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東雷編輯|嗨腦仁
孤獨症兒童走失的事件時有發生,微博隨手一搜,就是尋娃的新聞:
PART.01
為什麼孤獨症\自閉症孩子的走失率普遍較高?
1、安全意識較弱,不懂得在外如何保護自己2、對熟悉人和陌生人認知的缺乏3、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活動等吸引走4、社交能力/語言能力弱,與家人分散後不知如何向他人求助5、等待的時間較短等不了家長,自己去做事情……
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愛心人士越來越多,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讓我們夠很快獲得一些走失兒童的信息,並及時地去找到他們。但由於孤獨症\自閉症兒童能力的特殊性,外出安全問題需要我們尤為關注,更需要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
今天的文章,我們整合了一些實用的小妙招,分享給大家。
PART.02
6條防丟失指南,請記牢!
1、情景扮演,教會孩子應對走失的情況
對於孤獨症\自閉症孩子的外出問題,Ryan Bergstrom,Adel C. Najdowski,and Jonatan Tarbox等人,在2012年的一篇研究中給我們介紹了一項實驗,為我們幫助孤獨症\自閉症兒童解決「外出安全」問題提供了借鑑,家長也可以利用外出的機會,與孩子進行以下演練:
在實驗中,研究者通過使用角色扮演、情景控制等方式,教導孤獨症\自閉症兒童進行「大聲呼叫」、「需求周邊工作人員的幫助」等方法,來快速的和父母取得聯繫。
在這個實驗中,對3名10-11歲的孤獨症\自閉症兒童進行的幹預,實驗的場景設定在幾家零售店,每天會進行1-3次的實驗,每次實驗持續5分鐘。
在實驗中,家長會將學生帶到商店,然後交代他一項任務讓學生去完成。當學生去做任務的時候,家長會悄悄的離開,觀察者開始觀察學生完成任務後會不會使用以下三種方法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① 大聲叫「媽媽或爸爸」;② 找商店的店員(定義為走近店員、面對他、距離店員1米以內的距離);③ 向店員表達「我迷路了」等語言。
在每次實驗開始之前,教師會教導學生,告訴他當家長不在身邊、迷路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包括教導學生進行上述三個步驟。
之後,教師會在學生看物品的時候悄悄離開,開始進行角色扮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給到學生一些語言上由少到多的提示:
① 「你下面應該做什麼?」(在迷路的時候),如果學生沒有在這種提示下完成,教師就會使用第二種提示;② 「你要站在這裡嗎?」、「你要離開商店嗎?」等,如果學生依然不能在這種提示下完成,教師需要使用第三種提示;③ 直接給出一個指令「喊爸爸」「喊媽媽」「去找工作人員」等。
當學生完成需求幫助的最後一步後,教師會給到學生表揚。當學生在連續的兩次實驗中完成,就算達到標準。
最終研究結果表明,孤獨症學生是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學會尋求幫助的。
(對實驗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閱讀文獻哦!Ryan Bergstrom,Adel C. Najdowski,and Jonatan Tarbox.(2012).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Seek Help When Lost in Public.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45, 191–195)
2、防丟失牽引繩
外出安全問題其實不僅僅對我們孤獨症\自閉症的兒童來說是一個需要關注的技能,對於很多的普通小朋友和家長來說也是一項需要關注的。
特別是在假期旅遊時,人員眾多、人擠人車連車,再加上孩子對新奇的事物動機十足,稍不留神孩子可能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是通過一些「防走失牽引繩」來防止孩子走失的。
(圖來源於網絡)
這些方法也是可以給我們孤獨症\自閉症兒童來使用的,特別是一些年齡很小、能力相對較弱的一些孤獨症\自閉症兒童。
3、增加專屬標識
和「防走失牽引繩」相似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在外出時選擇給孩子穿戴一些「顏色鮮豔、標誌明顯」的衣服或者頭飾,來增加我們在人群中對孩子的辨識度。
也可以給孩子的衣服上製作一個標籤,這樣也方便一些工作人員、愛心人士等幫助孩子找到我們。
4、家長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
對於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家長需要一直陪伴在旁邊,要時時刻刻地牽著孩子的手,不然鬆開之後孩子容易亂跑,因為這些孩子的危險意識是比較弱的。
如果孩子喜歡跑,家長放手的同時要時刻盯著他,要不斷地呼喊他;如果孩子不理你,你需要往前多跑幾步緊跟上他,而不是完全不管。因為有的時候孩子是不會跑回來找我們的,所以需要一直盯著他、找他,同時也能防止發生一些意外的情況。
這時候,我們前面提到的防丟失牽引繩就派上用場了。
5、避開人群集聚地和崎嶇的地區
去公園的話,剛開始不要選擇人員聚集比較多的地方 ,因為在人多的地方,孩子到處跑,存在走丟的風險,所以我們可以先找一個相對空曠的地方。
另外,我們應該儘量找一些平地 ,我們知道有些公園的路不是很平,尤其是草地,雖然看起來很安全,但有時候實際上是坑坑窪窪的。可能孩子完全不會理會路面情況直接往前跑,這樣很容易摔跤,出現受傷的情況。
這些問題可能都是我們家長需要預料到的。
(圖來源於unsplash)
6、做好物質和心理的雙重準備
每次外出之前,家長一定要做好物質上的準備和心理上的準備。
比如:必備的有溼紙巾、手紙、毛巾、水杯等等,也可以帶上孩子的強化物、安撫玩具等等。尤其是一個人帶孩子出去的時候,更需要提高警惕,防止孩子出現意外情況。
老師叮囑
如果孩子的能力較好,也可以教會他們通過使用電話來尋求他人的幫助。
在進行教導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能力來選擇,也需要考慮孩子現階段是否要進行這樣的訓練,還是應進行更加緊急的項目。
關於孩子的外出安全,你有好的心得或建議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