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悅目志」,置頂公眾號
最近,《延禧攻略》可謂是刷高了各大平臺的點擊率,一時間傅瓔女孩和衛龍CP也成為了微博高居不下的熱搜榜詞彙。
只是大家不知道,在北美,老外們都在忙著看《Crazy Rich Asians》,中文名叫《瘋狂的亞洲富豪》或者《摘金奇緣》。
時隔25年,好萊塢再一次出品由全亞裔演員出演的影片,一鳴驚人,獲得空前口碑。先來看看明星們以及各大媒體及都是怎麼為它打call的!
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發推特號召大家去看
「毒舌」影評人Chris Stuckmann「口下留情」,稱讚它是「通向更偉大作品的開端,超棒的約會電影」!
彭博社(Bloomberg):
「《瘋狂的亞洲富豪》突圍激烈競爭,打破好萊塢偏見!四分之一個世紀後,才再次出現亞裔陣容電影,上映就超過《巨齒鯊》,成為北美票房No.1」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瘋狂的亞洲富豪》統治票房!為美國亞裔創下歷史!也是繼2015上映的《生活殘骸》(Trainwreck)後,最賣座的愛情喜劇片。」
美國權威影視雜誌《綜藝》(Variety):
「備受期待的華納浪漫喜劇,上映5天,3400萬美元票房!」
向來高冷傲嬌的英國《衛報》都為其打Call,稱:
「《瘋狂的亞洲富豪》衝進好萊塢,這不只是一部電影,這是一個時刻(『It’s not a movie, it’s a moment』)」
女主角華裔演員吳恬敏登上了《時代》周刊(Time)封面:
瘋狂的亞洲富豪將改變好萊塢,一切只是時間問題。
佔據了BBC、《每日郵報》、《好萊塢報導》等,堪稱超級刷屏級電影
影片故事來源於小說《瘋狂的亞洲富豪》,故事情節其實極為簡單直接……跟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主要上演於新加坡,這裡有適合周末度假的奢華賭場和天堂般的熱帶島嶼。土生土長的亞裔「美國妞」、大學教授朱瑞秋(吳恬敏飾)在去男友楊尼克(亨利·戈爾丁飾)家見家長時,驚訝的發現他出生於新加坡最富有的家庭,是備受矚目的「鑽石王老五」,背負著沉重的家族期待。身份、階級、文化、性別、一系列衝突接踵而至,最關鍵當然是「準婆媳」之間的尖銳衝突,當然結局必須是團圓美滿,既符合東方家庭觀,也是好萊塢的happy ending。
演員全部是亞裔演員,最有名是的楊紫瓊。但對於好萊塢來講,就是一群不知名演員,製作費3千萬刀,這部小製作電影為何能掀起瘋狂大旋風?
因為時!機!好!
現在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影響力,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而且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先說說原著與作者
亞洲富豪三部曲《瘋狂的亞洲富豪》、《中國富女友》和《富人的煩惱》的作者KevinKwan是新加坡出生的富四代,童年移民美國。他生長在豪門,親戚也都是富豪。據說回一次新加坡,親友都曾帶四個僕人接機。對祖上就有錢的old money 的亞洲豪門生活如數家珍,激發了他寫一部描述「真正」亞洲豪門生活的小說。
書中羅列了無數亞洲富人的奢華生活細節,但關凱文還說這是「刪減版」,
「我見過比這更奢華的生活,有些情節真實存在,但編輯們覺得會被外界認為太不真實,為了寫書虛構,因此刪掉了。」
對於赤裸裸的、360度的、通篇的炫富,使得亞洲富豪三部曲在北美成為榜單前列的暢銷書。
但作者表示,他的願望是希望西方人了解亞洲人也有所謂的貴族家族,世代沿襲,亞洲人也富的非常時尚有品味。不是西方人老說的穿大Logo的土大款。
電影的製作發行的爭奪戰
由於小說極為受歡迎,希望拍成電影的時候,引來了華納和Netflix大戰。Netflix買原著小說改編權給的offer非常好,可以賺到更多;但Kevin和導演朱浩偉都不希望賣給Netflix,甚至放棄了Netflix 1.3億全球用戶的強大覆蓋面和影響力。
選擇了華納主要是考慮到影片造成的社會效應,走傳統院線、覆蓋大螢屏,因為亞裔演員、亞裔影片在好萊塢的地位提升,是幾代人一直都在努力的夢想。
事實證明華納真的很給力,目前北美所有主流媒體都大幅報導了本片,《名利場》、《綜藝》、《好萊塢報導者》、《娛樂周刊》、《洛杉磯時報》都是整幅版面,現在連《時代周刊》都是上了封面!
Youtube上的採訪到處都是,主流脫口秀都上了。基本與漫威、DC超級英雄電影走的是一樣的宣傳模式,一個都沒少。甚更別說華裔、亞裔媒體都是早就開始報導。很多非裔和西班牙裔媒體的反響和報導也很多,他們對本片的反響非常好。
有媒體評論:確實,如選擇Netflix,絕對不可能造成這麼大的效應。 I love Netflix!但是,如果你想把一個電影做成一場運動,還是得靠好萊塢五大!
有人說,華納此次宣發這麼給力,有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差點被Netflix截胡,還在氣頭上,一定要做出不凡的效果!據說,宣發也就花了幾千萬美元。不過看到票房成績,這個宣發值!
亞洲實力的真正體現
掌握網際網路話語權的亞裔年輕人,在北美生活的亞裔人士是票房背後的實力推手!
在影片上映之前,Twitter上出現了關鍵詞#GoldOpen,源自於社交媒體人Bing Chen積極響應了導演Jon Chu「這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項運動」主張,率先在Twitter開啟#GoldOpen的話題。
從紐約到洛杉磯、從科技富豪到小老闆,全美亞裔動員都起來,集資包下美國數十家影院做點映,擴散口碑。
很快,越來越多亞裔人士開始自己出資在黃金時間包場,把電影票免費分發給在美國的亞裔年輕人,讓他們走進影院支持這部作品。
電影上映首周,38%觀眾是亞裔,破了北美的觀影紀錄——通常這個佔比不足10%。
#GoldOpen(黃金開畫)運動的目標是讓這部電影儘可能多賺錢,所以參與者除了買高價票和IMAX電影票,還瘋狂刷社交網站和打分平臺的分數,一時間形成了口碑和票房的狂潮。
在美國有巨大影響力的矽谷流媒體網站Twitch聯合創始人林士斌、爛番茄的創始人Patrick Lee,都自掏腰包支持了#GoldOpen,對整個運動起到了極大的精神鼓舞作用。
先後有200多個團體包場支持了《摘星》首周票房,直接導致本片上映5天票房高達3400萬美元,讓這部「亞裔之光」交出了黃金般亮眼的開畫成績。
目前電影還沒有在國內上映,悅目志會在悅目志小程序裡為大家解讀更多小說以及電影細節,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關注:
【猜你感興趣】
那些年我們用過的黃金面膜
人民幣護膚玩家也抵擋不住藥妝店的魔力
在通往Birkin的路上買哪些包不會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