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短片」引發作風整頓——
從「來回跑」到24小時都能辦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燕娟 通訊員 譚麗
點開頁面,放上身份證,選擇要辦理的事項,掃描文件,營業執照就出來了,從申請到辦結僅需幾分鐘。這是1月5日記者在長沙市開福區政務服務中心24小時自助服務區看到的一幕。
而在一年多前,這個服務了20餘年的政務大廳因設施老化、窗口設置混亂、承載能力不足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群眾的辦事體驗感。行政效能的提升,是開福區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跑出的「加速度」,也是區紀委監委以精準監督整治作風頑疾,破解營商環境難點堵點取得的成效。
「為了辦培訓許可證,人社局要我到住建局登記錄入,住建局要我去稅務局完善材料,稅務局要看我的辦學許可證,而辦理辦學許可證,又需要先在人社局完成審核……」
這段話來自一次暗訪。2019年5月至7月,開福區營商辦聯合區紀委監委對區政務服務中心、部分街道政務服務中心,區工商、稅務辦事大廳等單位進行體驗調查,發現少數單位仍存在不作為、慢作為、彼此「甩鍋」等現象;部分終端設備使用率不高,一些辦理事項仍需跑幾趟,辦理時間群眾不滿意等問題。
隨後,開福區在營商環境模擬體驗評估座談會上,現場播放了此次體驗調查的暗訪片。區紀委監委就發現的問題向相關單位進行交辦,並督促職能部門精簡行政許可,優化審批服務,優先解決和處置改革推進過程中的「中梗阻」等問題,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隨即展開。
「我們投入1000多萬元對服務大廳進行了改造,新增一層受理大廳,並改革審批流程,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開福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婕介紹,目前政務服務中心7個綜合窗口聯合了14個部門,可辦理300多項事項,實現「一窗受理、一窗出件」。
去年5月27日開放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更深受辦事群眾好評。記者看到,這裡擺放了13臺自助機,涉及社保、稅務、營業執照、水電氣等6類業務,辦事人員憑身份證識別門禁進入,自助辦理證件、上傳資料、照相,24小時不「打烊」。截至目前,自助廳共辦理業務近2萬件。
一系列的舉措,帶來了群眾辦事滿意度的提升。正在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等業務的長沙市民彭青告訴記者,以前要先跑工商註冊大廳辦理執照,再去政務中心辦許可證,至少得跑3趟,耗時5個工作日。現在只需跑一趟政務中心,最快2個小時就能拿到證照。
此外,開福區紀委監委還加大對「為官不為」「吃拿卡要」等破壞營商環境行為的治理力度,出臺負面清單「十不準」。針對行政審批、行政執法、市場監督等問題多發領域,開展打擊圍標串標、治理「紅頂中介」等專項行動,嚴肅查處履職不力、違規持股、強制或暗示企業購買指定產品、插手企業經濟糾紛、幹涉企業自主經營權等違紀違法行為,對在政策落實和問題整改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嚴肅追責問責。2019年以來,全區共查處影響營商環境案件8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人,問責5人。
開福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把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情況,作為各級領導幹部述責述廉和黨風廉政建設考核的重要內容,不斷壓緊壓實責任,為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提供堅強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