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現存最大的媽祖廟-赤水天后宮,與莆田湄洲媽祖一脈相承

2020-12-23 棠梨子樹下

宏偉壯麗的赤水天后宮地處龍門鎮赤水村東北,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佔地面積2080平方米,是龍巖市境內現存最大的媽祖廟。

赤水天后宮坐北朝南,是一座抬梁木構架三層樓閣式重簷歇山頂古建築,通高約15米。二殿一廳二迴廊,中軸線自南向北依 次為:前廳、戲臺、天井、中殿.正殿,前廳和正殿兩邊有迴廊相連。前廳大門又稱山門,兩邊牆上各有一壁畫。大門兩邊各有 一個豎拱形側門,朝拜者按「男左女右」依次進入。大門內為前廳,前廳屋頂向中殿延伸的單簷式建築稱戲臺,為當地村民祭祀 媽祖生日時演戲的場所。越過天井就是中殿,中殿左右各有一個臺階,臺階兩側各植鐵樹,鐵樹高達3米,年年開花,中殿屋架 橫梁飾有仿宋雲龍木雕,圖案精緻。正殿正中神座上供奉媽祖神像,兩邊侍立著「千裡眼」、「順風耳」塑像。神座供桌上還供奉著一尊較小的木雕媽祖坐像.為1990年當地村民從莆田湄洲媽祖廟迎回的。

正殿天花板上繪有彩色龍鳳呈祥和海浪紋圖案,象徵人們祈望媽祖神庇護海內外赤子平安、發達的願望。正殿左右兩邊還各有一拱形側門,上書「清河寶地」、「湄洲別境」。正殿面闊三間,進深10米,系夾牆式建築,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夾牆內通道寬約3米,緊挨正殿環設九間房子,既可住人又可儲存糧食,方便而實用,。正殿神座後分別有29級和19級樓梯可直通二樓和三 樓,登樓遠眺,整個赤水村盡在眼帘。前廳屋脊正中有一葫蘆寶 頂,與其遙遙相對的正殿屋脊正中亦有一葫蘆寶頂,為明代著名的祭紅瓷瓶組成,系當年興建時的鎮宮之寶。

關於赤水天后宮的興建有兩種說法:一是天后宮西側有一條 赤水溪,溪上原有數座木橋,每年汛期木橋常被山洪衝走,村民 多次修橋,頻修頻圮。為解決交通和農田作業方便,村民發起捐 募興建天后宮,以求媽祖神靈保佑。另一種說法是清雍正年間,閩 西大旱,村裡許多男丁為謀求生路而紛紛從廈門乘船出洋過番,途中常遭大風大浪襲擊。村裡人為保佑親人平安,於是興建了天后宮。

據現存宮內的碑文記載,赤水天后宮興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系用黃土夯築而成。經數年努力,已初具規模。其間因 規模宏大,費用不敷而「觀成有待」;後又因「風雨所侵」、「眾慮其圮」,乃「竭力題充,共充銀白銀170餘兩錢有奇」,又經一年多的「通體修理,保前功於勿墜」,才於乾隆五十年(1785)蒲月 (五月)全部完成。赤水天后宮的建築藝術,不僅保留了宋代遺風, 也沿襲了明清時代的風格並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其宋代遺風表現 在穿鬥式木構架、三爪木雕龍飾及迴廊等。明清風格表現在穿插坊、雀替、舉架和布局等。地方特色表現在山門、瓦當及夾牆建築。因此赤水天后宮成為中國古建築史上珍貴的活資料。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時代的變遷,宮內原有的大鼓、鐵鐘以及 大門外的一對石獅早已不復存在。龍巖市政府十分重視赤水天后宮的維修,並成立赤水天后宮管理委員會。從1987年至1994年, 原縣級龍巖市財政共撥出15.5萬元進行維修,使其恢復了原貌。 計劃再撥款恢復五穀仙庵和樓內裝飾,並加建小橋、停車場及綠 化地,使其成為旅遊和觀光的勝地。

相關焦點

  • 湄洲祖廟媽祖分靈澳大利亞雪梨天后宮
    徐國榮 攝   中新網福建湄洲島9月29日電 (林群華 鄭荔川)9月29日凌晨6點,湄洲媽祖分靈澳大利亞雪梨天后宮暨割香掬火儀式在媽祖故鄉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宮舉行。  澳大利亞雪梨天后宮代表一行遵循古制,沐手拈香,敬備五果六齋,在通贊的主持下,向祖廟正殿金身媽祖依次行三獻禮、割香鞠火禮。
  • 該地竟有400多座媽祖廟!
    前幾天網上有一條消息,說是2020年11月21日,龍巖市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揭牌儀式在龍巖學院舉行,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受邀參加活動並受聘為龍巖市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顧問。出席活動的還有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袁錦貴,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顧問、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委林光大等。
  •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內供奉的女神
    湄洲島位於福建莆田東南,面積16平方公裡,海岸線長30多公裡,灘緩海平,沙柔水清,風光旖旎。媽祖廟在湄洲島北部的祖廟山上,為中外媽祖廟祖庭,千百年來,一直被媽祖信徒奉為「聖址」,香火興盛。 閩人在母家稱「媽祖」,因此又有人親切地呼其為「媽祖」。林默娘在海上救難行善的事跡,廣泛流傳於福建莆田地區。傳說她在年近三十歲時,駕一葉小舟,泛海而去,杳無音信。當地百姓懷念她,紛紛傳說她在湄洲嶼「羽化升仙」,建廟紀念,稱為媽祖廟。
  • 湄洲媽祖廟受贈翡翠媽祖像 將分靈臺中大甲鎮瀾宮
    湄洲媽祖廟受贈翡翠媽祖像 將分靈臺中大甲鎮瀾宮 2011年12月10日 18: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神界姐妹花 愛你麼麼噠」雲遊各地媽祖廟
    內供奉的是媽祖父母神像和宋代「異人妝塑」的媽祖神像,以及媽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據《天后志》記載,媽祖曾祖父「保吉公棄官隱居賢良港」。湄洲媽祖祖廟湄洲媽祖祖廟位於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宮下村東北面。湄洲媽祖祖廟的寢殿、正殿和聖父母祠是祖廟建築群的主要建築,是媽祖信仰在祖廟的主要載體。
  • 聽見湄洲媽祖祖廟!【西軸線】
    億萬媽祖信眾心目中最神聖的殿堂──天后宮,民間稱為媽祖寢殿。正殿是朝南的,而寢殿是坐西朝東的,應該與風水學有關。據史料記載,此殿始建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 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最初只是「落落數椽」的神女廟。後經過多次重建,現存建築是民國年間再度重修的,建築保持明代布局和清代風格,部分為清代原構。由門殿、主殿和兩廡組成,主殿為單簷歇山頂三開間五進深的抬梁式結構建築。
  • 一年之約:拜媽祖 敘友誼 崑山慧聚天后宮一行赴湄洲朝聖
    莆田網訊 9月17日下午,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期間,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崑山慧聚天后宮負責人孫德聰攜慧聚天后宮代表一行45人來到媽祖故裡湄洲島朝聖。這是去年9月份湄洲媽祖巡安崑山一年後的回訪之約。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對眾人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如圖)。雙方拜媽祖、敘友誼、逛祖廟,意義深遠。  林金贊向來訪的慧聚天后宮一行介紹祖廟這一年來的變化。他表示,當前,祖廟正在不斷深挖媽祖文化內涵,豐富祖廟旅遊業態。
  • 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天妃宮,俗稱娘娘宮,歷經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宗教建築。該建築群是中國三大天后宮之一,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宮之一。天后宮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歷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員娛樂聚會的場所,除了舉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儀式外,還經常有各種中國特色的酬神演出。據說在每年農曆3月23日為天后媽祖的誕辰,這裡經常舉辦民間花會,吸引了很多遊人。
  • 南靖霞露媽祖廟一行來莆朝拜觀光
    莆田網訊 前些天,漳州南靖霞露媽祖廟一行975人抵達媽祖故裡湄洲島,眾人統一佩戴印有媽祖標誌的紅色帽子,恭抬分靈媽祖並以鑼鼓隊等為陣頭,一路踩街至祖廟天后宮。在祖廟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進香團人員分批進入祖廟園區,佩戴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有序進行朝拜觀光。
  • 媽祖坐動車買實名票 網友:高鐵歷史上承運的最大「年齡」旅客!
    不少網友表示,媽祖絕對是中國高鐵承運的「年齡」最大的旅客了!還有網友表示,神仙也下凡體驗高鐵速度了!網友評論截圖湄洲媽祖祖廟工作人員說,其實,媽祖外出巡安前已提前向有關部門申請和備案,而媽祖的「實名制車票」是使用虛擬身份證號的特製車票,「身份證」號碼也是虛擬號碼。
  • 廣東最大的媽祖廟,由霍英東捐建,氣勢恢宏,堪比北京故宮
    南沙天后宮是南沙區的標誌性景區,是廣東到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媽祖廟,建築群坐落於大角山南麓,前面就是遼闊的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南沙天后宮依山而建,氣勢恢宏,融合了北京故宮和南京中山陵的建築風格和氣勢,獨特的建築美學讓人讚嘆不已。走近南沙天后宮,最先看到的是一座典雅的牌坊,上有「南沙天后宮」浮雕字,牌坊的四根立柱上有四句對聯,橫梁等處還有龍形浮雕。
  • 廣州南沙天后宮,東南亞地區最大媽祖廟,來廣東旅遊一定不能錯過
    建於明代的天妃廟是南沙天后宮的前身,乾隆年間重修後改名"元君古廟"。抗戰時期被炸毀後,上世紀末期霍英東先生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緊鄰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媽祖廟,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
  • 湄洲媽祖將分靈法國巴黎
    媽祖文化進入法國學堂。林建斌供圖。中新網福建湄洲島1月11日電 (徐國榮)「媽祖故裡」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的湄洲媽祖祖廟,11日迎來法國媽祖文化聯誼會會長林建斌一行6人。林建斌一行就今年8月分靈湄洲媽祖至法國巴黎等事宜,專程前來商討。
  • 臺灣媽祖廟
    臺灣的媽祖廟。據統計,至1930年末,臺灣媽祖廟有335座;1954年增至384座;據《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一書說,臺灣民間祀奉天上聖母為神的寺廟,已經超過900座之多。媽祖廟宇名稱不一,有天妃宮、天后宮、媽祖廟、天后寺、天后祠、聖母壇、文元堂、朝天宮、鎮瀾宮、安瀾廳、雙慈亭、中興宮厝等;奉祀的媽祖,因來自大陸不同的地方而有不同的稱呼,如來自興化軍稱「興化媽」,來自泉州的稱溫陵(泉州舊稱)媽祖,來自龍溪的稱「清溪媽」,來自同安的稱「銀同媽」等。 在臺灣的媽祖廟中,以臺南64座為最,高雄60座次之,再次為屏東及臺中各49座,雲林縣48座,彰化縣42座。
  • ...的殿堂——汕尾媽祖廟|鳳山媽祖廟|媽祖|汕尾|鳳山公園|天后宮
    媽祖,又稱天后、天妃、娘媽等,是東南沿海地區歷代漁民、船工、商客、海員共同信奉的神祗,據史料記載,媽祖的原名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她的一生熱愛勞動、熱愛人民、見義勇為、扶危濟困,深受百姓愛戴,媽祖的信眾遍布世界各地、為其興建媽祖廟供奉香火
  • 海口騎樓的天后宮裡,藏著一個小展館,想了解媽祖知識絕不能錯過
    但在騎樓老街的中心位置,有一個與騎樓老街融為一體,被譽為老海口的守護神,香火火鼎盛,海南規模最大,並已有700多年歷史的天后宮(又稱為媽祖廟,天妃廟,天后廟等等),非常值得一去。如果你想在湊熱鬧或者的同時了解一些關於媽祖的相關知識,那天后宮裡面有個迷你的小展館會非常適合你,進去只要十分鐘,你便能了解到為何中國沿海地區的人民對媽祖的信仰如此熱忱,也會讓你一直以來對天后宮的所有疑惑一併消除。
  • 海上女神的殿堂——汕尾媽祖廟
    汕尾市地處南海之濱,有著悠久的媽祖文化傳承。宋元之際,由於戰亂,從福建莆田、湄洲一帶的林氏族姓遷徙到陸豐縣時,把媽祖信仰的習俗也帶到了陸豐,並代代相傳下來。千百年來,媽祖信仰一直是汕尾人的精神寄託,汕尾大大小小的媽祖廟更是汕尾人寶貴的物質精神財富。全國最高媽祖石像所在地——鳳山媽祖廟
  • 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媽祖像,重1.6噸,價值3個億,居然還是捐贈的!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這位神奇女子降生在福建莆田市湄洲島,媽祖升天后,人們懷念她、紀念她,就在湄洲島建廟祭祀,這也是最早的媽祖廟。2013年,上海某玉石公司向湄洲媽祖祖廟捐贈12尊翡翠媽祖像,其中最大的一尊翡翠媽祖像重1噸多,價值約2億元。這尊媽祖像如今安座在湄洲媽祖祖廟宮門殿,供媽祖信眾及遊客朝拜。
  • 如果你走進任何一座媽祖廟……
    湄洲祖廟有一副對聯:「忠信涉波濤,周曆玉洲瑤島;神明昭日月,指揮水伯天吳。」這副對聯是乾隆皇帝御賜的,對媽祖褒獎極高。天津天后宮有一副對聯:「補天媧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兩般神女;治水禹聖,濟川後聖,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樣聖功。」這副對聯將媽祖比作女媧、大禹,聖功至大。南沙天后宮有一副趙樸初作的對聯:「大海作慈航,為示現天后身而說法;眾生行善業,必能得福德神之降祥。」
  • 湄洲媽祖啟程赴臺巡遊 郭臺銘、任賢齊專程接駕!
    今日上午7點,2017年湄洲媽祖巡遊臺灣正式在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宮起駕。臺灣鴻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先生率領集團高階主管一同前來迎接湄洲媽祖赴臺巡遊。在9月23日當晚,臺灣鴻海科技集團總部大樓前搭設媽祖行宮並舉行接駕湄洲媽祖頭香大典,郭臺銘將奉香虔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