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仇者聯盟4》內地票房突破20億,創下國內影史記錄,引得眾人半夜不睡前去觀看,更有甚者,痛哭流涕,送去搶救。
復仇者聯盟
這部漫威的系列電影,為何如此受關注,其中之一的原因,和電影人物性格塑造關係密切。本文從心理學的視角,來分析復聯六大人物的性格特徵或心理特點(結合原版漫畫、電影和電視劇資料分析,並非完全和電影相符)。
1. 鷹眼:無論黑寡婦怎麼對他保證,所發生的不是真的,但他還是會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而深感自責。他喜歡沉溺於過去,自責,缺乏自信,並時常為未來擔憂。這些都是源自於創傷後的應激性障礙。
鷹眼↑
2. 洛基:火神洛基,缺乏自我身份認同。作為次子,從小調皮搗蛋,以此自娛自樂,但是卻得知自己只是棄子,被人收養,和哥哥並無血緣關係。所以,在這場身份危機中,洛基努力地自我建構,嘗試新的自我定位,並付諸行動。在《復仇者聯盟》中,狡兔三窟,依賴於魔法,操縱別人做他想做的事。
洛基↑
3. 黑寡婦:黑寡婦娜塔莎對她自己所犯下的過錯,深感內疚。並且希望通過法律,來懲惡揚善,替天行道。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自我防禦機制,可以保護我們的自尊,免受壓力。但是黑寡婦則過猶不及,拒絕直面和承認自己的感受,以至於陷入惡性循環,無法享受親密關係和幸福生活。
黑寡婦↑
4. 鋼鐵俠:典型的自戀性人格,超級自負,缺乏同理心,如同社會上那些成功人士一樣。但是遭受恐怖分子囚禁後,導致他患有應激性障礙,以至於成為酒鬼,經常酗酒。這在漫畫書裡,時常可以看到。
鋼鐵俠↑
5. 綠巨人:博士和綠巨人的結合體,患有多重人格障礙。很多電影和電視劇,將綠巨人描繪成博士憤怒難抑時的外在表現,而非博士的智慧閃現。笨重的身體,讓綠巨人認知偏差,影響他理性的判斷和決策。
綠巨人↑
6. 美國隊長:心理學家阿德勒,小時候身體羸弱,患有佝僂病,一直到四歲還無法行走,十分羨慕身體健康的哥哥,所以成年後,努力追求完美,以克服自卑感。而美國隊長幼年面臨著類似的困境,所以他一直努力完成自己,讓自己變成更有價值,以彌補內心深處的自卑。
美國隊長↑
每個人性格的形成,都和童年經歷、原生家庭密不可分。每個孩子除了需要生理營養,還需要心理營養,而且三歲到五歲這個年齡段的成長,尤為重要,幾乎決定其一生。所以,家長應懂得親子教育,給予孩子所需的心理營養,幫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本文編輯:京典閱讀刊
來源:百度作者佛教心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