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限薪令」一出,引發了娛樂圈很大的轟動,很多人覺得現在的明星片酬是該整頓一下了,從很多的報導的文章中我們能看到有一部分明星的出場費已經高達九位數。別說一輩子,恐怕普通民眾好幾輩子都賺不到這麼多的錢。
於正作為娛樂圈裡的「紅人」前不久也是分析了高片酬演員自己拍一部戲下來最後能拿到多少錢。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在看到行業的一些內幕後還是指責於正,這樣的發聲在從業人員看來可能沒什麼問題,但相比較老百姓千八百塊的工資來說他們的片酬仍是一個天文數字。
同樣的很多明星早年因為生活窘迫,紛紛到娛樂圈來發展,一方面是自己有著演員的夢想,另一方面就是這個行業真的是「高薪」行業,來錢又快,看起來還很輕鬆。現在很多的明星和藝人也都是開著豪車住著別墅,更是讓很多的青年朋友感覺這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像是馬雲說的那句話:金錢在自己的眼中只不過是一串串的數字,只是我們沒有到達他的高度,還沒有辦法視金錢如糞土。
很多香港明星也是初期家中非常的窘迫,為了還債和改善生活開始了自己的演繹之路。像是周星馳早年賣過指甲鉗,後來慢慢的將工作重心轉為商業領域,單看他後來內地拍的這些作品質量就知道沒有最早拍戲的初衷。
不過也有很多朋友發現當初很火的香港明星在年輕時賺了這麼多錢,為什麼老年大部分生活卻這樣落魄呢?最主要的就是他們的消費觀,一旦自己的消費檔次提升,想要再降下來就很難。年輕時有戲拍有錢賺,但老了之後就沒有收入來源或者是很少,看起來就非常的落魄了。
像周星馳能夠在商業領域成功的明星也是屈指可數,記得當年的金融風暴很多的普通人都賠的血本無歸,更不要說是有錢的明星,最終別說身無分文,負債纍纍的也是非常的正常。像是香港的消費、房價和醫療相對較高的生活成本也是讓很多普通的明星承擔不起。
有人覺得他們是明星曾經輝煌過,現在落魄這一輩子也值了。也有人覺得平平淡淡走完一生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假如生活可以重來,大家會選擇那種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