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末最高頻的詞,除了過年,還有《慶餘年》。
這部劇奶了郭麒麟,讓一大幫老戲骨再度翻紅,堪稱神劇,主角張若昀在其中四兩拔千斤,憑實力撐起了範閒這個角色。
飾演主角範閒的張若昀,在劇裡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他的身後有著堪稱頂配的靠山:天下權勢最盛的慶帝是他親爹,南慶第一權臣陳萍萍幫他收拾爛攤子,禮部尚書範建為他不惜和慶帝翻臉,師傅費介說過狠話誰要傷他分毫就屠城。
看似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擁有開掛的人生,但範閒大部分時候卻又獨自殫精竭慮,出生入死。
在權力和陰謀交織的溫情裡,範閒明白,命還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
這一點,劇外的張若昀早就這麼做了。
01 孤獨
在前段時間,張若昀曾發過一條微博:
「從前總有一個幻想,什麼時候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世界,邀請你來;寒冬臘月的外面下著雪,咱們把著窗子涮著鍋,幾分辛苦幾分運氣,我們說說這生活......
然後你咂著杯酒,笑說那些老故事,當年也是如何如何......你人品如何如何......
可惜你不配。」
第二天這條微博消失了,團隊出來澄清,說這是《慶餘年》裡面的臺詞。
但直到電視劇直到劇終,我都沒找見這句臺詞。
有網友曾在評論下直言,說這不就是張若昀的父親嘛。
從前被辜負的日子被這條微博扒開一條口子,開始顯山露水。
網上傳,張若昀的父親張健,情史複雜,有過幾段婚姻,如今和他在一起的老婆是90後。
張若昀在咿呀學語時,張健就跟他母親鬧離婚,撫養權判給了張健,但真正撫養張若昀的人是張健的爺爺奶奶。
有一次母親從國外回來和張若昀見面,吃完飯帶上張若昀住酒店,想要第二天飛機帶他出國。張若昀的爺爺奶奶知道了,帶著親戚和鄰居把他搶回來了。從那以後直到成年,張若昀與母親見面只有十幾次。
他想給母親說節日快樂,但翻遍柜子找不到和母親的一張合影,因為母愛的印記太少,讓他得到一點甜,都覺得珍重。
他給母親發消息,母親回復他一下,也能高興好久。
但現實中他和爺爺奶奶最為親近,堪稱爺爺奶奶的小棉襖。
在節目《花兒與少年》裡,張若昀遇到需要聯繫親人的環節,都是繞過父母直接給奶奶打電話。
一向隨性的他會打扮正式穿上西裝,陪奶奶去吃西餐。就連談合作,也在奶奶的眼皮底下進行,讓老人安心。
(張若昀和奶奶合影)
長大後,張若昀從不避諱談到父親。
22歲那年,張若昀在《雪豹》裡面飾演周衛國的弟弟劉志輝。父親張健是軍旅題材的佼佼者,也是《雪豹》的製片人,第二部姊妹篇《黑狐》,張若昀當上了主角,吳秀波和文章都來作配。
網傳的靠爹是真的,但是也有無心插柳的成分。據傳第二部戲《黑豹》的主演本來不是他,結果主角覺得檔期太長沒有堅持住,張健不得不臨時將男二號張若昀頂了上來,張健為此還改動了劇本,這也是後半段看起來粗糙生硬的原因。
在拍完這幾部戲後,張若昀跟張健約定,三年內不再有演藝方面的合作。
但讓張若昀真正火起來的戲,是《無心法師》裡面的張顯宗,以及《麻雀》裡面的唐山海。
《慶餘年》裡面的範閒雖然有各種靠山加持,但是讓他真正名揚天下的,卻是「詩仙」美名。
對於富二代星二代來說,父親光環很強是好事,但卻又未嘗不是一種枷鎖。郭麒麟即便有郭德綱這樣的父親,也得咬咬牙別開生路,努力避開父親的光環,張若昀出道靠的是父親的作品,壓力只增不減。
張健在自己的情愛世界裡自顧不暇,給他資源是真,缺少陪伴也是真,他不過是在自己既定的人生軌道裡,和父親碰巧又遇到了,僅此而已。
而戲外的張若昀在努力跳出父親的陰影,一直在重塑自己的世界。
02 重塑
孩子並不是光靠吃飯就能長大,他們還需要很多很多的愛。
因為沒有父母陪伴,年少的張若昀孤僻敏感,別的孩子每天到處瘋玩,沒心沒肺,但張若昀心思敏感,更喜歡悶在家裡做東西。
缺乏父母之愛的小孩,心思會像野草一樣瘋長。
高中時候他就因為特立獨行在年級矚目,染著綠色的爆炸頭,在一群乖乖學生裡,特別張揚。
大學時候畫煙燻妝,聽死亡搖滾,合著睡袋在沒有鋪墊的床上到天亮。
父母離異沒有帶給他陰影是假的,但那些陰影卻又化成了詩,變成了纖細的神經,讓人不停地的汲取養分。
因為這份敏感和文人氣,他能順利的感知到每個角色的全部。
範閒這個角色一開始不被看好,因他並非典型的俊美青年,他的「二哈」標籤讓戲裡的幾位老戲骨也被拖下水,網友們將他們的海報P成了動物合影,畫風喜慶。
但隨著劇情的進展,後面大傢伙感嘆,小範大人非張若昀莫屬。
每一個看起來不費力的人生,其實都有自己的汗水和辛苦在裡面。
為了得到這個角色,他曾主動找到出品人程武,為這個角色做了一個多小時的闡述。他說「他就是範閒,他和他在靈魂上有共鳴。」最後這句話打動了導演。
要不是因為真心被打動,不會這麼冒冒然找到對方。當時導演孫皓聽到他說到聲音顫抖,知道對方已經真的為這個角色動心了。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在帖子裡和網友互動,輸出自己對這個角色的理解。
沒有把這380多萬字原著讀透,也不會有如今活靈活現的範閒,也不會有如此縝密細緻的理解。
每一個他飾演的角色走到終點時,他都會在微博上做最後的告白。
人戲合一,忘我不分,現代青年演員中,此境非他莫屬。能將儀式感做足,大約也有至情至性的人才會這樣。
曾經有人說張若昀拼爹,如今這種輕視也銷聲匿跡了。
03 清醒
有的孩子長大後會越來越像父親,有的是努力避開父親帶來的陰影。
張若昀對待感情和張健完全不同,前者專注深情,後者不停尋找新鮮感,不停試錯。
真愛哪有那麼多種分岔路,可能也只能有的結果只有長相廝守。
有人採訪他,問他2019年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他說的是收穫了一個老婆,而不是參演了讓他大紅的《慶餘年》。
文藝青年的敏感在戀情裡全都變成了一汪水,沒有軟弱,只有溫柔。
把和愛人第一次相遇時候路口報廢的紅綠燈搬回家,鄭重其事。
把「愛你就像愛生命」紋在腳上當宣言,高調張揚。
婚禮上,父親和母親沒有出席,卻不影響他收穫幸福。強大的人生不再需要被母愛父愛渲染,他自己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用《慶餘年》裡面的一句臺詞形容,便是:「生命自己就能找到蓬勃之路。」
曾經在叛逆中尋找自我的張若昀,如今他身上既沒有緊繃感,也沒有過多的驕矜,有的是知可為而不為的清醒。
節目裡流出的花絮,他給人的感覺少年氣十足,有種活在當下的熱烈鬆弛。
曾經他非主流時期照片被翻出來,留著爆炸頭,戴著唇釘,有人好奇,打了唇釘喝水會漏麼?
衝浪少年張若昀在微博回覆:「滴水不漏,謝謝。」
知乎上有人問,張若昀會不會在網上搜自己?張若昀匿名回答:「會,就在剛剛。」
有記者問他什麼是愛與美好。他的回答也相當接地氣:吃喝玩樂,混吃等死,在家躺著。
但只要牽扯上拍戲,就變得嚴肅。有記者問他相信水逆嗎?
他說:
「我覺得人的運氣和實力是守恆的,比如說我們做演員的,有些人可能說你這一兩年走運或者不走運,但如果放大到十年二十年,我覺得就不是運氣的問題了。運氣賦予一時的收穫,如果沒有足夠實力去支撐,或許最終也會因為缺乏實力而失去,我相信一定要有自己的認知和實力,才能得到最終期待的結果。」
何冰曾告訴張若昀,演員一生能夠遇到幾個本命角色,非常幸運。
張若昀遇到了範閒,成全了自己前三十年的際遇。他在那篇對範閒的告白長文裡說,有人誇範閒詩仙下凡,有人說他用典不明,可沒人去關心他的心理依據,他的心象,他的煩惱。
範閒已然不再是一個刻板角色,他的靈魂和心境被這個角色照亮,得到了共融。
身為演員,張若昀在愉悅這個世界時,也沒有丟掉自己的尊嚴和自由,這樣的他,堪比繁星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