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這個東西,還真是男女有別,三十歲的男人,風華正茂,揮斥方遒;三十歲的女人卻成了父母眼中嫁不出的老姑娘,丈夫眼裡只認金錢的物質女人,同事心中沒有上進心,不懂拒絕的老好人。
年齡對女人總是苛刻的,所以女人對年齡的敏感遠遠大於男人。《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看上去並不像劇名那麼輕鬆,愛情,事業和家庭,在這個年紀,再美好的願望都被圈進殘酷的現實中來,別人身上的光鮮靚麗的生活,反映到自己身上就是難以承受的苟且,不堪承受的生活之重。
作為資深滬漂,王漫妮早已習慣了上海這座城市的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但是不斷上漲的房租,房東隨時可以收回的房子時刻提醒著她,夜幕降臨,這座城市的萬家燈火,沒有一盞為她而亮,一顆沒有歸屬感的內心讓她更加不敢在工作上有所懈怠,她可以在櫃檯旁站一整天不去廁所,在每次送顧客出門都彎腰深鞠90度的的虔誠,這是她在這個城市安身立命的唯一武器。
這或許是每個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酒後吐出的真言吧:這座城市充滿夢想,也充滿誘惑,你去火車站機場看看,每天有多少人來到這個城市想紮根?,一年年畢業的想要留下,一車車打工的想要留下。就像這杯水,滿了總要溢下去,所以我們只能拼命的往下扎,給自己增重,才不會被擠下去。
印象最深的那個片段,當得知三百訂單的客戶的辛酸過往後,王漫妮在刷卡的那一瞬間,心底湧出那一絲猶豫的情景:人在失落的時候容易衝動,這單可以不著急刷的,你可以好好想想。這句沒有說出口的話,背後是多麼沉重的無奈,她特別需要這個大單,但是卻於心不忍。
人最終還是要向現實低頭,年邁的父母,房租,孩子的奶粉錢,這些是不能忽視的因素,當然人應該善良,不能沒有喪失基本的底線,可是在此之上呢,一件事,說與不說對自己是兩種結果,你的選擇,要麼會讓別人更好,要麼會讓自己更好,與規則和禁忌無關,叩問內心,或許經歷過生活的沉痛的人更有體會吧。
三十歲的愛情,浪漫,溫馨,承諾和期許,似乎在這個年紀都漸漸淡化,更重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可見的未來。王漫妮的愛情,有點像一場華麗的歌劇,曲高和寡,寧肯錯過,不願將就。
有人說王漫妮其實挺虛偽的,寧願接受堅持不婚的高富帥梁正賢,也不將就安穩有為的小鎮青年張志。其實人的一生中都是在成長,對生活的妥協與堅持,多少次撞了南牆後的反思和重來,成就了現在的我們。王漫妮是普通人,在愛情中有憧憬,也會犯錯,她當時的心境,大概就像顧佳所說的那樣吧:因為梁正賢滿足了王漫妮對男朋友所有的幻想,所以她現在迷失了,她難以分辨出自己是看上梁正賢這個人還是他的錢。
這句話雖然激怒了王漫妮,卻是她內心堅持接納這份愛情的真正理由,三十歲,想要更好的生活,這份愛情猶如雪中送炭,安慰著她那顆孤獨,漂泊不定的心。可惜身在此山中,她沒有看清沒有結果的愛情,終究是夜裡一現的曇花,剎那間的絕世芳華,哪能抵擋得住歲月風雨的洗禮和考驗呢。
三十而已,人生才剛剛開始,願每個在這個年紀的女生收穫這份自信和從容;三十而立,用努力去爭取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