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BAND BAND餐廳內,突然有個男孩走近張國榮,說:「有人說我和你的樣子很像呢!」
聞聲看向眼前這個衣著洋氣有品味的男生,張國榮錯愕地回了一句:「請問你是誰?」
陳百強說:「我叫Danny。」
初初相識這一幕拉開往後兩人相識相惜的故事。
逐漸地,從陌生到熟悉,發現兩人相似之處還真是不少。
成長環境上,兩人家境都不錯,父輩經商,外出留學歸國發展。處女座的他們,是極致的完美主義者。個性上,敏感多情,純粹真摯,有著極強的自尊心。
衣著品味不凡、舉止優雅、言行禮貌得體的他們齊齊亮相香港80年代末的「十大靚人」榜上。
品性相近的兩人,生活中的不謀而合,工作上的融洽相處,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
張國榮比陳百強進入娛樂圈早,但是陳百強更早走紅。在1979年陳百強憑藉著一曲《眼淚為你流》進入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一炮而紅。
1980年,張國榮、陳百強搭檔合作青春電影《喝彩》,當紅的陳百強飾演男主角,而張國榮則是配角,而且是一個反面角色。
相似的兩人出演同一部電影作品,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港媒的關注,而有關注就會有比較,比較之下很輕易地就產生了競爭,暗地裡兩人的競爭。
張國榮覺得陳百強唱歌比自己好聽,而陳百認為張國榮演戲比自己好。
一部《喝彩》取得滿堂紅,過後,在霍耀良的執導下兩人又合作了《失業者》。但是傳言中,兩人在這部電影後就很少一起搭檔合作了,難道是在拍攝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摩擦嗎?
當時,陳百強的演唱事業如火如荼,一曲情真意切的《今宵多珍重》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獎,緊接著《偏偏喜歡你》又入選十大中文金曲。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歌壇苦苦耕耘多年的張國榮也憑藉《風繼續吹》一舉成名。
或許兩人不願再被同屏比較,也或許是兩人在媒體的比較議論裡心生縫隙,張國榮主動宣布《失業者》過後,不想再與陳百強合作。
張國榮總覺得,在片場中,陳百強這位男主角和自己相處時似乎不怎麼開心。張國榮說:「和我合作好像難為了他一樣。」
「演電影也是永遠他演好人我演壞人,完全是陳百強的襯託。」玩笑間帶點小委屈。
而陳百強卻覺得自己在片場中不知如何和別人相處,不愛說話,孤僻寡言。他自己也說過「我十足根柱子,一碌杉咁。」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港媒開始費盡心思不斷挖料猜測兩人所謂「不和」的原因,進而大肆渲染。
在媒體的「不和」聲中,兩人又逐漸有了交集,反而相處得更融洽自在。
在張國榮的演唱會中,陳百強多次受邀出席合唱嘉賓,兩人拉手搭肩,言笑晏晏。甚至張國榮去倫敦演出時,在歐洲度假的陳百強買票捧場,被臺下觀眾認出後上臺和張國榮合唱。
遺憾的是在事業巔峰中,兩人相繼退出歌壇。或許是性格使然,陳百強患上了「情緒病」,越來越抑鬱的他在1992年5月被發現在家中昏迷不醒,被送往了瑪麗醫院。
陳百強在醫院昏迷期間,張國榮前往探望,靜靜地駐足在病床前一個多小時,輕聲呼喚陳百強名字,卻再也沒有得到回應。隨後獨自哀傷下樓離去。
相似的兩人,連命運也如此相像。十年後,張國榮也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一種知己,叫張國榮和陳百強,相識,相知,而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