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區東較場社區五世同堂72號院的《院落居民公約》裡,院落內禁止停放任何機動車輛的條款寫入其中——從此,再也不用擔心因停車問題發生爭執甚至打架的現象出現,消防通道暢通了,居民更安心了。
「91票反對停放,17票贊成停放!」錦江區東較場社區五世同堂72號院的《院落居民公約》裡,院落內禁止停放任何機動車輛的條款寫入其中——從此,再也不用擔心因停車問題發生爭執甚至打架的現象出現,消防通道暢通了,居民更安心了。
文明院落打造之後,環境變好了,但如何加強管理,讓優美的環境持續保持?錦江區充分發揮群眾的自治作用,全力推行院落公約管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居民共擬自治公約
院委會每月曬公區收益
錦江區钂鈀街37號大院,曾經沒物管、沒保潔員,道路破爛不堪、車輛亂停亂放、綠化無人養護。去年,37號大院成為錦江區首批完成改造的文明院落之一,通過整治後,院落環境煥然一新,車輛停放規範了,看起清爽多了。
院落打造好了,硬體上去了,如何加強管理,讓軟體也「硬」起來?大院院委會主任王國蓉介紹說,大院首先成立了院委會,針對以前一部分人總喜歡將雜物堆放在陽臺的現象,院委會多次溝通,甚至主動請來收荒匠和社區志願者進行清理打掃,並將賣廢品的錢交給各位住戶,最終解決了陽臺雜物亂堆亂放的問題。
用制度約束居民的行為才能長久。王國蓉說,去年11月,通過召開壩壩會,經居民大會一致討論,共同擬定了一份《居民自治公約》,用來約束住戶們的不文明行為,宣傳積極參與自治。記者在貼在門口的《公約》中看到,裡面詳細列出13條關於如何維護小區秩序、積極參與院落自治管理的內容。比如,保持陽臺清潔,不亂堆垃圾、亂貼廣告;維護院內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如果住戶違反相應公約,將受到相應處罰。比如,不按時交納物管及門衛費用、在陽臺亂堆亂放將被曝光在公告欄等。公約在小區進行公示後,效果良好,住戶大多積極遵守公約保持小區的清潔衛生。
王國蓉說,院落開展居民自治,除了處理環境衛生、安全等問題外,小區的經費也是很讓人頭疼的一大問題。37號院內擁有20多個車庫,院委會成員通過與住戶協商,將這些車庫對外開放,並於每月將所得公區收益列出來進行公示。小區的這些收入基本可以支付小區的門衛費、衛生費等公共支出。
構建新型院落自治機制
院落(小區)更和諧
街道體制、社區治理新機制、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三大改革之後,錦江區將觸角伸向社會管理的最基層——院落。錦江區下發了《關於推進社區居民院落(小區)自治,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區社會管理的意見(試行)》,著手在全區範圍內全力推進院落居民自治。
如今,錦江區院落普遍建起了自治組織,形成了居民自治章程或者居民公約。有了自治組織和居民公約,居民已經感受到了不小的變化。不久前,東安北路6號1幢5單元2樓,一住戶因下水道堵塞致使衛生間、廚房被淹,造成上下幾戶人的矛盾,院委會的人員分別到這幾戶人家中進行調解,查看下水道堵塞點,分析堵塞原因,聘請疏淘公司進行疏通,組織該樓幢居民進行協商,對疏淘費用共同承擔並籤字畫押,從而化解了鄰裡之間的矛盾;玉皇觀1號院以前髒亂差無人管,自從院委會成立後,發動居民粉刷圍牆,將養生要旨編成順口溜裝點成藝術牆,使院落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報記者 嚴斌 攝影 謝明剛
我要報料(有獎報料:20元--1000元)
更多新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