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主演袁弘:若兒子被欺負,會告訴他不能軟弱

2020-08-13 新京報

正在播出的網劇《刺》,根據李尚龍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警官陳茜接到一起女性失蹤的報案,經過對失蹤人韓曉婷社會關係的一系列調查之後,一個圍繞著女孩之間救贖友情、親情的故事。

在劇中,袁弘飾演的警察陳茜看似非常「功能性」,只負責調查韓曉婷的失蹤案,並撥開十年前校園欺凌事件的層層迷霧,但實則在他身上卻埋藏著一根更深的「刺」。這根「刺」貫穿他查案始終,扎在他的人生中,也扎在社會每一個曾遭受欺凌的人心裡。

《刺》劇照

製片人:

陳茜這條線不累贅,代表社會大多數

《刺》的故事從陳茜開篇。電視裡播報某學校16歲花季少女因校園欺凌跳樓自殺,此時邊聽新聞邊吃魚的陳茜,不小心被一根魚刺卡住嗓子。當他到警局上班後,遇到韓曉婷失蹤案,極為上心的幫忙調查,而這根魚刺就在前期調查中一直卡在他的嗓子裡,扯得生疼,連說話的聲音都有些嘶啞。

袁弘飾演陳茜。

《刺》的總製片人肖霄表示,從前幾集來看,陳茜這條警察線確實稍顯多餘,無非就是調查員的作用,但實則不然。第八集時陳茜的故事開始慢慢鋪陳——他同樣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之一。「茜」的讀音原本是「xi」,陳茜出生時同胞姐妹夭折,家人便為他起名「陳茜」,希望他永遠記住自己生命的一半屬於另一個人。但陳茜小時候卻總因名字的讀音過於女性化而被同學嘲笑。這也成為扎在他心裡永恆的那根「刺」,「生命是多麼可貴,他不允許任何人踐踏他的生命,也不允許任何人踐踏別人的生命。這也是他對韓曉婷的事感到憤怒的原因。」

在肖霄看來,陳茜代表著社會上大多數曾遭受欺凌的人——即便脫離了令自己感到痛苦的群體,但這件事卻永遠困擾著餘下的人生。就像陳茜在找醫生拔掉嗓子裡那根刺之後,還是覺得不舒服,「這是我們最核心想要展現的。他拔出來到底是物理上的刺,還是心理上的刺?但拔完就能徹底出來了嗎?不會的,被欺凌的痛會一直延續,直到劇終他通過救贖他人,幫助自己走出這件事。」

《刺》講校園欺凌。

袁弘:

我會告訴兒子,被欺負了不能軟弱

新京報:《刺》這部劇本哪裡吸引到你?

袁弘:我跟這個戲還是挺有緣分的。最早有劇本創意的時候,監製宋方金就跟張歆藝聊過製作層面的合作,後來因為歆藝生孩子就沒能實現。但我一直覺得這個故事是一個很好的而且是現在市場比較稀缺的主題,能夠引起很多人共鳴。

陳茜的設定不單純是功能性的。

新京報:你對陳茜這個角色怎麼理解?

袁弘:這個角色給我感觸很深,他在讀書的時候因為名字遭受過不公平對待。每一個人成年的性格形成,都跟他年少時的經歷和遭遇有關,陳茜就是典型。所以等他後來做了警察,做事風格也是比較暴烈,比較魯莽衝動。所以他才會對韓曉婷的案子那麼上心,不顧一切地想要去把這個案子破掉,替人討回公道。

新京報:開篇陳茜吃飯卡了一根魚刺,而且那根刺一直跟隨他辦案的全過程,你覺得這根刺的寓意是什麼?

袁弘: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裡、在朋友中,都會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我覺得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曾經有過一些經歷,就像那根刺,大多數時候它可能是在心底很深的地方。像我們的同齡人或多或少在青少年時期,都經歷過類似的事件,不管是經歷被校園欺凌,還是你無意中欺負到別人。這對每一個人來說,可能都會影響你一輩子。

對於陳茜來說,這根刺的設計就挺巧妙的,一個是心理的那根刺,另一個是他時刻有種在吼,但就是說不出來的感覺。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那樣的硬漢,他沒有辦法去跟人家表達,人家也不理解你為什麼要這樣。

破案是陳茜「拔刺」的過程。

新京報: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或多或少經歷過校園暴力,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袁弘:現在這種現象其實比以前少了,現在家長、學校對於這方面的關注也多。但在我們讀小學、中學的時候,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我自己也經歷過。少年的時候班上很容易有小團體,不管是男生、女生。強者自己都沒意識,就會欺負其他人。比如我小學的時候,那時候有很多跟我們同齡但不讀書的孩子,蹲在學校門口拿你的零花錢。這樣的事情對於小孩來說,會形成一個心理傷害。有的孩子可能就越來越自閉、不自信;還有一種極端,就以後自己也要這樣,去欺負別的孩子。但不管是哪個方向,都會對當事人造成永久的影響。

新京報:作為孩子的爸爸,在演這部劇的時候你是否也思考過,未來如果兒子遇到這樣的校園暴力,應該如何處理?

袁弘:我最近還跟歆藝聊這個事,我說有些東西是你無法避免的,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不管是我兒子以後在學校裡被人欺負,或是他有可能無意中欺負到別人,你都沒有辦法百分百避免,我覺得那可能是每個孩子成長經歷中都要經歷的,因為小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人格和正常的是非觀。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跟他灌輸,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麼辦。

當然作為家長,誰欺負我兒子,我會氣死。但首先我會以我的經歷告訴孩子,不管是你無意中欺負了別人,還是你被別人欺負了,一定要自己告訴老師和家長,讓大人來解決一些問題。

還有因為我兒子是男孩,我會告訴他,你被欺負了絕對不能軟弱,不能慫,男孩子還是要有男子漢氣概,這是作為男人的態度。我完全是從我自己看到的經歷出發,我不慫,以後也不會被欺負,這個事也不會對我造成情緒影響;但是你慫了一次之後,心理陰影永遠就在你身上。特別是等男生成年之後,這是特別不好的影響。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李立軍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如懿傳》海蘭逆襲告訴我們:一個女人,你太軟弱,只會被欺負
    《如懿傳》海蘭逆襲告訴我們:一個女人,你太軟弱,只會被欺負。02如懿不止一次跟海蘭說過「你不能那麼弱,你得靠自己反駁回去」,可是海蘭就不是不敢。仔細去觀察海蘭是怎麼逆襲的,你會覺得很值得深思。可是如懿告訴她:「海蘭,你現在不能靠我了,你得想辦法靠自己。」海蘭還是哭,「姐姐我不行,我怕」,她一直哭,那天下了大雨,她在大雨裡痛哭。哭著哭著到讓她想明白了:如果你一直害怕,那麼也只會一直軟弱,更會一直被欺負。以前是姐姐護著她,從今往後她得強大開始護著姐姐了。
  • 善良軟弱的人怎樣避免被欺負?
    今天朋友跟我說,她之前跟同事相處還可以,雖然自己因為性格軟弱,同事總時不時也會忽略她,但是總體來說,關係還可以過得去。我告訴朋友,對於這類人真的沒必要再謙讓了,因為她會把著當成你的軟弱,好欺負,進而一次又一次地試探你的底線,所以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 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如果平時她不怎麼招惹你,背後也不會穿小鞋陷害你,那你只需要保持基本的禮貌就行了,不主動交往,也不拒絕交往。
  • 善良若沒長出牙齒來,就是軟弱
    於是,我媽就沒再給過他衣服,結果他家就消失了似的,再也沒有聯繫過我們。很久之後,我媽回老家探親,在村裡看到他就上去問問近況,誰知他態度冷漠,沒寒暄兩句就走了。村裡的長輩告訴媽媽,他家人一直說我們沒良心,孩子大了就嫌棄他們不再管他們,就算衣服不能穿,玩具什麼的也可以給孩子用呀。
  • 總被欺負怎麼辦?爸爸教兒子一個絕招,從此再也沒人敢欺負你
    前幾天,我遇到一個超級爸爸,他分享了他教兒子一個絕招的故事,從此再也沒有人欺負他了。前兩天,八歲的兒子放學回來跟媽媽說,自己新買的五支鉛筆被班長搶走了,他媽媽就安慰她說,沒事兒,明天媽媽再給你買五支新的。
  • 袁弘嘲笑妻子「太虎」:兒子咬了媽媽卻被反咬回去,這做法沒毛病
    當孩子對媽媽出現「踢踹打罵」時,媽媽一定要記住:別慣著他。俗話說「慣子如殺子」,若孩子冒犯你時,請記得一定要「反擊」回去。在外面的世界,沒有人會因為孩子小而寵著慣著孩子。」:兒子咬媽媽卻被反咬回去袁弘和二姐張歆藝婚後生活幸福,在生下兒子後更加美滿。
  • 袁弘哄兒子睡覺,兩點起床給他換尿不溼後,失眠了
    袁弘哄兒子睡覺,兩點起床給他換尿不溼後,失眠了近期,袁弘曬出一組老婆的美照,照片記錄的是兩個人有了兒子後第一次單獨旅行,離開城市,拋下工作,家人孩子暫且放在一邊,旅行途中,兩個人甚至還拋下對方,嘗試分開單獨旅行,然後再互相分享……這兩個人真會過日子啊
  • 網劇《刺》:面對霸凌,施暴者更可惡,還是旁觀者更可恨?
    《刺》這部劇我看得揪心難受,引起了我的共情,想要一直追下去。是由蘇青,包文婧,袁弘,張蓓蕾主演的懸疑劇,由三條時間線構成:現在,一年前和十年前。這部劇沒有流量明星,只有讓人拍案叫絕的精彩劇情!但這些都不能成為他們施暴的藉口,當然,我非常討厭劇中這兩個人物角色,但是咱們不要上升到演員本身,咱們通過他們的表演討厭這兩個角色,那麼說明這兩個演員是成功的!
  • 蘇青最新懸疑劇《刺》:懦弱和惡永遠不會改變,善良好難
    7月28日,由蘇青主演的懸疑劇《刺》上線。該劇講述了四名女性跨越十年的愛恨情仇。以陳茜(袁弘飾)接到一起女性失蹤案件為線索,調查發現失蹤者韓曉婷(蘇青飾)身後隱藏一起十年前驚心的校園往事,她的同桌劉濤(包文婧飾)與同學張蓓蕾(施詩飾)、柴紫晶(莊茱凌飾)曾經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 心中的那根刺拔掉了,但洞一直都在
    袁弘主演的警察那條線,看起來更像是上帝視角的旁觀者,他在查案時表現出的憤怒和驚訝恰恰就是觀眾在追劇時的感受;16集的長度不允許劇情注水,除卻學生時代有點拖沓,整體劇情得發展還是很快的。不過網上也有觀眾吐槽,《刺》的剪輯混亂。確實,三條時間線同時進行,中間的銜接略有突兀而且時空區別程度不高,追劇時確實會感覺有點混亂。
  • 你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須有刺
    人如玫瑰,一定要長些刺。 玫瑰用刺來保護自己,保存水分。 人也一樣,身上長些刺,才不會被人隨意欺負,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 馬德說:「你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須有刺。」 意思就是你可以不去欺負誰,但你必須具備不被誰欺負的血性和底氣。
  • 你越軟弱,他越欺負
    初看,這只是孩子間的打打鬧鬧,沒什麼危害,細想一下,還是很恐怖的:我欺負他,他不吭聲不還手;我還欺負他,他仍然不還手;我欺負死他,他還是慫包一個;那我就一直欺負他,反正也沒什麼損失,>反之,我欺負一下他,他就把我胖揍一頓,他不是好欺負的,我還是少惹為妙……這是不是就是人性?
  • 秦昊伊能靜因女兒受欺負落淚,校園欺凌:陳奕迅沈夢辰也遭遇過
    因為軟弱只會被欺負的更厲害。還記得《金星》之前在節目中說過自己兒子曾經在超市的時候,被一個比他大一點的孩子無緣無故地打了一巴掌,金星氣急了,當時就跟孩子說:「兒子,哪個孩子打你了,你不給我打回去?因為軟弱只會讓別人更變本加厲地欺負你。
  • 可以不扎人,但身上須有刺
    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善良太過廉價只會傷害到自己。有的人沒有底線,貪婪無止境,不懂尊重別人,對這樣的人善良就是軟弱。善良很珍貴,善良沒原則沒鋒芒就是軟弱。不懂拒絕,是成全別人委屈自己,會被無視欺凌壓榨。親和力雖然重要,但拒絕可以讓你珍貴有尊嚴,活得沒糾結更舒服。不必小心翼翼討好所有人,每個人都有堅守底線拒絕他人的權利。不會也不想拒絕,擔心傷感情留下裂痕,成了大家眼中軟弱可欺的老好人。
  • 《玲瓏》將襲,袁弘趙今麥成父女,男二新劇《昔有琉璃瓦》剛開機
    袁弘,袁弘82年的時候出生在湖北武漢,現在也是一位38歲的魅力大叔了,袁弘出道比較早,21歲就搭檔張衛健和袁詠儀主演了電視劇《天下無雙》,不過袁弘2010年才憑著電視劇《步步驚心》裡胤祥一角被觀眾熟知,而袁弘的妻子張歆藝在嫁給袁弘之前曾經和導演楊樹鵬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
  • 張歆藝兒子安靜作畫,嘟嘟臉睫毛超長,乖乖睡覺袁弘稱讚他懂事
    近日,袁弘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分享了兒子畫畫的萌態,四坨非常安靜地坐在畫板面前,拿著畫筆,認認真真地在描摹著什麼,小小年紀就如此有藝術天賦,也能夠沉得下心來專注於一件事情,大家都稱讚四坨真的非常的聰明。,所以四坨的顏值是絕對不容置疑的,他肉嘟嘟的小臉蛋讓人真的很想上前捏一把他的臉。
  • 伊能靜秦昊因女兒被欺負,雙雙落淚:保護她,不如教會她如何反擊
    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總受同學欺負。孩子告訴老師家長後,還是受欺負,你該怎麼辦?我們不是要打敗他,而是要向他證明,我不是一個軟弱的人。身體上的傷也許能癒合,心理上的傷害,卻是一輩子的。我們可以善良,但面對不懷好意時,一定要學會反擊。善良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珍貴的品質,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
  • 張歆藝為袁弘慶祝38歲生日,親子造型搶鏡,張歆藝胖若兩人
    8月23日,迎來娛樂圈男神袁弘的38歲生日,張歆藝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袁粑粑生日快樂!在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我們全家都是同款「揪揪」啦!」照片中袁弘和妻子兒子都是同款揪揪小辮髮型,可愛萌萌的一家三口上線親子髮型,搶眼又搶鏡,這個生日好新穎,好有創意!
  • 《刺》:蘇青、袁弘嘗試了一出隱秘又隱忍的「心理推導劇」
    袁弘的表演行雲流水,當他第一次說出自己的身世時,眼神裡透露出那種堅韌、勇敢和帶有點反抗的複雜,在那一刻的感覺特別好。特別是他靠著的那個玻璃門,那是袁弘自己選的,他靠在玻璃門上,從他自己的臉部以及鏡子所照出的臉部,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感覺,就像是一個人內心的兩面性。」
  • 女性話題成長劇《刺》今日獨家上線優酷
    網劇《刺》將目光瞄準女性題材領域,選擇以刺痛現實的成長話題為切入點,展現4名女性從校園時期直至畢業後踏入職場這十年間互相糾葛的命運。  直擊女性成長話題痛點,實力派演員傾情出演  《刺》以警官陳茜接到一起女性失蹤案件為線索,通過層層調查後發現四名女性跨越十年的愛恨情仇。
  • 男孩子性格軟弱,遇到事情就不知所措,應該如何引導呢?
    在家的時候,兒子除了讀書的時候,基本沒有和這麼多同齡人一起玩過。雖然兒子一開始和這些小夥伴們都不太熟悉,但是小孩子總是容易玩在一起的。所以小希就沒有太過幹涉他交朋友的過程。但是小希發現了一個細節,可愁壞了小希。因為小希兒子是一個比較偏文靜內向的小男孩,而且小希覺得因為在城市裡面約束比較大,兒子很少像小希小時候那樣瘋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