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民進黨「立委」擬提案修正「健保(醫保)法」,杜絕如藝人黃安等長期住在境外卻依然享有健保者,被島內稱為「黃安條款」。有輿論直言「黃安條款」不能救臺灣健保,此舉只是在藉機操弄「反中」。
「勾起綠營的新仇舊恨」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境外人士使用健保再度在島內掀起討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4日報導,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一年內在臺灣沒有住滿183天、無法提出收入證明及沒有繳稅紀錄者應改列為健保的「第七類」,以防止臺灣健保資源被濫用。他以藝人黃安舉例稱,黃安經常在臉書吹噓自己年收入有幾千萬元,但每個月只需繳納749元新臺幣的最低保費,修法後當局將不再補貼健保費,他每個月的健保費將調升為1.2萬元,除非當事人可以提出證明。4日林俊憲又稱,「有人說我是針對黃安,我承認,就是針對他,讓這個不公平看得更清楚」。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呼應稱,臺灣健保受到世界誇讚,一定不能讓它倒。
《聯合報》5日稱,黃安在島內引發不少爭議,他長期在中國大陸發展,因經常舉報「臺獨」藝人而被稱為「臺獨剋星」。之前他因心臟問題回到臺灣動手術,花費健保80萬元新臺幣,被指「爽用健保」,引發綠營的不滿。這次新冠肺炎肆虐,黃安又回到臺灣,「因而勾起綠營的新仇舊恨」。
臺灣現行健保繳費方式根據不同對象分為六類:一是公民營事業僱主及受僱者;二是無僱主的職業工會人員;三是農漁業工作者;四是軍人及受矯正處分者;五是低收入戶;六是榮民榮眷及境外生等無職業居留者。「臺獨」組織「基進黨」的陳柏惟也將提案修法,包括嚴格限制資格及提高保費,主要針對第六類保險對象(配偶、依親等)。他聲稱,2300萬臺灣人繳納的錢未來可能擴大成大陸14億人都能使用,臺灣人不能接受。
牽扯數以百萬的境外臺商
針對「黃安條款」,國民黨黨團書記長蔣萬安表示支持所有能讓健保永續發展的改革方案,但應針對整體虧損原因通盤檢討後,再提出完整規劃。國民黨「立委」溫玉霞說,黃安的言行是他的個人問題,但為懲罰「黃安們」大費周章修法,恐牽連數以百萬的海外臺商、眷屬、留學生及廣大僑胞的就醫權益。綠營內部也有不同聲音,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明確表示,任何制度都不應該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些人。前臺南縣長蘇煥智也說,若照目前提案內容,包括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僑胞可能統統適用,「一刀切」的後果恐非修法本意。
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坦言,如果黃安沒有達到林俊憲列出的條件,根本罰不到他,而且黃安和「小明們」(「小明」是大陸配偶子女的代名詞)不同。他說,臺灣健保連續3年虧損,已經虧到一年400億元新臺幣,並不是被「小明們」跟他們的陸配媽媽給吃掉的,主要是癌症、洗腎、呼吸器這3種,因此不能以懲罰黃安去對付「小明」。
不少網民認為,「健保法」修法應該針對的是濫用健保資源的臺灣人,因為這群人才是導致虧損的主因。有民眾說,某些人因為肌肉酸痛等小病就跑去看醫生,而這些人累積起來的費用才是導致健保不堪負荷的重要因素。
被批趁機強化「反中」
近來一直在大陸發展的臺灣藝人劉樂妍在臉書嗆聲,「要修法就快些,別囉嗦!」她說,「你以為黃安們只會在大陸嗎?多的是臺勞在新加坡陪酒,在澳洲做色情按摩,在世界各地農場、屠宰場打工度假,這些都是在臺灣賺不到錢的臺勞」,同時透露「我們在大陸的人都可以申請在大陸的五險一金……等這個疫情過去、不用隔離的時候,我要去辦五險一金了」。劉樂妍最後表示,「謝謝祖國媽媽愛我們這些中國臺灣的孩子」。
「黃安條款不能救健保」,臺灣《中國時報》5日刊登的一篇評論稱,月繳健保費上萬元足以購買商業保險,「如果是想藉此解決健保財務問題,那真是宋江的軍師——無(吳)用啊!」此舉顯然「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提出這類議案者根本不在乎修法成敗,而是借著議題操作。至於有「立委」聲稱「2300萬人繳的保費,給14億人使用」,文章反駁道,按照規定對岸人士要享受臺灣健保必須先取得居留權,如果是依親也是有名額限制的,同時必須居留滿6個月才符合申請要件。可知大陸人想加保並沒有那麼容易,另外從「健保署」統計可知,去年陸籍人士繳納健保費7.19億元新臺幣,健保支出7.23億元,相差400萬元,但絕大多數用於生孩子,也就是「臺灣之子」的身上,「證明健保想止血應通盤檢視,運用大數據找出癥結,而非誤導視聽找理由卸責」。《聯合報》5日發表社論稱,把黃安當成改革健保的切入點,甚至把「消滅黃安」當成醫治健保財務問題的解方,恐怕弄錯重點。許多民眾「逛醫院」「亂拿藥」的惡習,才是拖垮臺灣健保財務的更大癥結,而且「瞄準黃安的箭,不會射中周子瑜或其他長居海外的獨派人士嗎?」
「沒有黃安們,只有同胞們」,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林保淳5日以此為題撰文稱,林俊憲為何拋出「黃安條款」,導致海外臺商一時人心惶惶?說穿了不就是殺雞儆猴,「任何人膽敢在境外肆無忌憚發表『不當言論』,就可視同為黃安一流,至少要在經濟上給予制裁」,趁機強化所謂「反中」「抗中」意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