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的前一天,華語兩大重量級影展:平遙國際影展和金馬獎都不約而同公布了入圍名單。
入圍今年第57屆金馬獎兩大贏家,一是老將陳玉勳(《熱帶魚》《健忘村》)的新作《消失的情人節》,共獲得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在內11項提名;
另一部就是《同學麥娜絲》,共9項提名。《大佛普拉斯》的導演黃信堯原班人馬打造,同樣是來自黃信堯曾拍過的短片升級版。憑《大佛》的超高口碑,焉能不期待?
前兩天金馬影展也公布了一波片單,重頭戲除了有紀念今年8月1日逝世的英國名導演艾倫·帕克 (Alan Parker)的回顧展外,最震撼的,是傳說中的華語cult神片《關公大戰外星人》終於要重見天日,在金馬影展全球首映了!
臺媒的新聞報導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轟動。
算起來,關於這部神作的傳奇,已經在網上流傳20年了。上一次消息,已經是整整十年前,香港導演彭浩翔在苦苦尋覓多年後,在臺灣某個倉庫發現了這部已失傳的影片膠片,斥資修復。
然後再就是十年過去了,在2020年,大家終於可以一睹這部奇片的廬山真面目。
01
華語cult神片不少,像《關公大戰外星人》這樣成為都市傳說的,少見。
長久以來,它只有幾張吊人胃口的黑白劇照流傳於世,無人得見真面目,甚至有人懷疑此片是虛構的。
早年流傳在網上的《關公大戰外星人》劇照
最早在2001年,有個叫「史丹利五」的香港影評人把它封為華語cult片神作中的神作,自此,在沉寂20多年後,它竟然成為了頭號網絡傳說。
越是神秘信眾越來越多,其中就有香港導演彭浩翔。他從網上看到後,亦是驚嘆不已,決心要把這部電影找出來,重新公映。
2011年,港媒報導彭浩翔正在尋覓此片
但這部1976年的臺灣老電影,歷經變遷,早已湮沒在時間的長河裡,渺無音訊。
直到2010年,拍完《志明與春嬌》後,彭浩翔偶然得知,在臺灣某個倉庫裡有人找到了它的拷貝,那很可能是在這地球上獨此一份的拷貝了。
驚喜之餘,又碰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片子的版權頗為複雜。幾經費盡口舌,他終於從投資此片的臺灣老闆手上買下版權。
他說:「那時候真的好似尋到寶的感覺,好興奮。」
「關公大戰外星人」其實是網友起的別稱,此片在臺灣上映時叫《戰神》,香港上映叫《香港大災難》
彭浩翔把它拿到泰國進行數碼修復,因為影片的音軌已經損壞了,需要找演員重新配音,他乾脆請來自己電影男女主角餘文樂和楊千嬅為它配了粵語配音,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志明大戰關公,春嬌鏖戰外星人,聽起來是不是很吸引?
已經是10年前的新聞了
沒想到,2011年,竟然有網友將「關公」全片擺上YouTube,免費任看,急得彭浩翔都呼籲網友「高抬貴手」。
網友上傳的關公全片,已經被彭浩翔所在的正在電影(Making Film)緊急公關維權,無法播放了
作為臺灣古早特攝片的代表作,1976年上映的《關公大戰外星人》因其噱頭十足的故事設定、魔幻而又粗糲的特技拍攝,被譽為「cult片之王」。
又因奇貨可居,看不到的觀眾只能心癢難耐。
很久以來,大家也只能看到網上流傳的轉錄自錄像帶的版本,畫質很差。彭浩翔的修復版本,因為各種原因沒了下文,消失了10年,直到2020才終於現身。
再一次為它添上了神秘的光環。
02
「關老爺,我求求您,救救我們苦難的老百姓。」
有正史記載的歷史人物,被當作神祗崇拜,除了「文聖」孔子,就是「武聖」關公。
片中的木雕刻家趙伯伯,就有著近乎偏執的傳統信仰,他堅信,當自己雕刻出最完美的關公像時,就會有神力附身,關公顯靈。
趙老伯:有好幾億人都在信仰關老爺,我偶像就是牛。(字幕是從右向左讀的)
如果說趙伯伯象徵著迷信,是華人社會普遍的神鬼信仰的縮影,那麼他的太空科學家兒子趙超群,就是現代科學精神的代言人。
可是,相比起老爸的堅定,兒子的科學信仰顯得有點不夠徹底。他一方面看不起趙伯伯的迷信,另一方面又對怪異的超自然現象感到迷惑,畢竟,這個神秘的宇宙還有太多未解之謎。
「這也許是科學家到了晚年,都要信仰宗教的原因吧。」
趙超群:現在的電影,都是胡說八道。嗯你說得沒錯。
外星人還未現身,地球上(主要是香港)就先來了一波異象。
天氣變得異常炎熱,水池中卻出現彩色冰塊;地心引力消失,物體懸空;狗只、人類向後行,飛機往後飛;物體開始變形……
想像力不算太出彩,特效即使在那個年代,也算不上先進。
這懸空,演得很逼真了
竟然有點鬼畜是怎麼回事
這位大媽很魔性了……
你甚至能想像到,這些「特效」畫面是如何拍出來的:先拍人們正著走的畫面,再rewind;用威亞把演員吊起來,假裝懸空……
還有演員那過度誇張的表情演技,也能博觀眾戲謔一笑。
待到外星人出場時,相信不少觀眾都大跌眼鏡,這都什麼鬼?
粗製濫造,神似米其林輪胎人的臃腫皮套、蒼蠅複眼般的卡姿蘭大眼睛、擀麵杖一樣的武器、大搖大擺的笨拙走姿,以及自帶電音的失真聲線,就像壞掉的收音機發出的刺耳噪音……
這一切,只能用「天雷滾滾」來形容。
像玩具一樣飛得搖搖晃晃的UFO
5毛錢特效,不能再多了
長得像米其林輪胎的外星人來啦!
當然,到這裡還是小兒科,更雷的還在後頭。
正當「人類的生死存亡,已經走到了最後的關頭」的時刻,關公如趙伯伯所願,真的顯靈了,並且像超人一樣暴漲了好幾十倍,與外星人等大,耍起了青龍偃月刀,要與外星人決一死戰。
關雲長來也!
此時,背景音鑼鼓聲起,咚咚咚鏘,畫風突然轉換到「睇大戲」(看戲曲表演)。
只見那連過五關、曾斬六將的關二爺,紅臉美髯,蠶眉鳳眼,一見那大膽逆賊外星人,便橫刀而出,怒髮衝冠,一把偃月鋼刀錚錚作響,誓要清除妖孽,為民除害。
一招一式,一手一眼,都是濃濃的傳統戲曲味道。
先耍一套刀法,來個大戲裡的亮相
一刀砍於馬下(不對,赤兔馬沒來
此時,違和感什麼的已經被吃了。一時竟分不清,這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片,還是三國時期關二爺大戰敵將的京劇。
可惜的是,打鬥場面的武術設計,同樣粗製濫造、慘不忍睹,幾乎像小孩子過家家。除了關公偶爾耍一點戲曲武生的架勢招式之外,別無看點。
爾等外星人豈是我對手
肉搏也完全碾壓
一刀砍你狗頭
交戰數十回合後,關公一刀將外星人頭部砍下,取得了最終勝利。
於是,關公大笑數聲,說道,「妖孽已除,吾神去也」,便倏忽消失,神歸本元。
片子尾聲,香港依然歲月靜好,鏡頭切換回一臉滿足的趙老伯,繼續孜孜不倦地雕刻他心目中完美的關公像。
似乎在某一個平行時空,關公的確打敗了外星人,迷信也真的戰勝了科學。
03
提起特攝片(使用特殊效果的電影特技手法拍攝的電視劇及電影),你腦海裡肯定會出現一個畫面:超人打怪獸。
上世紀50年代,「哥斯拉」橫空出世,塑造了好幾代青少年對「怪獸」一詞的原初記憶;60年代,「奧特曼系列」誕生,從昭和、平成到令和,年號都換了三個,奧特曼還在推陳出新。
1954年上映的第一部哥斯拉
1971年的傑克奧特曼
簡陋的電腦特效、特製的怪獸皮套……日本「特攝片」往往用較低的成本拍出宏大的奇幻場面。於是,這種類型片迅速風靡東亞各國,其中反應最快的,莫過於電影產業較為成熟的臺灣與香港。
早在1956年,就出現了中國古代神話與特攝片的有機結合,那就是邵氏與東寶合拍的《白蛇傳》。
日文名:白夫人の妖戀
李香蘭出演白娘子
中式的建築布景,晦暗的畫面色調,配上史劇腔調的日語發音,使這部電影看起來妖氣瀰漫,極其詭異。
用到特攝效果的部分不多,只有結尾處水漫金山寺的場景,白娘子呼風喚雨,滔天巨浪,遮天蔽日,特效看起來竟然還不賴。
大概1塊錢特效吧
1975年,邵氏電影炮製出一部《中國超人》,號稱「中國史上首部超人電影」。
劇情就像是奧特曼與假面騎士的雜糅,一股濃濃的山寨風味,可以說是香港仿製日本特攝片的一次代表性習作。
變大變美變厲害
幾乎所有超人怪獸片中,總會有一個看起來大同小異的控制中心——宛如廉價塑料玩具的操控臺,發光的七彩按鈕,以及穿著白大褂或者銀色反光服,忙碌地走來走去的實驗人員。
用如今的眼光看來,有一種粗糙過時的未來感。
雖然劇情值得吐槽,但《中國超人》的製作確實精良,皮套據說直接從日本製造,武打設計結合了香港擅長的武俠片橋段,因此打戲可圈可點,可看性十足。
既然是中國超人,當然要會中國功夫
海峽對岸,同樣一直在試水特攝片的臺灣,推出了一部本土化卻又噱頭十足的玩味之作,便是1976年的《關公大戰外星人》。
據說此片的背景原定是臺灣西門町,但由於距離「總統府」太近,送審時沒有通過,劇組只好把整個模型推翻重做,將地點改為香港。
尖沙咀鐘樓相當搶鏡
這個奇異的設定可謂是「新瓶裝舊酒」,用來自東洋的時髦電影特技,包裝中國傳統神明內核,夠衝突,夠新鮮。
當關二爺把外星人打得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時,整部電影看起來就像一場大型的意淫。
好像在說,中國超人?那不過是山寨版的奧特曼,只有關公,才是真正的、屬於中國人的「超級英雄」。
苦難的老百姓總是需要一個救世主
時間來到2011年,隨著特技拍攝和電腦特效的日新月異,國內的特攝片幾乎絕跡,只有日本還在不忘初心,依舊穿上悶熱難耐的特製皮套,拍一部情懷滿滿的奧特曼或哥斯拉。
這一年,香港導演梁仲文拍了一條16分鐘的短片,以現代版的關公大戰外星人為主題,大玩政治隱喻,在港引起熱議
——說是隱喻都對不起它,因為裡面的譏諷對白實在是「畫公仔畫出牆」(太明顯)。
當一部作品,徹底以政治嘲諷為目的,《關公大戰外星人》淪為一個噱頭、一個外殼,事情便變得無趣至極。
畢竟,《關公大戰外星人》在拍完40多年後,依然擁有觀眾,依然值得「挖墳」,大部分是因為,那個腦洞大開、不拘一格、天馬行空的拍片年代,實在是離我們太遠。
它告訴我們,拍電影可以很嚴肅,也可以單純地have fun。
04
《關公大戰外星人》的幕後故事,更為傳奇。
飾演趙超群的谷名倫,在《關》片上映兩年後的1978年有一天,突然跳樓自殺,結束了29歲的年輕生命。
中國時報對谷名倫之死的報導
谷名倫出生於1949年,乳名涵涵,是家中獨子,從小喜歡收集電影雜誌和外國明星照片,5歲便第一次參加舞臺劇演出,後順利考入臺灣國立藝專,如願成為一名演員。
他拍的第一部電影,便是和林青霞合作的《雲飄飄》。
《雲飄飄》劇照
由於性格隨和,演戲熱情投入,谷名倫人緣極佳,與林青霞、林鳳嬌、張艾嘉、胡茵夢等圈中人都有很好的往來。
胡茵夢後來深情地回憶道:
「他就是這樣一個難得的好演員,工作態度的認真足以讓所有其他演員慚愧。劇本是從頭到尾背下來的,他房間裡有關電影的書籍堆滿了書架。」
胡茵夢發表的紀念谷名倫的悼文
因此,當旁人眼中「樂觀而積極進取」的谷名倫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從臺灣光復大樓12層墜樓身亡時,所有人都錯愕不已。
畢竟無論從哪方面看,他都沒有自殺的跡象和理由:
他的事業如日中天,是臺灣一線男演員,星途坦蕩,正在拍攝新片《落花流水春去也》,最近演出的電影《黃埔軍魂》也受到好評。此外,他剛與女歌星張璐訂婚,正要走入甜蜜的婚姻生活。
然而,這一切都在1978年12月24日上午9點15分戛然而止。
谷名倫在軍中服役時的照片,是個帥氣小生啊
關於谷名倫的死因,一時眾說紛紜,謠言四起。
未婚妻張璐與谷名倫父母,都將矛頭指向《黃埔軍魂》的導演劉家昌。
谷名倫墜樓前一天,國防部向《黃埔軍魂》的多位演職員頒發陸海空軍褒獎狀,谷名倫作為第二男主角,卻唯獨未頒給他。據說,把谷名倫從獲獎名單中抽掉的正是劉家昌。
劉家昌執導的《黃埔軍魂》。劉家昌與谷名倫兩人合作過超過15部電影
同時,好友胡茵夢也站出來,指稱谷名倫在《黃埔軍魂》的拍攝過程中遭到導演的不公平待遇:
可是對於他的過分善良,我總為他憤憤不平。
拍戲時他不知受過多少令他難堪的戲弄和侮辱。
這些戲弄和侮辱,都不是一個好導演應該加諸演員身上的,他心裡雖然覺得委屈,嘴上總說:他們愈對我不好,我愈是要對他好。
谷名倫母親還寫了一本《劉家昌,還我兒子來》
於是,導演劉家昌成為眾矢之的,他為了避開輿論風頭,遠走美國。
一直到了1999年,劉家昌才返臺,並大喊冤枉。
聲稱谷名倫是為了排戲,才不慎墜樓身亡,而非自殺。此說遭到《落花流水春去也》導演宋存壽否認:戲中根本沒有自殺戲份,何來排戲一說?
谷名倫遺作《落花流水春去也》
劉家昌又稱,谷名倫與張璐的感情不和睦,谷名倫是為情而死。張璐也否認,兩人前兩天才購置了訂婚戒指,墜樓當天還一起吃早餐,感情融洽得很。
此外,關於谷名倫死因的假說,還有:
蔣家二太子蔣孝武為了爭奪張璐,派人要給谷名倫一個「教訓」,在爭執中,谷名倫不慎墜樓;一說蔣孝武派特務將谷名倫從高樓推下……
張璐與谷名倫
時過境遷,真相已難辨。
唯一令人遺憾的是,一個對電影充滿熱忱的青年演員的早逝。
也許谷名倫生前也沒有想到,自己主演的這部神作四十多年後竟然成為了網絡神話。
2020年的今天,《關公大戰外星人》終於得以重映,也是對他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