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主義以來,我們的客廳就是這樣,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仿佛我們的客廳還是這樣,但是我們的室內裝飾格調卻一變再變。
不過,客廳的趨勢也悄悄地發生了改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弱化客廳的功能,由開始淡化電視機,到如今的削弱客廳主體。不要電視牆見過,不要客廳的不多見,不得不說藝高膽大,效果非凡!
如果真要把裝修分類的話,個人覺得只有兩種類型:其一、預算充足;其二、預算不足。
很多人會把客廳打造出工作室模式,尤其是那些喜歡手作、閱讀、養寵物的年輕人。他們會把客廳這個區域的功能最大化。因此,他們的客廳沒有沙發、沒有電視,只有寬敞的活動空間,轉角的工作檯。
也許你會覺得,這麼大的空間不需要沙發、電視,會不會顯得過於「慘澹」?其實我們可以利用牆體附件如,壁爐、鏡子、復古櫃及綠植、裝飾畫來點綴。
如果說以上的理念比較適合獨身的人群,那麼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婚後有孩子,客廳是怎麼裝修的?
孩子如果還沒上學的話,裝修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騰出大面積的活動空間。因此,很多年輕的父母,會把客廳打造成孩子活動區。
鋪地板或者地毯,孩子可以在家撒歡兒跑,隨地坐或者爬都沒有問題。
如果預算充足的話,甚至可以把客廳打造成「遊樂園」的效果。
對於30-40歲階段的人群而言,如果對於客廳功能的需求並不是那麼迫切,你可以考慮將這裡打造成書架牆的形式,營造出家庭式圖書館的氛圍。
當然,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是書香門第,更多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這時候書架牆肯定不實用,我們可以考慮設計成收納牆的造型,整牆的收納能力是很強的,對於普通家庭,柜子真的不嫌多。
前面有說過書架牆模式、工作室模式,對於一般的家庭而言都不太實用,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其實書房模式的客廳更實用。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想表達一個思想,家裝設計並沒有定論,我們應該根據自身的需求來裝出理想中的環境。就如同今天提到的客廳一樣,只要你勇於打破常規則,也許你就能獲得一個不一樣的家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