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電影上映已經第7天,目前大盤的票房局勢已經很明顯了。截至10月7日15點半左右,《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超16億元,總票房和單日票房均排名第一,佔比超大盤的一半還多。
期待值最高的《姜子牙》前幾天票房上升很高,因口碑的不足,從國慶假期第三天後,票房上升的趨勢不猛,與《我和我的家鄉》票房差距越來越小。
截至10月7日15點半左右,《姜子牙》總票房約13億元,被《我和我的家鄉》反超出3億元左右,總票房和單日票房均排名第二。
看完電影,很多觀眾給出的評論是「劇情配不上視效」,而口碑的不足也正是因劇情不夠精彩,雖然立意很深,但需要觀眾經過細細斟酌,而並非是直觀感受。
影片中有很多細節,這些細節是需要細細揣摩,就像十二金仙的形象,為何都帶著面具,而並非以真面目示人呢?
其一,那必然是戴面具的效果。
十二金仙一出場,他們的形象給觀眾很強的壓迫感,這種壓迫感來源於他們的高大冷漠,也因為他們帶著面具所以顯得很神秘。
回顧每個金仙的形象,除了面具和頭飾有小小區別,其他都是一致的,但正是這面具好像藏了很多秘密似的,也給人一種隱藏BOSS的感覺,後來才發現這是我們想多了。
其二就是戴面具的真正原因,導演王昕回應過,「十二金仙代表的是秩序的執行者,他們既相信秩序,也是秩序的一部分。因此我們並不想凸顯他們的個性,進行一種隱喻式設計,營造體系內的畫面感。」
導演說得不夠直觀,通過導演的回應和影片中給觀眾帶來的感受,我們看到的十二金仙實際上就是「工具人」,即便他們總共有12個,但其實每個人的思想都是相同的。
十二金仙都是天尊的追隨者,可能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但在天尊使用自己的權利和懲罰姜子牙這個過程中,十二金仙的行為都是在天尊控制的基礎上。
無論是言還是行,每一個金仙都是可控制的,他們也不會真的展示自己的想法,這些面具已經是一種表態了,因為這十二個金仙都是一個模樣,就像npc,命運和定位早就確定。
在天尊第二次鎮壓狐族和解封的人類怨魂時,天尊取下花瓣讓打擊的力度更大,這時候十二金仙還反常地遲疑一下並提醒天尊三思。
這也是十二金仙在片中最不像工具人的一次,但他們空有一副高大的形象,在天尊面前毫無想法和地位,這也反映出崑崙的統治是天尊集權的,十二金仙可有可無。
簡而言之,十二金仙就是個擺設,他們沒有思想冷暖自知,而且每個人的設定都一樣,所以乾脆都用上面具,看上去還很有氣勢。如果有了具體的模樣,但又沒有獨立的性格,那就會顯得好奇怪。
小夥伴們如何看待十二金仙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