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直播大崀山
臘月二十九到大年初三湖南衛視
連續五天新聞直播
崀山侗歌、臍橙宴、舞龍盛會、傳統戲劇、瑤鄉民俗等一道道電視大餐,從臘月二十九(1月23日)至大年初三(1月27日),湖南衛視黃金新聞時段18:30《湖南新聞聯播》將連續五天在邵陽市新寧縣的世界自然遺產崀山核心景區進行直播報導,每天10分鐘左右全方位、立體化展示新寧縣大崀山獨特的春節年俗,發掘和弘揚當地傳統文化,助力當地脫貧扶貧工作。
每年春節,新聞媒體都把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作為提升「四力」、服務人民的重頭戲。今年,湖南衛視新春走基層將在邵陽市新寧縣進行。在12月初,湖南衛視新聞直播團隊就已經來到新寧,在崀山腳下,夫夷江畔,臍橙之鄉,進行前期踩點工作。
新寧縣隸屬於湖南省邵陽市,位於湖南省西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有舜皇、紫雲、萬峰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崀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新寧縣境內,包括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橋六大景區,18處風景小區,已發現和命名的重要景點有500餘處,總面積108平方千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這裡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原始風貌和文化習俗,有三大溶洞和原始森林,還有侗歌、舞龍、戲劇等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以及臍橙、豆腐、豬血丸子等當地美食。
該縣有46萬畝臍橙。每逢過年,便是新寧臍橙銷售最火爆的時候,今年銷量預計將突破45萬噸。景區變產區,產區變園區,新寧縣突出做好崀山旅遊、崀山臍橙兩大優勢產業融合發展,正是被新寧美景、美食、民俗文化所吸引,今年的新春走基層最終選定在這裡直播。
從2013年開始,湖南衛視連續8年推《新春走基層》直播,從湯湖裡到呂洞村、從惹巴拉到香草源,從蘇木綽到奉嘎山,再到皇都侗寨,新春走基層形成「直播哪裡火哪裡」的新聞扶貧效應。
五大直播內容介紹:
大崀山即以崀山為代表的廣義崀山風景區,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這裡保留著深厚的當地傳統特色,不僅有迤邐的自然風光、特色的風味美食,還有種類繁多的民間藝術、豐富多彩的節日習俗。
(1)峒響崀山
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峎山峒歌》,來源於八峒當地群眾生活生產勞作之中,具有旋律優美、節拍簡明、歌聲婉轉等特點,是真正接地氣深受當地人民群眾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
本節目將展示《崀山侗歌》這一特色音樂,並在現場用多套石磨製作世界上最大的豬血丸子,或製作一塊長4米寬4米的豆腐;講述當地豆製品行業中扶貧車間的故事,主持人和觀眾共同參與到豬血丸子製作活動中。
(2)橙香崀山
崀山盛產臍橙,在團年飯時,有獨具特色的長龍「臍橙宴」。本節目將用二十道橙菜講述豐收故事和橙農的小康之路。在直播現場,還將邀請當地的種橙大戶和脫貧帶頭人,以當地瑤族瑤王宴的形式,用剛剛摘下的臍橙為鄉親們製作具有當地特色的臍橙菜餚,邀請現場所有人一起品嘗試吃。
(3)龍騰崀山
大崀山地區的春節舞龍是當地別具一格的傳統活動,由吊龍、草龍、節龍、竹龍等多種不同的民間舞龍藝術組成,其中吊龍參加過上海世博會的表演。直播現場將舞起一條長202米的吊龍,創造全球最長的舞龍紀錄。
(4)戲韻崀山
大崀山地區的傳統戲劇文化同樣引人注目,在節目直播現場,由梅花獎得主肖笑波老師為代表的藝術家或傳承人將登臺表演,集中展示花鼓戲、祁劇、木偶戲等地方劇種。
節目編排中更融入新寧巖鷹拳,將由劉烈紅大師帶領年輕人展示當地傳統武術文化。
(5)浪漫崀山
大崀山地區還有著豐富浪漫的瑤族特色文化。本節目將以《瑤鄉竹韻》為主題,用瑤族特色的竹製樂器、吹木葉,以及長鼓、長銃等演奏有地方特色的組曲,加以對歌比賽;通過擠月油、搶腰帶等多種民俗形式 ,讓青年男女找到心儀的對象。
現場更有歌手春雷演唱原創歌曲《崀裡咯浪》,帶動遊客們一起,隨著這首歌的節奏浪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