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2》正在熱映,作為「港片不死」的證明,它在上映之初便展現出強大號召力,成為年末的一匹黑馬,有人說近些年只看過兩部最好的港片,一部便是熱映的《拆彈專家2》,另一部則是《無雙》。
在2018年,《無雙》成為當年的國慶檔票房黑馬,如同現在香港電影整體消沉的背景一樣,當時《無雙》的上映為眾多影迷打起「雞血」,想像著港片能夠再次回歸往日輝煌,可惜隨後兩年,在《拆彈專家2》還未上映前,港片一直處在沉寂狀態。
在《無雙》還未上映之時,不少觀眾從簡介和預告片中便了解了大致劇情,一個「毫無新意」的警匪動作港片,這是不少觀眾對《無雙》所作的判斷,不能說觀眾武斷,因為當時港片沉寂,觀眾的耐心已經消磨殆盡,急需一部高質量佳作來振奮觀眾對港片的信心。
於是夾雜著複雜情感,《無雙》拉開序幕,莊文強耗費十年時光打造的劇本,邀請周潤發、郭富城兩大影帝加盟,這樣的陣容縱使初期對影片信心不足也很難不去觀看,所以帶著低期待的觀眾被驚豔了。
影片中似乎有兩個宛如「複製」般的故事,第一個故事中以代號「畫家」(周潤髮飾演)為首的犯罪團夥,運用各種手段偽造鈔票,其中有一個關鍵人物落魄畫家李問(郭富城飾演),在不斷脅迫中失去本心,無奈運用自己超高畫技,為犯罪團夥「複製」出和真正美金一樣的鈔票。
而另一個故事中李問則是一個落魄畫家,在貧困中掙扎求生,李問沒有過人的藝術天賦,反而畫技超群,意外發現自己擁有常人不具備的造假天分,於是他開始集結人手,成立犯罪團夥,用自己過人畫技製造假鈔,而在利益的驅使下,爭端由此產生,他因此不斷殺人,手上沾滿鮮血。
可以說《無雙》大的特色便是它的反轉,一次次身份轉換,讓觀眾為此叫好、吶喊,宛如「羅生門」似的審訊和論述,更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如果說所複製的鈔票不過是一切的導火索,那麼主人公李問正反兩面的布局便加深了觀眾對整個影片的印象。
很多觀眾認為影片之所以叫《無雙》是因為郭富城飾演的主人公既是李問,也是「畫家」,這當然是一種比較合理的認知,但是從某種角度而言,這何嘗不是對李問人生的描繪。
他有著超群的智慧,就像常人眼中的天才人物,但是這種天才卻有著不幸的命運,在窘迫生活中掙扎喘息,為此他選擇一條不歸路,將人性偏執、陰暗的一面毫無顧忌地展現。
然後他在獄中仿佛自我欺騙式的幻想出一個不一樣的人,複製了自己的人生,描述中的他有著和李問差不多是經歷,卻不是主導者,反而成為被害者,唯唯諾諾、為愛情而傷,不得不走下去。
《無雙》的魅力不止是周潤發和郭富城的同臺對壘,更重要的是對人物心理的精準把握,一次次復刻的既是鈔票,也是人心。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