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瑜說她30歲前都是靠天賦吃飯,小小年紀包攬大大小小的各類獎項,受到京劇界泰鬥的愛惜與提攜,25歲即成為上海京劇院副團長,頭上頂著著餘派第四代傳人、「梨園小冬皇」,當今坤生(女老生)第一人等多重光環。
有時候上蒼就是如此眷顧一個人,可以說少年王佩瑜真的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她有著絕頂的悟性和模仿力,從小就是學校各類獎項的得獎專業戶,唱崑曲,花旦樣樣在行,並且出類拔萃,但她後來還是選擇了女老生做為她藝術專攻的領域。
她亦有著年少輕狂的喜悅與傲慢,自稱「瑜老闆」,帥氣到讓女生傾倒,以為天下永遠都會是一片掌聲與喝彩。
真正的成長從她辭去團長一職自己去開工作室,當以已之力孤立面對社會,才發現萬事艱難,步步有羈絆,青春總是要痛一下才會醒的,這份坎坷才是她內心真正成長與成熟的開始,她開始學著與體制和解,並且真正承擔起傳統藝術的傳播者這個角色,無論是《朗讀者》裡一襲素色長袍用念白讀《念奴嬌赤壁懷古》,還是《跨界歌王》中淡定專注的評委,王佩瑜越來越變成一種力量,你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喜歡這位瑜老闆:她的時尚與儒雅的兼備,內斂與盛放的交集,傳統與流行的混搭,她身上都會有讓你喜歡的元素。
她親近流行元素,又痴迷於傳統文化的魅力,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文化沉澱的底蘊。
聽她9歲時唱評彈,面對舉座年長的票友們淡定從容,唱腔眼眉有板有眼,很難相信這是僅僅學習了兩個月零一天的孩子所做出的表演,
做票友的舅舅將其帶進京劇大門。開蒙學老旦,亦很快就以一出《釣金龜》獲得江蘇省票友大賽第一名。因此她從小就被稱為「神童」。但我想她從未辜負自己的才華與稟賦,在學校她是認真努力的好學生:班長,學生會主席,樣樣功課優秀,現在的她亦接受老一輩京劇藝術家的囑託,承擔起傳統藝術的繼承者和傳播者。而且非常難得的是,即使在傳統嫁接流行元素的過程中,她也是遵循京劇藝術本體的規範,在吸納新的成員接納京劇的同時,也讓傳統票友們多了份驚喜與欣慰。
可以玩跨界,但我有我的藝術底線,這也是王佩瑜藝術中最迷人的部分,當你因為流行元素走進瑜式文化之門,你進一步看到的,將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並且一步步跌進去無法自拔。
王佩瑜說世上分兩種人,一種是喜歡京劇,另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你試試走進這座文化的百花園,也許真會有你從未了解的一種美,一直在沉睡,不妨讓它悄悄甦醒。
如果說少年王佩瑜是幸運的天才,進入盛年後,她有了更多責任的承擔與生活的趣味,從年少輕狂,到現在的平和寬容,她越來越有大師的味道。
我們已經錯過梅蘭芳,請不要再錯過王佩瑜。
王佩瑜九歲唱評彈《新木蘭辭》,技驚四座
王佩瑜與徐帆合作唱段《坐宮》,讓人驚豔
王佩瑜與霍尊一起演繹《卷珠簾》,婉約迷人
特別提示:關注公眾號,回復「瞭然」或「歲月縫花」可查詢瞭然相關文字及《歲月縫花》具體情況。回復「胭脂水岸」「讀書會」「創意手工」「手寫信」「個性畫冊」亦有不同內容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