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風中國的電,攜手奏響「風中圓舞曲」

2021-01-10 國資小新

12月31日,在嚴格遵守法國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法國凡爾賽大學歐洲與國際文化系的學生來到了法國夏爾蒙風電場中央控制中心。夏爾蒙風場屬於歐洲典型特點的分布式風電項目,現運行風機6臺,總裝機容量12MW,於2010年5月投運,可為當地7500戶家庭供電。中廣核歐能公司中央控制中心負責人讓-巴蒂斯特·布勒班(Jean-Baptiste BREBAN)為他們上了一節生動的「新能源知識講座」,講解風電場如何運用數位化及人工智慧技術,實現智能化的安全風場管理。

▲法國凡爾賽大學歐洲與國際文化系的學生參與雲開放日活動

「我希望以後可以去中國企業工作,我學過一些中文,以前了解更多的是文化和美食層面的中國,可我並不知道,原來中國也很重視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凡爾賽大學歐洲與國際文化系大一學生奧德·特洛(Aude TELOT)在參觀後堅定地說,「今天讓我感到更驚訝的是了解到中國擁有非常先進的科學技術,並將之運用於清潔能源生產和可持續發展事業。」

12月31日,中國廣核集團所屬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歐能公司)舉辦了法國夏爾蒙風電場項目雲開放日活動,獲得當地媒體及中外媒體廣泛關注和播出。

活動以「風中圓舞曲」為主題,用視頻鏡頭全面展現了法國夏爾蒙風電場風採,講述了中廣核歐洲風電場在生產運營過程中助力節能減排,注重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故事。

▲ 讓-巴蒂斯特·布勒班介紹公司在歐洲推廣新能源建設情況

讓-巴蒂斯特·布勒班(Jean-Baptiste BREBAN)介紹了公司在歐洲六個國家推廣新能源建設的情況。2020年,中廣核歐能公司新能源項目上網電量超過50億千瓦時,其中風電項目擁有750颱風機,創造的綠色能源可為200萬個歐洲家庭供電。

在雲開放視頻鏡頭的帶領下,運維團隊工程師通過風機年檢、葉片檢測、科普講解等方式,為公眾全方位介紹了夏爾蒙風電場。運維團隊負責人蓋當·吉拉爾(Gatan GIRARD)由衷地說,「我很自豪能夠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工作,我堅信這代表著人類的未來,我也同樣自豪能夠把這樣的理念傳遞給我的孩子們!」

▲法國夏爾蒙風場

在法國當地的風電項目建設和運維中,中廣核嚴格認真進行動植物保護,全力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此寧可降低裝機容量。中廣核歐能公司環境專家克裡斯·弗朗索瓦(Chris FRANCOIS)介紹說,「我們嚴格遵守法國政府頒布的法規,定期對各個發電場站進行持續性監測,通過定期停機和對風機安裝鳥類提醒裝置,做好鳥類和其它物種的保護工作。」

截至目前中廣核歐能公司總裝機容量2.4GW,主營業務包括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建設、運維等,項目分布在法國等歐洲主要國家。

▲中廣核歐能公司的風電分布

國內外網友齊點讚!

此次雲開放日活動以中文、法語、英文形式在世界各國媒體和社交平臺發布,短短幾天內,相關內容被歐洲、美洲、亞洲等區域有關國家的70餘家境外媒體報導或轉載,涉及新聞類、財經類、科技類、能源類及社會資訊類等領域,覆蓋境外人數超過12億。

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世界報》(Le Monde),面向全球法語國家讀者發布了以「善用自然的能量」(L』énergie naturelle, au service de la nature)為主題的海報,吸引讀者掃描雲開放日視頻連結二維碼。《世界報》是法國在海外銷售量最大的日報,在法語國家極具影響力。

▲《世界報》報導截圖

美國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也在第一時間對中廣核法國風場雲開放日活動進行了報導。彭博新聞社是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提供權威性的經濟資訊和觀點。

▲彭博新聞社報導截圖

國務院新聞辦英文網站、CGTN、中國新聞社等網站和海外社交媒體也發布了雲開放日活動,其中國資委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閱讀量超過100萬。

▲能源行業媒體(Energy Central News)報導截圖

▲英國科技網報導截圖

▲法國24小時新聞網報導截圖

▲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報導截圖

———— / END/ ————

相關焦點

  • 中廣核法國夏爾蒙風電場「雲開放」奏響「風中圓舞曲」
    活動以「風中圓舞曲」為主題,用視頻鏡頭全面展現了法國夏爾蒙風電場風採,講述了中廣核歐洲風電場在生產運營過程中助力節能減排,注重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故事。 法國凡爾賽大學歐洲與國際文化系的學生參與雲開放日活動 「我希望以後可以去中國企業工作,我學過一些中文,以前了解更多的是文化和美食層面的中國,可我並不知道,原來中國也很重視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
  • 為深圳奏響《匈牙利舞曲》
    繼2015年12月31日晚在深圳音樂廳獻演新年音樂會之後,維也納交響樂團今年再次蒞深——3月27日晚,維也納交響樂團將作為2017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交響名團」板塊的重磅樂團,在深圳保利劇院奏響專場音樂會。
  • 「月來月有戲」精品演出年「中國風」2021交響音樂會奏響新春樂章
    12月24日晚,由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廊坊市壹佰劇院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月來月有戲」精品演出年——「中國風」2021新年交響音樂會在廊坊壹佰劇院激情奏響,為市民帶來了一場震撼的視聽盛宴。音樂會在喜慶歡快的《春節序曲》中拉開帷幕。
  • 小狗圓舞曲,情意濃濃好風光
    鋼琴小品《小狗圓舞曲》,便是這一種都市生活情趣與品位的典範之作。《小狗圓舞曲》是「鋼琴詩人」蕭邦的鋼琴作品裡最短的一首,也被稱為《一分鐘圓舞曲》。所謂「一分鐘」,其實只是一個籠統的時間概念,這首曲子實際演奏時間大約為1分40多秒,是蕭邦在他的情人、法國著名女作家喬治·桑的莊園裡即興寫成的。
  • 約翰·史特勞斯: 維也納圓舞曲 III
    1862年春,法國著名輕歌劇作曲家奧芬巴赫來到維也納主持上演所作的輕歌劇。為了答謝維也納新聞界對他的支持,特意為維也納新聞協會主辦的舞會創作了一首《晚報圓舞曲》。於是新聞界人士約請約翰·施特勞斯也為舞會寫一首圓舞曲,並提名為《晨刊圓舞曲》。據說,由於這一曲名與奧芬巴赫的那首樂曲相對應,帶有分庭抗禮的色彩,為此,施特勞斯最初曾表示不能應命。
  • 「壹美整形」邀你一起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記者翟詠雪12月30日,「壹美整形」維也納皇室管弦樂團新年音樂會將奏響新年序曲,本次音樂會上,樂團演奏家們將帶來「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不朽名作——《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說到這首經典名曲,就不得不提一件「趣事」,這首享譽世界的作品當年竟然是被「搶救」回來的。
  • 從戰國時期的對龍對鳳紋錦到法國紅地中國風織錦,看中國絲綢如何...
    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攜手中國絲綢博物館、南京市博物總館共同舉辦的《東織西造 錦繡生活——中西絲織文物展》25日開幕。展覽選取江南絲綢為代表的中國絲織文物和法國裡昂為代表的歐洲絲織文物精品,著重展示了中國傳統絲綢和絲織技術對西方絲綢和絲織產業發展的影響,並展現中國絲織業在文明交流碰撞中的融合創新。
  • 蕭邦圓舞曲全集|跟隨吳牧野的鋼琴音符,重溫古典主義的浪漫詩意
    深受法國古典音樂界喜愛的國際鋼琴藝術家吳牧野,不僅被法國資深媒體《世界報》贊為歐洲鋼琴界的「金手指」,並榮獲法國「完美鋼琴」演奏家稱號,是目前唯一獲得法國巴黎鋼琴界最高榮譽的中國鋼琴藝術家。吳牧野「蕭邦圓舞曲全集·鋼琴獨奏世界巡演」自2019年首站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奏響後,已陸續與上海、重慶、哈爾濱、天津的樂迷見面。
  • 春天的古典(4):小約翰•史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雖然九十日的春季至此過半,但在北京,這似乎才是春的開始。夜裡的溫度終於走出了零下,倒春寒沒了,暖氣也停了,厚厚的棉衣羽絨進了衣櫥,出門簡單套個夾克,輕快極了。今天恰逢周末,天氣晴朗,此時舉家踏青,滿眼的柳綠風輕、鳥鳴花香,定有閱不盡的春之色,聽不夠的春之聲。
  • 蕭邦《降D大調圓舞曲》Op.70 No.3
    父親是法國人,母親為波蘭人。6歲起蕭邦開始學習鋼琴,8歲便登臺公演。16歲考入華沙音樂學院,師從約瑟夫·埃爾斯學習作曲。波蘭民間音樂、義大利歌劇美聲和胡邁爾的風格都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830年,20歲蕭邦前往巴黎以期獲得進一步的深造和發展。次年蕭邦定居巴黎,開始授課並舉辦音樂會,至此之後,他再也沒有回過故土波蘭。
  • 上海銀行攜手上海交響樂團 首屆「尚樂舞臺大師班」奏響華美終章
    「遇見交響奏響青春」音樂會  音樂會甫一開始,便由特邀嘉賓3歲的翁靄瑪和6歲的姚熙恩小朋友帶來驚喜之旅——「巴赫第三號小步舞曲」。隨後,53名正式學員以管樂A班、管樂B班、弦樂A班、弦樂B班的組合形式,為現場觀眾演奏了《阿拉丁》、《匈牙利古老的民間舞曲》、《哈利波特》、《多瑙河之波圓舞曲》、《孤獨的牧羊人》等五首耳熟能詳的室內樂重奏。當觀眾們還暢遊在或靈動、或悠揚、或神秘的重奏表演之時,所有「尚樂舞臺大師班」的導師團隊悄然坐定了演奏位,並帶來本場音樂會的彩蛋演出《自由探戈》。
  • 約翰·史特勞斯: 維也納圓舞曲 I
    但據日本約翰·施特勞斯協會常務理事保柳健考證,那次宮廷舞會上演奏的是作者的另一首圓舞曲,名為《皇帝慶典圓舞曲》(Op.434),並非本曲。樂曲採用維也納圓舞曲形式,由序奏、四首小圓舞曲和結尾組序奏部分為帶結尾的三部曲式,規模較大,有獨立的音樂形象。樂曲開始先呈示出具有典禮進行曲特點的段落,莊重從容,使人聯想到輝煌大廳中莊嚴行進的隊列。
  • 11月15號國際鋼琴家吳牧野奏響指尖圓舞曲,彩色星球科技冠名演出
    11/15吳牧野《蕭邦圓舞曲全集》獨奏世界巡演長沙站 吳牧野吳牧野先生畢業於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師從鋼琴史上最偉大鋼琴家Franz Liszt的直系血脈傳人、法國鋼琴正統學派大師Jacques Rouvier。
  • 路易十三攜手上海愛樂樂團奏響「時光之韻」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5日電(
  • 蕭邦《降A大調華麗圓舞曲》op34no1 圓舞曲no2
    1831年蕭邦在法國舉辦了第一場音樂會從此定居法國,直至1849年蕭邦去世也未能再次踏上波蘭的土地。鋼琴伴隨了蕭邦一生的音樂創作,涵蓋了當時所有的鋼琴體裁。        華爾茲(waltz)亦稱圓舞,是一種舞蹈及舞曲形式。
  • 共享充電寶颳起中國風,故宮宮廷文化X街電幫你「為愛充電」
    自古以來,七夕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無論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珍貴,還是「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的悽美,都展現了七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中國風颳進充電寶領域,街電為傳統文化發聲據了解,街電首推的三款聯名版共享充電寶分別命名為【松下白頭】、【蝶兒相戀】、【仙鶴雙飛】,設計靈感均取材於故宮博物院中的經典藏品。通過中國風的展現形式,傳達出愛情永恆、忠貞、矢志不渝的信念。目前,三款聯名版共享充電寶已在全國範圍上線,用戶只需通過街電機櫃借取,就有機會感受到傳統文化中的愛情理念。
  • 北京交響樂團首次來泉州演出 奏響經典之聲
    泉州大劇院 供圖東南網12月26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 通訊員 羅曉野)25日晚,「永恆的經典——北京交響樂團中外名曲系列音樂會」在泉州大劇院上演,這是被譽為中國「首都明珠交響樂團」的北京交響樂團,43年來首度來泉州演出。當晚,著名指揮家李飈攜手北京交響樂團,為泉州市民帶來一場大型交響盛宴,奏響永恆經典之聲,打開即將來臨2021年新華章。
  • 音樂鑑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接下來是五首連著一起演奏的小圓舞曲,每首小圓舞曲都包含兩個相互對比的主題旋律。第一小圓舞曲描寫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們翩翩起舞時的情景。主題A抒情明朗的旋律、輕鬆活潑的節奏,以及和主旋律相響應的頓音,充滿了歡快的情緒,使人感到春天的氣息已經來到多瑙河;主題B輕鬆、明快,仿佛是對春天的多瑙河的讚美。
  • 18世紀的法國,一邊痴迷中國風一邊瞎畫中國人
    神奇的是,這場匯聚法國名流的跨世紀狂歡會,主題竟然叫做「中國皇帝」。參加舞會的很多法國王公貴族都化裝成中國人,貴族小姐們則裝扮成菩薩,樂師們全部身著中國袍。舞會不僅提供「中式風味小吃」,甚至還以一段名為《中國國王》的表演作為開場——30位樂師將坐在轎子中的「國王」抬進場引爆氣氛。很多中文媒體將這段歷史寫成「路易十四親自扮演中國皇帝」,是誤傳。
  • 約翰·施特勞斯《一千零一夜-圓舞曲》馬澤爾 1909
    約翰·施特勞斯《一千零一夜-圓舞曲》洛林·馬澤爾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