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 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第一,要麼自己打好基礎,要麼找到可信賴的平臺或老師邊跟隨、邊學習。
對於喜歡研究這個市場的投資者,可以多花點時間自己打好基礎,但對於大多數投資者,入門最好能夠找到可信賴的平臺或老師進行跟隨式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減少自己摸索而付出的代價和學費,少走很多彎路。
前者通過自我學習往往相對完整和系統,但欠缺經驗性的指導和靈活性,後者可能學習的知識和技巧更具有實戰性,但相對零散欠缺系統性。
但殊途同歸,最終二者都要經過"學習到實踐,實踐到總結"的階段,從而打下紮實的基礎。
第二,嚴格設定止損,且多單的止損價必須要放在關鍵重要支撐位下方,而沽空單的止損價必須放在關鍵重要的阻力位上方,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止損的作用。止損的真正奧義在於:
a)嚴格控制風險,避免風險無限制擴大!
b)起到行情研判正確與否的作用。合理設置的止損價能夠起到這個判斷標準的作用,只要沒有觸及止損價則就默認依然會有成功機會,除非觸及止損說明研判錯誤!
c)還有一個潛在的作用:可以令投資者保持好心態,把精力放在下一個機會上,而不是虧損單上!
第三,合理分配倉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更容易實現"小虧損、大盈利"的盈利成長模式!"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合理分配倉位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單邊行情中,順勢機會多分配倉位,逆勢機會少分配倉位;震蕩行情中,關鍵支撐阻力位內部(即阻力下方和支撐上方)多分配倉位,一般支撐阻力位附近少分配倉位,儘量減少區間中部操作頻率。
第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儘量減少情緒化做單,避免頻繁出錯和錯上加錯的情況出現。
從伯然多年的交易體會來看,調整心態和情緒的方法因人而異,但有幾個方面是共通的,且需要時刻警惕注意的:
a)任何時候都要設定好止損和控制好倉位,這是基礎,也是前提。因為如果做不到這點,這就好比沒有給汽油桶做安全防範措施,很容易被隨時點爆!
所以這個是最基本的隔火牆,因此上述第二條和第三條需要我們每一位投資者儘量做到。當然,必須是正確地、有方法地執行而非隨意設置止損和隨意分配倉位。
籌碼分布
籌碼分布反映了一隻股票的全體投資者在流通盤上的建倉成本和持倉量,它用於分析市場的持倉狀況。
籌碼分布的形態像一座側置的山峰,由一條條自右向左的線堆積而成。每個價位區間,由一條代表持倉量的橫線來表示:持倉量越大,線越長;
反之,持倉量越小,線越短。長短不一的線匯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同的山峰,這就是籌碼分布的形態。
籌碼分布的顏色區分:
在籌碼分布圖中,紫色的橫線代表在60個交易日以內投資者新建的倉位,俗稱浮籌;藍色的橫線代表建倉於60個交易日之前的倉位,俗稱死籌。
圖中的黃線是包絡線,表示60個交易日前的籌碼狀態,顯示的是歷史籌碼的位置,用於判斷籌碼的轉移狀況。
通過疊加上證指數的K線,再結合籌碼分布,圖中籌碼分布山峰的位置,可以認為是市場的阻力區。
如何理解籌碼分布呢?
舉個例
某個公司有16股股票,這16股被3個不同投資者持有。股東A曾經在10元價位上買過3股,而又在11元價位上買了6股;而股東B則在12元的持倉成本上買進了4股;股東C,在13元上買了1股,在14元上持有2股。把這3位股民的股票加起來,正好是16股。
從上圖就能看到:這隻股票在11元價位上,投資者的籌碼比較重一點,12元至10元次之,13元以上籌碼量就不多了。此外,除了上面說的股東A、B、C以外,曾經還有位投資者D,在9元左右買過這隻股票,後來又以11元轉給股東A,於是D先生提出一個問題,「我9元錢的歷史交易怎麼沒有在這張籌碼分布圖上得到反饋?」
其實這個問題就不難講清楚,大家注意到圖上的籌碼總共有16股,而這隻股票的流通盤也是16股,籌碼分布只去表現這一天所有在冊股東的建倉成本,由於D已經賣掉了自己的股票,所以他的籌碼在籌碼分布上就看不到了。
這是籌碼分布的一個重要特徵:既反映了股票的全體投資者在全部流通盤上的建倉成本和持倉量,它所表明的是盤面上最真實的倉位狀況。
隨著交易繼續,籌碼會在投資者之間進行流動,因而籌碼也不是一成不變。假定隨後發生了一個交易:股東B把他的12元價位建倉的4股股票賣掉了3股,成交價是14元,由於股東D承接,於是籌碼分布就成了下圖的這個樣子:
事實上,籌碼分布並不關心盤面中的籌碼到底是屬於股東A還是股東B,上面兩張模擬圖之所以標註股東的持股狀態,僅僅是為了讓大家更清楚一些。
如果換成了真正的上市公司,那麼一個公司的流通盤最少也有1000萬股,其價位分布是相當廣闊的,每個價位區間擁有一條代表持倉量的橫線。持倉量越大則線越長,這些長短不一的線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齊的山峰狀態,也就形成了籌碼分布的形態。
在移動成本分布圖上主要包括三種顏色的線條,白線、黃線和藍線。白線表示在當前股價下處於虧損狀態的籌碼,黃線顯示當前股價處於盈利狀態的籌碼。藍色線是市場所有持倉籌碼的平均成本。看盤軟體的不同會有差異,這個很好理解。
主力籌碼理論:
通過籌碼的集中程度來判斷一隻股票有沒有主力的存在。那到底如何判定,主力籌碼在這隻股票裡面呢?這就要知道主力籌碼的三點屬性:獲利不拋、解套不賣、橫盤洗不掉。
1、解套不拋
對於白雲山這個股票大家最熟悉不過了,這個是我們給大家的筆記股,其實他是非常符合解套不拋的主力籌碼形態。從股票的走勢圖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出主力籌碼鎖定良好。
白雲山從16年11月25日到12月26日之間,一直在調整下探。而主力的籌碼就是在11月25日前後介入的,但在下跌過程中我們看到成交量微乎其微,甚至不足前期成交量的二分之一,說明這部分籌碼根本沒有出逃,基於此我們就知道這隻個股後期一定會有不錯漲幅。畢竟主力都被套住了,他怎麼可能不會拉升自救?
2、獲利不拋
獲利不拋的主力籌碼又如何運用?最近一個多月我給大家一直點評的三峽水利就用的是這一個定律。
我們來看一下我們選擇的三峽水利,三峽水利從16年10月13號的這根十字星線開始就開始了低位吸籌的動作,股票都是要經過吸拉派落的,對於不同的股票主力吸籌的過程是不同的又長又短,我們要做的是找到啟動點位後擇機參與。
如何看出這部分籌碼始終沒有獲利止盈呢?隨著時間變化,我們會發現這部分籌碼根本沒有變動,還一直在這裡。這說明個股還沒有達到主力預期價位,還會有拉升。但一定要死盯主力操作,一旦主力有外逃的跡象就要緊隨其後止盈,萬不能為主力接盤。時間到行情啟動的前期,下方的籌碼依然是鎖定良好,上漲行情開始,在3月下旬開始行情走出了一波小的整理平臺。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我們都必須要有格局,只有當我們格局放大以後,才能更清醒的看清一些事,才會懂得這世界並不完美,才會懂得取捨。
牢記籌碼峰買入四招,上升行情正在潛伏中
第一招:突破低位單峰密集
當股價經較長時間的整理,移動成本分布在低位形成單峰密集,同時股價放量突破單峰密集是一輪上升行情的徵兆!
實戰要點:
1、單峰的密集程度越大,籌碼換手越充分,上攻行情的力度越大;單峰低位高度密集意味意味著股價的上升空間徹底打開;
2、要從歷史的走勢中確認相對低位;
3、單峰密集形成的時間越長其可靠性越強;
4、突破必須有大成交量的確認;
5、突破的股價有效穿越密集峰並創出近期新高。
第二招:上漲多峰密集續漲
股價經低位峰密集後啟動上攻行情,在拉升途中作震蕩整理形成了一個或一個以上密集峰,拉升行情將持續。
實戰要點:
1、拉升途中的震蕩整理屬洗盤性質;
2、新密集峰形成時原密集峰雖減小,但仍存在;
3、如新密集峰增大的同時,原密集峰迅速減小宜出局觀望;
4、每一個密集峰將成為該股回調洗盤的強支撐位。
第三招:突破高位單峰密集
股票經一輪升勢後在高位形成單峰密集,如果股價再閃突破高位峰密集將是新一輪升勢的開始。
實戰要點:
1、股價經一輪升幅形成高位單峰密集;
2、股價的突破一定要創出近期歷史新高;
3、將股價回落擊穿高位密集峰設定為止損位;
4、以短線的策略操盤;
5、謹防假突破,真出貨的行情。
第四招:上峰不死,熊市不止
在下跌行情裡,如果上密集峰沒有被充分消耗,並在低位形成新的單峰密集將不會有新一輪行情的產生。
實戰要點:
1、上攻行情的充分條件是股價的上方沒有大量的套牢盤;
2、在低位形成新的峰密集意味著止跌企穩;
3、下跌多峰中的每一個上峰都是強阻力位;
4、對於下跌多峰的股票不宜草率建倉。
人性弱點
1 、貪婪和僥倖心理
貪婪心理:很多散戶都知道那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然而,等真正進入了股市,就沒幾個人能保持理智了。
我們以15年的牛市為例,當時股市漲速驚人,很多人帳面上的財富瘋漲,連街上賣菜的大媽都在炒股。大家都恨不得一夜暴富,有的人甚至拼命加槓桿炒股,完全忘記了風險兩個字怎麼寫。
僥倖心理: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過度自信。因為過度自信,很多人覺得自己比巴菲特還厲害,都認為自己能在見頂之前跑出來。
其實一個市場是很複雜的,沒有人能準確預見頂部出現在哪個時間和具體的點位。有的人迷信所謂的「技術分析」,股市是解數學方程式嗎?技術分析如果管用,那麼數學家都是股神了!
2、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又叫做跟風,羊群效應,是最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之一。比如說出去吃飯的時候,越是人多的飯店去的人就越多,人少的大家都不敢去,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
因為很多人都覺得,跟著大部分人走沒有錯,日常生活中這也許沒有錯,但是在賺錢的時候就肯定是錯誤的,畢有錢人總是少數的。再加上很多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別人怎麼做自己就怎麼做,以至於盲從,最終就泯然眾人矣。
3、急功近利
股神巴菲特,世界巨富。他老人家用的就是長期持股的價值投資策略。中國股民沒有幾個人不知道他的,很多人還買了不少有關價值投資的書籍閱讀。然而,沒人幾個人在實際操作中貫徹價值投資理念的。大部分中國散戶,都幻想著快速致富,恨不得今天買進一隻股票,然後明天開始就出現十幾個漲停板。說白了,還是急功近利害了他們。