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昆解說鋼琴演奏的技巧
記者:據了解,十七歲時,您參加了在匈牙利舉行的「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並榮獲特別獎及匈政府破例獎勵李斯特頭髮一束之特別殊榮。請您談談這次比賽的前後經過,對您走向國際樂壇有什麼樣的意義?
劉詩昆:我十七歲時,參加了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這是一個世界上高難度的比賽。在這次比賽裡,其實我得的是第一名,我的成績是第一的,各國的評委和觀眾都給我鼓掌,結果卻被排在第三名。為什麼呢?因為當時蘇聯是一個大國,必須得第一,不得第一也是第一。匈牙利必須拿第二,其他國家的成績再好也只能得第三,當時輿論譁然。為了平息輿論,匈牙利政府從博物館裡拿出他們珍藏的李斯特的一束頭髮來獎勵我。確切來講是一小束,非常漂亮,大概有半尺長,銀灰色的,李斯特當時曾以他漂亮的長髮著稱於世,迷倒了當時很多貴婦人和漂亮女郎。可以說,我是至一無二的頭髮擁有者。1966年,我被抄家,那束頭髮也不知流落到何處去了。其實,給我的人生帶來輝煌的是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一屆柴可夫斯基鋼琴比賽」,那一次我得的是第二名。
記者:1958年,您在被稱為「國際樂壇最高奧林匹克賽」的世界頂峰鋼琴賽「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中榮獲亞軍。結合當時的國際背景,請您詳細談一談這次比賽的情況。據悉,這次比賽的冠軍美國鋼琴家範克萊本回國後和您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請談談您的看法。
劉詩昆與範克萊本多年後重聚
劉詩昆:參加這次鋼琴比賽時,我十八歲,非常賣力,手指頭都彈破了,確切地講是指甲彈裂了,之後就會影響到裡面的肉。美國的範克萊本和我分別獲得了冠、亞軍,範克萊本回美國後就開音樂會,一場下來就是十萬美金,在那個年代十萬美金比現在的100萬美金還多,他不知道開了多少場音樂會,後來就成了一個大富翁。而我得獎在當時的中國轟動也非常大,赫魯雪夫還給毛澤東和周恩來發了賀電。但是我回國之後的境遇和範克萊本卻有著天壤之別。蘭時正是大躍進時期,回國之後我役有去彈琴而是被下放到北京郊區的十三陵水庫勞動,挖土挑土。我獲獎之後,《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大標題進行了刊登,但內容不是劉詩昆得了什麼大獎,而是劉詩昆決心走又紅又專的道路,「專」是指在專業上能獲得高難度的國際大獎,「紅」是指政治上積極進步,所以我25歲就當上了全國人大代表。在大大小小的場合上,我也一次次展示著自己卓越而又高超的演奏技巧。
記者:您曾經有過「300港幣在香港闖天下」的曲折經歷,您是如何從一名鋼琴演奏家轉為教育家和實業家的?
劉詩昆:當年,我到香港定居那天,正值中國人最看重的節日——陰曆大年三十。當晚6時,我帶了300港幣過深圳羅湖橋,海關在我的香港通行證上還寫了300,現在那個通行證我還保存著。當時的香港,我感覺就像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所說:「紐約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而是戰場。」為此,我決心首先建立自己的經濟基地,並決定從個人教學開始,在家裡進行一對一教學,從早到晚,每天起碼工作10個小時,但我的學費在香港也是非常高的。
那時,我非常貧窮,連在香港舉辦鋼琴講座需要張貼的海報錢都沒有。為此,我只好去找朋友幫我畫張彩色海報,再用彩色影印機印出來,然後我們到那些繁華的地方或者學琴人多的樓宇裡貼。就那樣搞了將近兩年,我才積累了一筆資金,買了一棟房子,開了一所「劉詩昆鋼琴藝術中心」,目前這樣的中心在全國已經發展到了60家。(2006年)
歡迎關注劉詩昆大師
加盟商服務熱線:400-83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