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子獨家贈票 | 南藝17級舞院中編班畢業匯演《崢嶸歲月》開演!

2021-02-17 亞子視覺 YZvision

亞子醬的好朋友——舞蹈學院2021屆中國舞編導的同學們最近有大動作噢~

想知道是什麼?快點跟著亞子醬來一探究竟吧!

南京藝術學院 舞蹈學院

中國舞編導系的原創舞蹈詩劇

「崢嶸歲月」

2021屆舞蹈編導專業(中國舞編導方向)

畢業匯報

 於 2020年12月21日晚7點

在南藝實驗劇場上演

舞蹈學院2021屆舞蹈編導專業(中國舞編導方向)學生共15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12人。

憶往昔崢嶸歲月,四年間,在班主任陳靜老師的帶領下,中國舞編導系的同學們在編創路上砥礪前行。樓道裡、功房中、走廊間、平臺上,他們與編創作伴,與時間賽跑。

陳老師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動向同學們示範了自量、自省、自律是中國舞編導系的精神,每一位同學都秉承著這種精神,創新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在失敗中尋真悟道,從收穫裡追本溯源。

中國傳統文化是生活,是力量,是靈魂,是信仰,是精神,是中國舞編導系學生一切創作與創新的源泉。弘揚中國文化,是時代賦予中國舞編導系學生的歷史責任與力量。

風雨如磐的長夜裡,走來了一群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人。他們用熱血和青春,點亮了未來的希望。

崢嶸歲月,萬裡長途,

初心和使命的力量,伴隨我們砥礪前行。

以青年之眼,回望過去,更仰望明天。

以青年之手,守護家國,更創造未來。

以青年之心,容納天地,更書寫輝煌。

建黨偉業,在我青年!百年大業,看我青年!

歲月崢嶸,惟我青年!民族復興,有我青年!

「亞子醬幾天前觀看了排練室版的「崢嶸歲月」,17中編的精彩表現遠遠超過了醬醬的期待。不管是從劇情策劃、道具運用還是到肢體動作呈現都特別贊!

即使是彩排,同學們依然十分專注與投入。在舞劇的最後,同學們齊聲深情誦出入黨誓詞時,醬醬的雞皮疙瘩都豎起來了!太喜歡了~

排練室版都如此精彩,這讓亞子醬更加期待21號的正式演出了!!」


亞子獨家福利贈票

2021屆中國舞編導系畢業匯報

原創舞蹈詩劇「崢嶸歲月」

 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9:00

地點:南藝實驗劇場

下午聯排與晚上正式演出

五張贈票


參與贈票抽獎規則

帶推薦語轉發集贊15個,添加亞子客服號發送截圖

註: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很遺憾本次演出暫時不對校外人員開放,提前申報者除外。觀看本演出請自行佩戴好口罩,感謝大家的配合。

最後

亞子醬祝福21屆中國舞編導系的朋友們

演出順利!畢業快樂!

相關焦點

  • 婆 娑 | 1月8日,2019屆古典舞表演專業畢業匯報將在南藝實驗劇場隆重上演!
    NUA |閎約深美 不息舞動 有姿態的文化藝術平臺|作為「築夢舞院
  • 這群有顏值有演技的南藝導演們,喊你來看畢業大戲!
    ,南藝影院導演班的同學們本周日就要帶著他們精心準備的作品《自選題》在黃瓜園劇場與大家見面。——今天來看看他們的故事,文末還給大家準備了小彩蛋(100張門票)他們還準備了一首非常好聽的BGM,歡迎戳開A 組陳思含 飾瑪麗卡何葉田田 飾記者
  • 南藝2019畢業春晚,嗨翻江蘇大劇院!
    要感謝各位同學選擇南藝作為你們求學道路上的重要一站,正因為有了一批又一批優秀青年學子來到我們南藝,才使得這所百年老校永葆青春的活力,不斷鑄就新的輝煌。二是祝賀。首先要祝賀你們的家長和老師。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無私關心和悉心培養,你們才得以茁壯成長,展翅飛翔,你們的順利畢業正是回報父母和老師的最好禮物。其次,要祝賀各位同學。
  • 南京青年戲劇節 | 「聲入人心」翟李朔天 郭虹旭 亮相南藝原創音樂劇《選擇人生》
    2020年南京青年戲劇節,於12月18日正式開幕,為期12天,演出4場,各類線上線下戲劇活動17場,在深冬時節為南京市民獻上別開生面的戲劇盛宴。「南京青年戲劇節」為南京本土劇團提供了一個大規模亮相的舞臺。對於青年創作者而言,「南京青年戲劇節」是一次前進和展示的機會,它亦是青年人對於戲劇藝術堅持與傳承的表現。
  • 520專訪 | 張曉鈺:畢業一年,還想回南藝讀書
    和吳亦凡、黃致列、大張偉同臺合作過出過自己的EP《圖謀》參演過電影和舞臺劇《微微一笑很傾城》2016超級女聲季軍今年520畢業季嘉年華她又回到了這裡她是 張曉鈺  流行音樂演唱系2013級畢業生瓜君:畢業一年了,從南藝踏進社會,有什麼變化嗎?張曉鈺:變化其實就是心態上,因為之前可能剛上大學的時候,然後做事情可能比較浮躁,現在可能說心境會比較穩一點。
  • 南藝,你太贊了!
    每年的520畢業展嘉年華活動,不僅匯集起整座南京城的目光,更是掀起了大家欣賞藝術的高潮。就算你沒來南藝,你的朋友圈也會刷你一波南藝的美圖。當然,眾多期盼中,最fashion的演出還是服裝展示表演。一年一度,屆屆精彩。
  • 南藝,點燃了一座城!
    2017年南藝畢業嘉年華已經在社交網絡上預熱了一兩個月。520,南藝2017年畢業嘉年華開幕式終於來了!
  • 南藝設計學院 2018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秀
    2018年5月20日晚8點,南藝設計學院2018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作品秀在南京藝術學院足球場開始演出,演出共分四場,20號兩場,20:00
  • 南京,你欠南藝一個公正
    我曾經有個外校高中同學,非讓我拍南藝學生證給她看,最後和我說自己要出去接商演,騙對方是南藝學生開高價,結果人家要看學生證。她辦了個假的,其實我沒告訴她連封皮顏色都錯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南藝有著幾乎是全省最嚴格的查寢制度。每天晚上宿管阿姨都要一個一個的點名查房,平時不準請假。法定節假日需要父母發簡訊給老師,才可以離校。所以,一言不合就請家長的學校,誰敢出去鬼混?
  • 這次遇見,你成了南藝一輩子的掛念!
    美術學院2014級中國畫專業感言:省級展覽嶄露頭角,「贏在南京」創業大賽三等獎,畢業展覽的成功展出,研究生順利考上..在這四年中,得到了眾多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心中只有感恩與感激,希望以後能不負眾望,再創佳績。
  • 南藝顏值,太太太太逆天了!
    圖源:南京藝術學院2019年,在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南藝藝術學蟬聯全國第一!在2019中國zui好學科排名中南藝的成績也讓人眼前一亮!共有四個一級學科上榜其中設計學位列全國第2、美術學全國第3藝術學理論全國第4,音樂與舞蹈學全國第7!
  • 大江大河南藝取景,影院教師參演!
    不僅如此,《大江大河》除了在南藝取景外,還有南藝影視學院教師參演。96明星班合影(吳國華第三排左一)值得一提的是,吳國華老師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96級明星班,與章子怡、劉燁、袁泉、秦海璐、秦昊、梅婷、曾黎等人一班,上學期間一直擔任班長。
  • 《結婚》|2017級戲劇影視導演畢業大戲邀您共賞
    電影電視學院2017級戲劇影視導演班畢業劇目
  • 「南藝的校風怎麼樣?」
    從南藝走出的學子,總是止不住地夢回那個夜晚:霓虹閃爍,強勁的音樂中心站的帥氣DJ,穿著NUA文化衫的年輕人一起吶喊「我愛南藝」,聲浪一波高過一波。這種勁頭,像是迎接末日前的狂歡。5.20,對南藝來說一直都是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是南藝的畢業大秀,幾年來也是南京全城的藝術盛會。
  • 南藝藝術史論專業好不好
    南藝藝術史論專業好不好 南藝藝術史論更加偏向於美學作藝術哲學的研究 師資可以說是南藝所有專業的頂配 所有專業課程授課的老師都是博士或博士後畢業 只有個別不是碩士導師和博導 大多數都是南藝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和教授 基本每一個在亞馬遜噹噹孔夫子上輸名字
  • 菁英幼兒園2017年大班畢業文藝匯演
    為了讓畢業班的幼兒有一個快樂而難忘的畢業典禮,老師和寶貝們以及家長代表一起準備了一臺別開生面的文藝演出。大班畢業文藝匯演準備開始了,畢業班的寶貝們深情演唱了梔子花開,幼兒園生活即將結束,捨不得親愛的園長媽媽、老師、好朋友們。抒情的旋律,小朋友深情的演唱,唱紅了自己雙眼,也唱紅了觀眾們的眼眶,寶貝們,菁英幼兒園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歡迎常回來看看。
  • 贈票 | 黃偉傑碩士畢業音樂會
    臺灣臺南藝術大學「南藝之星」協奏大賽第一名。臺灣高雄市議長杯音樂比賽古箏青少年專業組特優第一名。衛武營音樂比賽古箏青少年專業組獨奏特優第一名。藝術經歷:2019年受中央電視總臺CCTV節目邀請,錄製古箏與鋼琴作品《遇見》。2019年獲選入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中國民族器樂電視大賽獨奏及重奏組複賽。
  • 南藝520百萬「心禮」等你來拿!
    通過在小程序中參與籤到、點讚等,即有機會獲得「520心禮」兌換券,憑該券可免費兌換景楓KINGMO、釐米生活館、優荃京東旗艦店等13個商家的消費券。儘管今年的展演活動移師線上,但是為了作品的高質量呈現,2020屆的畢業生們和往屆的師哥師姐們一樣開啟了「白加黑,五加二」模式,雲端展演各學院、各專業都有獨家「大招」。
  • 南藝2018小萌新開學超強攻略
    電視塔 的位置就在南藝西門的石頭城路上,不分晝夜的亮著,為每一位南藝學子們指明方向。所以無論你身處何處只要看到了電視塔,那裡就是家的方向。 關於洗澡:2樓有17年新建好的浴室,裡面有16個淋浴頭可供同時使用。關於門禁:晚上10點關宿舍門,阿姨查房。10:30時宿舍門會再開放一次,可以補籤到。tip:小萌新們一定要早點回家,不要讓宿管阿姨擔心,他們會一直等到最後一個小萌新回來才會睡覺。
  • 520,南藝秀! - 南京發布
    因為——南藝520服裝大秀啟幕有格夢想 攝沒看過癮?再來組圖!當歷史的厚重和年輕的觀點相互碰撞古今交匯點亮金陵城的夜本次服裝秀的作品是由南藝服裝設計專業全體老師共同指導,設計作品題材、靈感涉及古絲綢之路沿途的風土人情,一帶一路相關地區的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以及對人類穿著方式的反思與實驗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