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劇情逐漸展開,在美麗的小鎮上忽然發生變故,一個個鮮明的角色開始生長起來,一步步引導人們去探索,到底發生了什麼。結局的時候,答案揭曉,這一切的來源,是一顆黑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結束,第一季歡樂的樂章中,凝重的,嚴肅的氛圍逐漸產生了。
第二季裡,黑蛋仍然是黑蛋,然而故事的情節顯然逐漸緊繃,人們逐漸捉襟見肘,小社會之中可以預見到人性釋放了出來。人們的生活,社會結構都在分崩離析,仿佛夏日逐漸過去,樂章在演奏高潮過後有種秋天樹葉糜爛的感覺。然而轉折也在出現,人們開始發現進出dome的通道,——這仿佛是秋雨過後爛掉的樹木中突現白森森的骨折之處,似生機,似深淵。穹頂的秘密進一步揭曉——這個被隔絕的群體中出現新的人,新展現在鏡頭鎮中的人(雖然仍然是這個群體中,然而意味著這個故事版圖開始了新的拓展),新的不屬於這個時空的人(最後被證明是不屬於這個群體的人)。梅剛剛出現的時候,我還很好奇,為什麼不停的情境下反覆有人在問,為什麼,你(我)為什麼,出現的理由是什麼?
生活中我是一個離群索居甚至社恐症患者,常常因為難以處理好人際關係而抱著這樣的想法:總有一天我們是會分開的。這部劇給我了新的想法,雖然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這就是,生活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是什麼人,他們為什麼出現在我的生活中?一定是有某種原因的。
第二季是緊張的,它在發酵。故事中的社會關係,自然環境,情節進度全都像是鍋裡的水,從第一季中的童話中脫離開來,有種末世的感覺。
同時第二季也是給我很大啟發的劇集。就個人而言,出現在第三季中茱莉亞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見識和勇氣,是我很難學會的,而第二季中有一個人科學家麗貝塔的態度讓人moving。在第一季中,四個孩子發現了神奇的和穹頂的聯繫,然後有一件事沒有解決,但卻通過眾多角色表現出來,那就是對這個能力的看法:這種神奇的現象,該怎麼看待它?這種能力讓自我站在一個什麼樣的立場上呢?我是被選中來做穹頂和人群的溝通者嗎?我是穹頂的保護者還是破壞者?我是被選中的,還是說這是意外,是一個隱藏著走出穹頂的契機?人們沒有給出答案,類似的事情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會有人去想嗎為什麼嗎?麗貝塔在這群人中實在是一個特例,他人是被動的,而她從第一季那個時間段就開始研究,to find a reason,find why .她是主動的,甚至在第一季最後梅瀕臨死亡時,大家都認為梅和黑蛋之間有著無法解釋的聯繫,大家逐漸站在一種「這穹頂是保護者,我們應該無條件信任它」的角度的時候,只有她一直堅持用科學的理論來嘗試解釋這件事,近乎執念,最終目的卻都是一樣,都是為了所愛之人。只是她用的方式不是盲信。在給梅匹配血型的時候,立刻想出在沒有合適條件下檢測血型的方法,真的很帥氣。
這個角色和這件小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部分時候人們處理陌生事物和情境的思路是固定的,那就是用現有的模式去解釋未知之物,比如茱莉亞無條件信任的主張,無論是認為這穹頂是好的,還是惡意的,其實都是在用這種方式,已經用社會和思維上的普遍模式解釋了未知的事情。而科學的角度也是在做解釋,只是更清晰,更條例,有一個地方說不通都無法走向最後的結論。這就是科學的嚴謹吧。
設計這個領域到底是不是科學的呢?人機這個部分一直不感興趣,因為太多的數據,現在想來,是因為沒有抓住這部分的核心,它從哪裡來,它回到哪裡?過去接觸的教育可能不太精良,並沒有麗貝塔這種「求證是為了更好的幫助所愛之人」的領悟,所以各種分析,各種不解,讓一眾普通人不適應。在人機這個部分,我可能沒有抓住人這個部分。也因為自身成長環境的限制,一直在人際上處理不好,因此害怕和人交流,被不止一個人說過防備心甚重,這也是我一直被阻擋在互動設計門外的原因吧。從內心裡害怕人,並沒有感受到人的美好,所以潛意識裡趨向和死物打交道。
在第二季結尾,麗貝塔突兀的死去,大概是因為劇情的需要,因為魔幻的,無法用現階段科技解釋的世界線要展開了。
第三季的主題是emotion。故事更加魔幻,時不時還提到了黑客帝國。各種衝突的解決方法主要依靠兩點,一是命運(各個人物,情節的流動),二是emotion,這和第二季的理性構成了部分對比。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編劇方面花費了很多腦力,在觀眾眼中行雲流水般的,感染人的故事,對於背後的創造者來說,是一個需要大量構思,花費腦力的事情。就好像是米飯吃在大眾嘴裡是香甜的,美食家可以寫一萬字描述這種美妙,然而米飯的生產者需要做種植的安排,成本和售賣的計算,付出勞力和腦力。這件事根本是事件的不同的面。
由此也想到設計,外人看來靈光一閃的創造品,作為產出者,需要的跳出這種等待靈光的思維,而是去思考,去造出來,這中間是需要付出精密的構思的。
第三季作為結尾,是整個劇情的高潮部分,但也仿佛冬天,下一代女王的孕育過程中,整個畫面很像是精靈王國裡的場景,芭比刺死的那個守衛就很像是精靈的妝容了。
eva生下孩子之後死去,芭比在她床前說,我不認識這個女人,但是我要去找我的女兒。這個時候特別心疼eva,作為人類的eva。試想,有一天你在執行任務中失去了知覺,然後有朝一日清醒過來,周圍的一切無不告訴你發生了什麼,在你失去意識和對自身主導的這段時間裡,你被佔據了,被控制了,你的身體被拿去生育了一個孩子,最後連同你的生命也被剝奪了。假如有靈魂存在,你站在自己的被剝奪的身體前,看著那個人——不管那個人是否是你意識中曾經愛過的——冷漠的說,我不認識她,是的,對著我人類的身體說,我不認識你,甚至是在他女友的眼前。這個時候,我,我的身體更像是一個道具了,是證明他們情比金堅的道具了。
這個時候,故事外的我真的感受到這個角色的悲情了,透過屏幕的涼氣。
克裡斯汀大半時候行為都很賤,很壞,可是在一個深夜她站在嬰兒繭前將自己的力量全部輸入給未來的王的時候,之前各種壞,賤的行為卻變得合理起來。因為她並不是人類,這個身體裡的,做出思維和行為的,靈魂,是和我們地球人的不一樣的生命體。尤其是最後女王仍然存活世間,地球人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生命的信息,給了我說不出的迷思。女王很壞嗎?克裡斯汀很賤嗎?看待事情不能用這樣好壞的方式來看待,壞,賤,殘忍,只能是我自身語言體系中帶有情感色彩的詞彙,如果一個地球人,準確的說,一個我,來做這樣的事情,就是壞的,賤的,殘忍的,因為這些行為不符合我所在的社會價值體系,但他們不一樣,他們反覆強調集體,以一種類似蜂后和蟻群的方式存在著。這只是不一樣的世界觀而已。對異類的包容,大概就在這裡了。整個故事下來,存留下來的並非都是好人,為了一己私利殺了好幾個人,犯罪許多次,能被拉出去槍斃好幾次的吉姆在故事的最後居然過上了權力和金錢兼有的生活,然而逝者卻不會再活過來。那些描述朝代更迭的詩篇在腦海裡模糊的閃過,總是染上一些悲憤的意味,即使是這個時代,也在發生者十年寒窗並不能安居樂業的事情,粗鄙的,投機的人們反而過上了非常好的生活。是誰告訴我們,知識能改變命運,知乎天天都在說跑步帶來了什麼,但那些健身受傷的,各種康復治療的方法總也看不到。這個時代真片面。大概這就是片面了,
大概,還是要回到這個層面上來吧:如何看待陌生的事情?應該是科學的——需要原因,需要條理,同時也需要找好從何處來,去往何處,...
(等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