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 周弋博
最近舉辦的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上,許多泳壇名將,在操場上跑起了圈。
原因在於,此次比賽規定,預賽成績前16名選手中,取體能成績前八名選手進入決賽。
要比遊泳,先拼長跑。
傅園慧、餘賀新、王簡嘉禾等泳壇名將,就這麼被擋在決賽門外。
遊泳選手參加體能測試
遊泳要體測,象棋也不例外。
在今年的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中,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
一位位象棋選手需要完成1000米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等項目。
即使是老年組,也要完成3000米快走和擲實心球。
以65-69歲組男子為例,合格標準分別為37分鐘與6.2米,如果平時鍛鍊不多,達標有點難度。
總之,想下棋,先跑完步再說……
象棋棋手參加體能測試
網友們驚了,由此揭開了體壇「吐槽大會」的序幕。
爭議之餘,知乎用戶@匿陽扛起村一就 發現,「遊泳比賽拼長跑」的一幕似曾相識。
童話大王鄭淵潔,就寫過類似的童話故事。
就在《舒克貝塔和歌唱家》一書,舒克貝塔系列第235話,最早出版於2007年。
「最諷刺的是,我十歲的時候看著知道是假的,二十歲的時候居然成真了。」
書中的相關內容如下↓↓↓
膠水的爸爸是某體校校長。貝塔在他上班後也和他玩了一回。
體校校長一到學校就召集全校老師開會,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有強烈的鬼使神差的感覺。
體校有田徑班、籃球班、足球班、武術班、棋類班、遊泳班、跳水班……
「今天開會,是要宣布一項新決定。」校長說,「讓田徑班的學生改學跳水,讓武術班的學生改學棋類,讓遊泳班的學生改學武術,讓跳水班的學生改學足球……」
教練們大眼瞪小眼。 「校長,咱們分班可是根據學生的特長分的,要是讓田徑班的去改練跳水,非拍死幾個不可。」田徑班教練反對。
「我那武術班的學生有的連西洋棋和中國象棋都分不清,讓他們改學下棋,不是誤人子弟嘛?」武術班教練說。
「正因為他們不懂下棋,才讓他們去學,以此培養他們的奮鬥精神,磨練他們的堅強意志。」校長的口氣十分堅定,「就這麼定了,現在你們去執行吧。」
教練們面面相覷。武術班教練在心裡已經將校長來了十幾遍大背跨了。
跳水班的學員在足球場上老做空中轉體動作,氣得足球教練昏了頭罵自己的祖宗。
田徑班的學員爬上十米跳臺後全身哆嗦,一個個被教練強行從跳臺上推下,當場因肺部嗆水被急救車送走兩名。
武術班的學員下棋愁眉苦臉,後來雙方乾脆直接動手廝殺,還把勸架的棋類班教練打得鼻青臉腫。
最逗的要數遊泳班學員改練武術,蛙拳仰拳自由拳蝶拳從此誕生武壇,樂得貝塔守著螢光屏笑得死去活來。
培養人才的最好方法是揚長避短。扼殺人才的最好方法是取長補短。
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沒資格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師。
這篇故事裡,體校武術班改下棋,跳水班改踢球,田徑班改跳水,遊泳班教武術。
所謂「培養奮鬥精神」「磨練堅強意志」的做法,導出了一堆令人捧腹的亂象。
最後故事提出,「培養人才的最好方法是揚長避短,扼殺人才的最好方法是取長補短。」
這個說法得到了許多網友的認同。
更關鍵的是,現實中出現的類似一幕,讓人覺得既諷刺又魔幻。
只能說,鄭淵潔是「大預言家」、「永遠滴神」。
對於體測一事,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曾明確表示這是為了「補短板」。
「中國遊泳要想全面衝擊更高水平,必須基礎和專項雙管齊下,因此這次全國比賽中增加基礎體能測試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
不同於「取長補短扼殺人才的想法」,她認為,「短板」是要一直往下補的。
「這次在青島舉行的全國冠軍賽暨奧運會達標賽是我們首次在正式的全國比賽中納入體能測試,這一競賽改革的方向我們會繼續堅持下去。」
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
象棋也一樣,中國棋院象棋部主任、中國象棋協會秘書長郭莉萍表示,體測主要是讓棋手們重視身體鍛鍊,增強體魄。
「這次體測希望能起到風向標的作用,讓各地棋院、棋協以及棋手自己,重視這個問題。在今年疫情形勢下,這無疑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中國象棋協會秘書長郭莉萍
來源|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原標題:《遊泳比賽拼長跑的一幕,"大預言家"鄭淵潔早寫過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