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們回過頭看青春,有義氣,有勇氣,有迷茫,有衝動,有誤解,有被定義,有被簇擁,卻從未被嫌棄,從未後悔過,哪怕擁有慘無人睹的黑歷史,但即便是戴著牙箍的傻笑照片,也讓人感覺膠原蛋白鋪滿整張臉般曾經過。
沒有《小幸運》就算了,連鳳飛飛老師版本的《追夢人》都沒有。
看《我的少女時代》並不是我本意,畢竟這類題材的電影簡直數不勝數,然而,吸引我餓著肚子進入影院的是:臺灣的青春題材電影。
我從不排斥青春類影片,因為我一直努力保持一顆少女心,我認為這是我的優點,是值得炫耀的,比財富還珍貴的東西。
在微信上訂票,幾乎座無虛席。我算了一下時間,這已經是該片上映的第12天了,如此票房值得寬慰。
大名鼎鼎的臺灣電視教母導演陳玉珊,編劇曾詠婷,兩位女士把70年代末80年代初這幾撥人的青春用一個人物表現得張弛有度淋漓盡致。你大概會以為我說得是「林真心」,不,我說的是「徐太宇」。
整部影片中唯一的主角是「徐太宇」,如果你緬懷青春,那你會和我一樣無條件喜歡和想念「徐太宇」,好比「林真心」懷念「徐太宇」一樣,因為編劇和導演塑造的「徐太宇」這個角色,他不是青春代表,他就是青春本身,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我們青春,發生在他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們青春的複製。所以我們愛徐太宇勝過其他人,我們心疼徐太宇勝過其他人,我們迷戀徐太宇,是因為我們迷戀我們的青春。
徐太宇是個怎樣的人?
他帥,連校花陶敏敏都暗戀他;他義氣,你看他身邊永遠會為他打架的兩個男同學就知道,一定是他也同樣的義氣,才會換來這般的友情;他勇敢充滿勇氣,正義霸道,還很聰明。他的「壞」是有理由的,好比我們在青春歲月犯下的那些傻,總能找到一個崇高的理由來塘塞。
徐太宇經歷了什麼?
他迷茫過,在阿遠因為和他比賽而溺亡;他跑偏過,從原本的好學生變成去溜冰場打架的小混混;他衝動過,為了不管什麼爛理由隨時可以打架鬥毆,只為發洩;他被誤解過,可是倔強的不想過多解釋;他被定義過,全主任那一句:你如果不是作弊為什麼可以考進前十;他也被簇擁過,在全主任一意孤行時,身邊的朋友站出來為他說話,為他們自己爭取權益,他是精神領袖,是意見領袖,他反叛,因為他有獨立思想,和權威對抗;他擁有那麼多,卻從未被嫌棄過。
就像我們回過頭看青春,有義氣,有勇氣,有迷茫,有衝動,有誤解,有被定義,有被簇擁,卻從未被嫌棄,從未後悔過,哪怕擁有慘無人睹的黑歷史,但即便是戴著牙箍的傻笑照片,也讓人感覺膠原蛋白鋪滿整張臉般曾經過。
該片很成功的一點是劇本中人物的設置,幾乎每一個人物都很豐滿。當然我想說一說,裡面的大反派全智賢主任,飾演該角色屈中恆是臺灣的老演員了,也是好演員,我個人很喜歡他的演技。全智賢主任是個刻板的人,認為好的就會一直好,壞的就會特別壞,不可能好的變壞,壞得自然也不會變好。他是規矩化身,是世俗眼光的具象。所以在影片中,被拒絕,被推翻,被嘲弄,最後卻微笑的護送那個他定義的壞孩子去了美國。這是特別值得玩味的一段。
歐陽非凡是校草,是世俗眼光裡的精英,可惜精英早死,現在提到精英總有點嘲諷的意思。但是請相信,在那個還有精英的時代,歐陽非凡就是精英的代表。似乎完美得從不會犯錯,結果卻擁有著獨立思想,有著良知和良心。這就是一個正面的代表,是精英應該有的樣子。
同時我也很喜歡陶敏敏這個角色,總覺得這個演員還不夠美。從韓劇編劇那裡開始,美女就變成了女二號,成了心機婊,然而我喜歡女二號和心機婊,是因為她們才足夠真實的接近一個」人「。她有一個女人小心機,用幸運信陷害林真心;也有一個女人在大局上的從容,在大會上,拿出bb機,無辜的看著權威的全主任,不害怕權威;面對自己暗戀的徐太宇給自己那樣一個表白,她冷靜的一笑,用自行車撞向自己男神,瀟灑離開;最終成為徐太宇的備胎,哭泣過後重新站起來。我喜歡這樣的女性,美麗優秀,真實得像個女人。不是永遠傻乎乎的林真心。畢竟真實的人生沒有徐太宇幫你打架,也沒有歐陽非凡幫你複習。陶敏敏這種才是能活得好的類型。
然而人物設計太豐盛的劇本,有一個大忌諱,就是結局人物無法交待得圓滿,出路不夠。《我的少女時代》就是典型,我們都很想知道歐陽非凡呢?陶敏敏呢?徐太宇和林真心的那幾個小跟班呢?
另外,該片的鏡頭幾乎全部參考泰國的青春片《初戀那件小事兒》,徐太宇和林真心輪滑的那段的鏡頭則和《緣分天註定》相類似。
劇本中徐太宇的人物設置,包括造型都是」平民「版的《流星花園》大哥大道明寺司,所以後來成年後的徐太宇是言承旭來飾演,這一點都不奇怪。此外,徐太宇和歐陽非凡在郊外的那段戲,徐太宇告訴歐陽非凡林真心的林林種種橋段和《我的野蠻女友》車太賢對全智賢的現男友交待女神的習慣那場戲,幾乎也是一致的。
其實不難發現,《我的少女時代》裡集合了我們的青春時代裡,不能磨滅的記憶。包括音樂的使用,鳳飛飛的《追夢人》是《雪山飛狐》的片尾曲,那是我們一代人的經典電視劇。而草蜢的《失戀陣線聯盟》則是《家有仙妻》的主題曲。從《中國合伙人》開始到《港囧》再到《我的少女時代》,這些年的電影裡,開創了老音樂的文藝復興。(沒看過的同學,請扼腕你們的青春)。
所以,當你了解這些存在於我們青春記憶的一切時,就不會冒然的責怪導演和編劇是不是在模仿.我認為她們是在對那些「青春代表作「的致敬。這根本就是青春的「諾亞方舟".
這部影片說到這裡,基本上是導演和編劇的情懷拉高了該片的分數。導演和編劇的完勝在於,她們投入專注的帶我們回到那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年代,那個午後,那間教室,那張課桌。
不殘酷,不矯情,不壓抑,甚至沒有遺憾,酣暢淋漓,滿滿正能量。
女導演女編劇柔軟的內心,閃閃發亮的三觀。
讓我想起另一部臺灣青春勵志文藝片《聽說》。
最後,林真心三十好幾了,離青春早已十萬八千裡,然而她聽著青春的錄音帶和看著珍藏的青春筆記本,想起」徐太宇「,她決定做回那個充滿勇氣的自己。戴著」徐太宇「給她的青春禮物,她抬頭做人。充滿勇氣,就是召回青春的魔法石。
接著,她迎來讚賞,迎來偶像,迎來夢想,最關鍵,她迎來了」徐太宇「。
最後一場戲,徐太宇對林真心說:好久不見。
林真心笑中帶淚回應:好久不見。
如果」徐太宇「就是我們的青春,那麼我們真的和他好久不見。
是的,我們都與青春」好久不見「,」徐太宇「帶著夢想,帶著真心的夢想回歸。他對我們說:真心,好久不見。
徐太宇的夢想就是真心的夢想。
青春的夢想就是:真心。
這就是該片的主題,從頭隱藏到最後,才昭然若揭。
不管是《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聽說》《渺渺》還是《我的少女時代》,臺灣青春片,總給人似曾相識的感動。
那是因為導演編劇真誠善待青春,感謝青春,用滿滿的愛留住了青春的美好回憶。
青春不會走。
正如《我的少女時代》想要告訴我們的:
只要有真心在,徐太宇(qing chun)就會毫無懸念的回來。夢想不會遠,驚喜不會遠,人生充滿閃光點,劉德華就在身邊。
哦耶!
推薦衍伸電影:
《初戀那件小事兒》泰國
《我的野蠻女友》 韓國
《緣分天註定》 美國
《聽說》臺灣
推薦老電視劇:
《雪山飛狐》
《家有仙妻》
老子辛辛苦苦的碼字,沒有點讚和轉發我弄死你們。
--文字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