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甜寵劇只是一個概念化的東西,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劇作類型,劇本創作時不能混為一談。」國風愛情劇《明月照我心》總編劇楊十夜(本名楊朔,下同)意味深長地說。此時,由企鵝影視和騰訊影業聯合出品,餘洲影視承制,趙潔擔任總製片人,李陽擔任導演的
《明月照我心》正在熱播中。該劇講述了傲嬌腹黑的北宣資王李謙,與古靈精怪的汐月公主李明月被迫籤訂「愛情合約」後,由此展開的一段啼笑皆非、打臉不斷的「催眠愛情」故事。一開始互看不順眼的兩人,在種種危險難關面前,慢慢卸下彼此的心防,最終學會以真心擁抱愛人,用堅持守護愛情。
作為《雙世寵妃》系列劇承制方的餘洲影視,從最初的《雙世寵妃》系列,到如今的《明月照我心》,成立僅3年,卻在創始人楊朔與合伙人李陽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條別人不可輕易複製的崛起之路。2017年夏天,以小博大的《雙世寵妃》「橫空出世」,成為暑期檔當之無愧的網劇黑馬。自此以後,以男女主戀愛日常為主線情節設定、「撩蘇」並存的動作與臺詞、將治癒系進行到底等為顯性特徵的劇集,如雨後春筍般「扎堆」出現,一次次精準擊中著萬千觀眾的看劇「爽點」。隨著國劇市場上高糖、撩蘇、少女心等氣質共存的作品越來越多,「甜寵劇」的叫法呼之欲出。有很多偶像劇開始把「甜寵」當做劇集營銷的最大賣點,在市場跟風現象的加持下,「甜寵劇」的叫法在無形中被蓋章了。
「我一直覺得,甜寵劇本身就是個籠統的叫法。」楊朔面帶微笑地告訴記者。他堅持認為,甜寵劇並不是一個劇集類型,而僅僅是把某些標籤化的元素放大了的結果。「古裝劇、都市劇、警匪劇……這才是電視劇題材化的標準分類。我們都知道,世間萬物的演變過程,多半是漫長的。當然,影視劇的類型化發展也不例外。再拿電影來舉例,有愛情片,動作片,西部片,也有科幻片等,每一個類型有公式化的情節,典型化的人物,風格化的視覺,這些也都是經過歲月沉澱發展而來的。甜寵就不同了,它只是一系列元素,就像在一部劇裡,會有懸疑元素,也會有動作元素等等。」楊朔補充道。今年以來,《獨家記憶》《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滿滿喜歡你》等作品的熱播,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前的影視劇市場,「小而美」的甜寵劇依舊流行,仍在為顏值與潛力兼備的新生代演員提供積累人氣及提升自我商業價值的合理渠道。對於側重愛情生活細節的「甜寵劇」,楊朔有他的見解:「拿甜寵劇來說,通常情況下,我們編劇團隊在劇本創作階段,會從現實生活出發,選擇當下社會的情感導向,把劇中主人公的愛情表達方式極致化。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編劇團隊的嘎嘎,秋霖,茜茜等女性編劇,可以說絞盡腦汁地想了很多方法,為的就是讓主人公的戀愛過程更加獨特更加甜蜜,從而展現與當下觀眾契合的,喜聞樂見的情感方式。創造愛情劇中獨特的戀愛方式,以及將甜寵元素放大化,就成了現在許多人口中所謂的甜寵劇。」
「我們強調高概念,但高概念必須植根於生活。」在創作方法上,「高概念」是作品內置戲劇發動機的慣用技巧,也是楊朔多年以來的內容堅持所在。這種發動機,通俗一點說,就是每部劇的核心原動力是什麼。「就像我們餘洲影視自己承制的三部作品,劇本創作階段,我的習慣做法是在對每部劇的人物關係和核心戲劇元素進行評估篩選後,提煉出一個核心原動力,在此基礎上建構植根於生活的人物情感關係。」楊朔解釋說。從《雙世寵妃》系列到《明月照我心》,根據自己多年來積累的從業經驗,楊朔對「高概念」的靈活運用表現在:《雙世寵妃》系列兩部劇的核心原動力分別體現在「一個身體兩個靈魂」和「與過去的自己成為情敵」,《明月照我心》則是「通過催眠獲取的愛情是否真實」。
《雙世寵妃》第一季的「一個身體兩個靈魂」,亮點在女主人公的人物設定上。擁有雙重性格的曲檀兒,時而機智豪放,時而溫柔內斂。機智豪放的一面與八王爺墨連城從猜忌懷疑到暗許芳心,溫柔內斂的一面又念及與大王爺墨奕懷的舊情。再輔之以兩位皇子爭奪太子之位的權謀設定等,整個故事就飽滿了。有了第一季的成功在先,到了《雙世寵妃》第二季,除了保留眾主人公們的基礎人設外,楊朔及其編劇團隊將自己一貫擅長的「高概念」進階升級,核心原動力搖身一變為「與過去的自己成為情敵」。原來在這一季裡,竟然有兩個八王爺墨連城上線。從外觀上看,兩人幾乎毫無差別,卻有著不同的靈魂,儘管會在各自身陷囹圄時互相幫助,但在愛情這場遊戲中,彼此是對方的情敵,暗中較勁兒。
針對上面提到的幾部劇,在採訪現場,楊朔反覆跟記者強調:「在創作高概念作品時,我們編劇團隊會更加注重劇集本身的現實主義邏輯表達,也會對故事裡質感生活的終極呈現加倍用心。」成立僅3年,餘洲影視能夠創作並播出三部成功作品,首先要歸功於企鵝影視和騰訊視頻的信任和支持,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在獲得平臺方認可的同時,也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作為當前上升勢頭正猛的新銳影視公司之一,餘洲影視的創始人楊朔和聯合創始人李陽,在整個採訪過程中,始終把「創作的道路漫長,優秀的作品如高山聳立,我們編劇團隊只能不忘初心,不斷學習。」這句話掛在嘴邊。優秀的編劇團隊或個人,最期盼的是遇到知己,遇到信任和支持劇本創作的製片人,對此《雙世寵妃》系列和《明月照我心》的總監製韓志傑和總製片人趙潔給予了餘洲編劇團隊充分的信任和全力的支持,這是完成好作品的必要條件。其實,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藝術碩士的楊朔,從事編劇工作十餘年,曾參與過
《夜•上海》《雙食記》《我的唐朝兄弟》《1931年的愛情》《男人幫•朋友》等多部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的幕後創作。「從個人角度出發,甜寵古裝劇不是我們創作團隊的唯一,我們團隊經常告誡自己不忘初心,還在寫作中始終堅持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尤其在現實主義作品中,這條更是屢試不爽。換句話說,就是將現實主義貫徹到底。」談到自己的創作底線時,楊朔對記者這樣說道。餘洲影視的合伙人李陽,曾在
《炊事班的故事》《夫妻那些事》《追擊者》《媳婦的美好宣言》等多部熱播劇中擔任美術指導、造型指導和製片人,如今又是《明月照我心》的導演。兩位主創成了製作公司,優勢在於影視劇創作理念接地氣兒的同時,對於當下行業市場需求也相對更了解一些,更何況兩人對「內容為王永不過時」這條金科玉律,達成一致共識。
「我們接下來就想拍一部軍事題材的電視劇。」談及未來計劃,楊朔滿是期待地說。8月25日,「我愛你中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活動」在青島正式啟動以來,各大衛視紛紛上線展播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貢獻了一批軍旅題材獻禮劇。近年來,隨著觀眾品味的不斷提升和宏觀政策的引導,注重主旋律正能量、充滿現實主義氣息的劇集成為新的大眾寵兒的同時,也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佳作迭出。從古代到現代,從都市劇到家庭劇,從反映生活到反哺生活,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以《歡樂頌》《小別離》《大江大河》《都挺好》等為代表,真正的現實主義品質劇令人觸摸到了一個時代的溫度和質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堅信「真實自有萬鈞之力」的楊朔,會攜帶全新的現實主義力作,為爆款再次添磚加瓦。
E N D
▽
商務及相關合作聯繫 ◇gangqinshi01 (添加時請註明身份)
已同步入駐以下平臺
▽
今日頭條 | 企鵝號 | 百家號 | 微博
一點資訊 | 界面 | 搜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