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8日,河南樂氏家族老藥鋪中醫門診有限公司開業儀式暨2020新品發布會在鄭州舉行。河南省應急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國橋、河南獲嘉縣政協主席任紅海、河南省任姓文化研究會商會秘書長任玉亭、河南省華夏文化促進會會長王文勝、樂氏集團公司董事長張楠、樂氏同仁堂第十四代傳承人樂覺心、北京樂氏家族老藥鋪有限公司董事長巴特、河南飄安集團董事長王紀勇、惠享國際文化集團董事長、玖捌壹加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秦始妹等領導出席。
樂氏集團公司董事長張楠在致辭中指出,歷代樂氏家族老藥鋪始終秉承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祖訓,歷經三百餘年的傳承,樂氏家族老藥鋪已成為製藥行業老字號。隨著國務院中醫藥發展文化綱要的即將實施,正式將中醫藥的發展列入國家的發展戰略,河南樂氏老藥鋪中醫門診可謂正當其時。
樂氏同仁堂第十四代傳承人樂覺心在致辭說,這次河南樂氏家族老藥鋪中醫門診開業,傳承阜新,是對河南人民的一種貢獻,也是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醫學、傳統醫藥,事關民生健康方面,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據河南樂氏家族老藥鋪中醫門診董事長郭紅霞介紹,樂氏家族老藥鋪始終堅持「品味雖貴必不可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可省人工」的古訓,在做藥的過程中哪怕是一人也要默默的念著「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這些家訓做藥,樂氏家族老藥鋪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國內外中藥製藥行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知名度,明末清初年間,樂氏家族的樂良才從浙江寧波來到北京。作為行醫施藥的郎中,在北京沿街走巷看病賣藥。樂良才作為鈴醫,他用祖傳秘方治病用藥,加以針灸,患者見效快,又省錢。這在當時對本地坐堂醫生是一個挑戰。樂良才很快在京城有了名氣。
清朝康熙年間,樂家第四代樂顯揚在皇宮太醫院擔任文官,搜集了大量宮廷秘方、古方、民間驗方及祖傳秘方後,創立了同仁堂。「同仁」二字是取「同修仁德、濟世養生」之意,與大家熟知的「經絡銅人」是有這個發音相同,所以故名「同仁」。在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樂家開始為清宮獨辦官藥,史稱「御醫供奉」,歷時八朝八代188年之久。
據了解,河南樂氏家族老藥鋪中醫門診是樂氏集團公司在河南設立的第一家門診。以樂氏系列產品為基礎,樂家傳世經典定製手工藥及各類祖傳秘方為核心,河南樂氏家族老藥鋪門診將為傳承百年的手工製藥工藝福澤河南人民,河南樂氏家族老藥鋪可以為客戶提供「一人一方一製劑」的個性服務。在匯集當地老中醫資源為河南百姓提供高端的醫療及養生保健服務。(王偉 高淅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