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是個常把「對不起」掛在嘴邊的Mr. Apology。
曾經計劃好的旅行經常在出發前幾天變卦,似乎公司離了他不能活,末了補上輕鬆自如的一句:「對不起啦,下次吧!」
約好了吃飯看電影錯過好幾次時間,等到電影開場一半急急忙忙到場,開場白還是漫不經心的:「對不起啦,忙忘了!」
如果不是我提醒,永遠不會記得我的生日,甚至連紀念日都直接以加班的理由虛度過去,電話裡萬年不變的:「對不起嘍,只能等有空的時候…」
氣頭上的我開始抒發「被對不起」的憤怒,他突然甩出一句噎死人的話:「我都說對不起了,你還要我怎樣?」
啞然,愣住,生氣之後,是徹頭徹尾的失望,他說越多次「對不起」,我的失望就更深一層。所以,男友成了前男友咯!
可能怎麼辦呢?對方都說了對不起了,難道還要死活纏著賴在地上撒潑打滾嗎?「對不起」的潛臺詞不就是:你看我都說對不起了,你要是再糾纏不休的話就是你不識趣囉!
這麼看來,「對不起」這三個字可真好用呢,無論做錯了什麼,只需要認真或是裝作認真的樣子說一句「對不起」就好了啊。
和朋友的見面,遲到1個多小時也沒事,只要見面的時候說句「對不起哦,路上太堵了」,遲到不是我的錯啊,對方就沒話說了。
手機被熊孩子搶走,結果一不小心沒拿穩砸在地上碎了,熊媽漫不經心地說句「這麼不小心,快跟阿姨說句對不起!」然後自然就得上演大人不計小人過的戲碼了。
照這樣的邏輯:
所有的承諾都可以不作數,因為有「對不起」。
所有的出軌都能得到諒解,因為有「對不起」。
所有的背叛都是小事一樁,因為有「對不起」。
《流星花園》裡道明寺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對不起有用的話,要警察來幹嘛啊!
說出「對不起」的人,看似都退了一步,承認自己錯了,放下尊嚴向你低頭。
實則自己才是委屈的那一個,傷害不會因為一句「對不起」就煙消雲散,痛苦也不會因為一句「對不起」而假裝不痛了。
氣還是氣的,痛苦還是痛苦的,失望還是失望的,可除了「沒關係」「原諒你」,還有別的可以選嗎?
很奇怪,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犯了錯記得要和別人說對不起。卻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犯了錯要怎麼補救呢?
「對不起」3個字會讓人感到幸福嗎?不會的。
讓人感到幸福的是你認錯的態度,和補救的勇氣。漫不經心地對不起是沒用的。浪費了我1個小時時間,一句對不起就完事了嗎?不守時的人我真的善待不來。
熊孩子沒有教育好就放出來,大人也要為此負責任的。弄壞別人的東西需要付出等額的代價,而不只是一句輕描淡寫的道歉。
寬容是每個人擁有的權利,但絕不是應盡的義務。
不要仗著寬容就肆無忌憚
有些人看起來好像是原諒你了
但其實是因為你沒那麼重要了
別說對不起
別讓我傷了心
才說不是故意
不是每一句「對不起」
都可以換來「沒關係」
日本人說光是說聲對不起是遠遠不夠的
一定要配合誠懇的肢體語言才能效果拔群
你們感受下
能包治百病的從來都不是一句「對不起」
也許是包包
或者錢和口紅
當然也許是一顆真正的真心
【機智如你】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