不過,這並不影響兩人感情,王麗紅對蘇瑪可謂愛得火熱。
終於,1996年研究生畢業後,蘇瑪不得不回國。而王麗紅則不顧家人百般反對,毅然嫁給了蘇瑪,還跟他一起到了老家烏幹達發展。順帶一提的是,在蘇瑪的故鄉,男尊女卑現象十分嚴重,甚至跟我國封建社會比起來還過猶不及。到底是什麼原因,能促使王麗紅冒著重重風險遠嫁烏幹達,筆者認為這大概就是愛情的力量吧。
雖說非洲的條件相當艱苦,但王麗紅的適應能力相當強。沒多久,她竟喜歡上了這裡,尤其在看到蘇瑪家鄉無數孩子因為貧窮上不了學時。她便在這裡開了一個中文教育班,旨在幫助這裡的孩子接受教育,從而走出貧窮。
也是因為王麗紅年復一年的堅持,將我國的文化輸送到了烏幹達這個角落,不少當地孩子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在王麗紅的幫助下,他們中不少人來到我國讀書工作,實現了兩國民間文化最真切的交流。
直到如今,王麗紅的免費教育班還在堅持辦著,她和烏蘇的婚姻依然相當幸福,也仍有很多國人對王麗紅當初的選擇十分不能理解。不過,筆者想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我們不必因他人的眼光給生命設限,遵循自己的內心而活,方才叫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